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大夢想」系列演出,迄今走到了第三年,長期致力於使傳統戲推陳出新,不過實際看來感覺處處充滿風險。好比說,傳統與現代的平衡點該如何拿捏?要有多新才稱得上是新?又需要保留多少的傳統文化才能不失其根基?在今年的《夜奔》中,隱隱約約看見了另一種平衡的可能,那就是「互補」。
首先是舞台的互補,場上照樣一桌二椅,乾淨俐落,鏡框式舞台從觀眾席尾端拉出一條偌大白色布幕,籠罩全場,並於舞台前端掛出一張白色布幔,布幔底部裁出雲彩的線條,佐以燈光,使人恍如走進深山,伸手都是雲裡霧裡。一待開演,那張布幔成了投影牆,又成了影子的戲台,演員於其後舞動歌唱,字幕畫面於前跳躍輪替,場面卻不紛亂。那開場前十分鐘像是某種宣示,宣示一種科技領銜的時代才能做出的傳統之美,歌聲交織、影子與影像的疊落分合,這樣的開場大氣優雅。
接著是演員的互補。京劇名旦朱安麗,以素雅簡約的現代裝上場,臉上簡單脂粉,襯托出了一位演員的俊與力;現代演員韋以丞,雖非科班出生,但憑學生時期磨練與數百齣大小戲中累積出來的功夫,充分展現他的舞台魅力。像是把兩個不同世界的演員放在舞台上,卻一點違和感也沒有。個人非常喜歡這兩人的搭配,讓韋以丞更輕了一些,讓朱安麗更重了一些──輕是在於身體的運用,鮮少看到現代戲演員能那麼輕盈跳上、落地、翻身,這些在傳統戲中再基本不過的功夫,此時都顯得熠熠生輝;花旦朱安麗這回不只是美,她帶著紅拂女的俊雅、身為現代女人的莊重,完全展現一名女子的強勁,此外,更讓人驚奇的,你絕無可能在別的地方讓一名花旦跌的那麼小丑、那麼滑稽。當她以紅拂女現身,詢問對方:「你叫什麼名字?」聽得回答:「報告,我叫林沖,沖馬桶的沖。」她驚愕的跌一跤,過時的綜藝節目主持人才會玩的老把戲,彷彿還可加個配音「歪么么」。這一跌對傳統功夫是多麼失禮、但又多麼的有趣啊?
最後,是劇本本身的互補。此戲彷彿蒙太奇式的拼貼結構,卻固守著古往今來不變的問題探尋。角色性格、舞台場景隨時都在變換,還拉出了林沖與紅拂女兩條支線前進,起初讓人看得懵懵懂懂。不過假如換個方式思考,把血氣方剛的林沖與俠義貌美的紅拂放遠一點、再把劇中不斷呈現的夫妻爭吵也放遠一點,那麼整個舞台上剩得不過是一男一女,抓出普天之下的男男女女共有的情感:男人老是念著當兵的事情,女人總是掛心愛情的意義。兩方都用一己的方式尋求自我認同,而認同的方法莫過回到最初逃避的地方。
夜奔究竟是奔往哪裡?如同台詞不斷重複的:「如果你沒有走進去,那你就不會出來。」如果沒有睡著,就無法從噩夢醒來。通往結束那道門的唯一一條路,就是重新回到你的困境裡頭,然而,似乎只要活著就無可避免的、持續奔跑在這一段探尋的路上。
《夜奔》融合傳統戲的骨幹、現代戲的靈魂,使多重的聲光影像技巧成為皮囊。難免會有疑慮:是否摘下光影的輔佐整齣戲就索然寡味了?又或者追求完美的質問韋以丞的京劇調子能否唱得更好?朱安麗的現代戲胞是否能再湧現更多?不過話又說回來,做為「小劇場・大夢想」追求融合、新穎的宗旨,我是相當認同這樣的嘗試。傳統與現代演員之間彼此各懷絕技,同時涉足對方領域,在該領域極其所能的做到二分之一,碰巧來到了同樣的水平上,沒有誰的光芒會被掩蓋,恰如其分的烘托出彼此的優點。比起所有事情都做到了完美,我更加喜歡這樣的相輔相承,或可說是:完整。
《夜奔》
演出|狂想劇場
時間|2015/08/22 19:30
地點|國光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