魔魅的黑盒子《四物》
12月
24
2014
四物(唐健哲 攝,莎妹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4次瀏覽
謝筱玫(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莎妹的四位導演以「物」為發想,命題作文地各自表述發揮,像是劇團歲末的聯歡小聚,同時應該也有種拚台的較勁壓力。於是,錯過了前年的《一桌二椅》,這次可不想錯過《四物》。

徐堰鈴的《口》放了一個幾乎塞滿舞台的像是細胞膜(其內還有一宛如細胞核的氣球)的塑膠充氣裝置,也像達利的大唇沙發。有時出現充氣或消氣的音效,兩名女演員在這個透明大型氣囊中進出、舞蹈。其中一名演員一度進入膜內,與她的裙子跳起舞來,她的嘴巴動著但始終無聲,像是聲音被吸走抽乾了。最後發生預料期待中的:塑膠氣囊逐漸消氣,演員撲倒其上。充氣裝置本身的存在感太強,它彷彿自有其呼吸,人的表演在此退居第二,成了點綴。

王嘉明的《小小》,在一全黑空曠的空間裡,幾名大大小小演員宛如變魔術般搬出道具,然後開始尋常的家庭肥皂劇——一對夫妻的離婚談判。有趣的是,由四個小朋友在後方錄音室般的空間替大人的演出配音,並刻意把忙碌的配音過程暴露於觀眾面前。於是我們看到小朋友正經八百地製造種種動作聲響,並以稚嫩的童音講著大人世界的話語,凸顯了大人的幼稚,(或者,大人心裡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接著,兩人回憶戀愛時的濃情蜜意,小孩開始演大人,甚至小孩與大人疊合一起演同一個角色,王嘉明善於將平庸俗濫之世事透過創意的表現形式進行調侃。他對世間男女的愛嗔癡愚並未譴責,而往往以一種寬容的幽默,佐以超乎預期的表現方式,彰顯男歡女愛之間的可笑可憫之處。

相對於王嘉明以「輕」的手法處理情感的起落,在《小小》演出前後播放的兩部魏瑛娟拍的短片,則放大了喜怒哀樂,女演員的臉部特寫投影在劇場一角,吃著泡麵、吃著布丁,又哭又笑,聲音像傳到井裡一樣回音放大扭曲,哭的時候聽起來卻像在笑、笑的時候聽起來像在哭。兩短片框架著《小小》,有點像是它的顯微鏡。

Baboo的《一一》也如《口》一樣是一部無對白的作品,但是在視覺上十分熱鬧繽紛。一開始就以亮白日光燈管與塑膠草皮劃出演出空間,草皮上看似隨意但很整齊地擺放了許多居家物事:死魚、牛奶、燙衣板、鏡子、假髮、吸塵器等,構圖如畫。兩位男演員先做著鏡像動作,但又有點不同。接著,各自拿起草皮上一件物事,而且不按牌理出牌地使用它,例如,用鏡子讀聖經、把牛奶倒在皮鞋上、在傘上倒洗衣粉、用吸塵器吸杯子裡的水,拿吹風機將垃圾袋吹成氣球,以種種違和感製造豐富的觀看趣味。此外,拿起來的東西還要一件件穿掛在身上,於是兩位演員像是兩人三腳般扣在水桶上,還要很艱難地移動、彎身取物,繼續把拖把、燙衣板等披掛在身上,簡直特技表演、挑戰人體極限。人之役於物、受物質牽絆之意不言而喻。物件的發明與使用也制約了人的動作方式,(今天的幼童拿起一塊積木,在平面上做著划的動作,想像它是一部數位相機她在看拍好的照片,十幾年前,這個動作卻是無意義,也幾乎不會出現的)。最後,兩位演員站到聖誕樹旁,替聖誕樹擠上鮮奶油,樹上小燈亮,他們成了更可觀的人形樹,(蠻應景的聖誕快樂)。

一個簡單的空間在一個晚上可以變化如此多樣的驚喜。《四物》的演出,不禁讓人重新發現與讚嘆黑盒子的魔魅。

《四物》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
時間|2014/12/19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回過頭來看,這類的情感是否也是成為這整齣戲的自我批判,甚至在為弱者發聲的同時,是否其實不自覺地在收割第三世界抗爭群眾長年累月的犧牲成本,轉變爲西方藝術家所獲得的道德快感和收益?
10月
24
2024
《腳不落地的孩子》展現天馬戲創作劇團獨特的表演方法,以高空特技表演為主,結合音樂劇的方式談論個人成長與家庭衝突的議題;藉此顯現世代觀念差異下,親子間的關係該如何化解、個人發展上的矛盾該如何抉擇⋯⋯
10月
22
2024
當戰爭爆發,人命已不屬於受保護之範疇,世界的主體是黨、是國家,所有平民都進入例外狀態,這樣「病」了的歷史時空,對照疫情下「病」了的社會,都是例外,都有徬徨,都同樣痛苦且孤獨著。
10月
19
2024
「獨善其身」透過如諧音修辭的病理化,以及重疊姥爺刑求招數名稱的不道德化,特定地被指向一種缺乏內容的空洞史觀。因此,儘管藝術家的才華顯然帶來了精緻的調度,但這並不妨礙它建立在,透過否定單薄的歷史形象──一個高度恐怖、血腥而貪婪的敵人──來團結同樣單薄的當代價值之事實。
10月
18
2024
眾多難以言說的時代的感傷情緒在舞台上層層疊疊終至發酵,以不同於閱讀紙本漫畫的臨場感感動了在場的觀眾,這是三缺一劇團所製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最迷人、最動人之處。
10月
16
2024
整齣戲儼然將自己定位成一個重現歷史真相的紀錄者,力求詳實地將「八仙塵爆」由始自終地紀錄下來,以對抗群眾淡忘事件的命題。然而,《那場被遺忘的派對》並沒有在這個命題下具備反思能力……
10月
11
2024
然而藉由權力跳轉的操作方式將笑點隱藏在文本結構裡,提供感官娛樂之外的意趣,演員也因著事件的推進能在轉折處強化角色立體感,讓角色生動鮮活,彎彎繞繞之間驚喜不斷
10月
10
2024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10月
08
2024
在這次演出中,放大的劇場空間,使得導演與舞台設計必須改變觀眾的位置與視角,讓他們從視野有限的共乘者,變成了全知的鳥瞰者,不能參與,只能旁觀。
10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