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失語,形式何在《透明糾纏》
5月
31
2021
透明糾纏(爵代舞蹈劇場提供/攝影莊珮蕍)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2次瀏覽
鄭宜芳(專案評論人)

此次《透明糾纏》的製作分別由爵代舞蹈劇場的兩位編舞家林志斌與潘鈺楨,以及來自紐約的客席編舞家Robert Wood和視覺藝術家Joan Hall以共同的創作理念,各自編排三齣舞作,分上、下半場演出。

上半場的《微透.交織transLuCent enTanglement》由Robert Wood編創,預計全長為二十三個段落,此次的七段為初階段呈現。【1】編舞家試圖以約翰.凱吉(John Cage)/摩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編舞方法中的機遇,加上編舞家對偶發藝術的認知來發展作品。只是綜觀整支作品呈現,其舞蹈動作的發展設計與康寧漢技巧(Cunningham Technique)之間的關連實在讓人困惑。作品開始前,舞台上投影出大片綠色的蕨類植物,接著Robert Wood親自登台手舞足蹈地先來一段頗自娛的吟唱。然而登場的時機和持續的時間皆不足以使觀眾意識到事件的發生,因而形成一種頗為尷尬的狀態。舞者接續登場,分別被安置在不同的區域中,或以塊狀燈區分割彼此,舞者們各自舞動,隊形上採直線排列,或三人、二人的組合。投影畫面則是從類似慕夏風格的畫作輪流播放,直到舞作後段直接轉變為復古的紐約街景照。

對時間和空間的強調是凱吉/康寧漢編舞技法中重要的原則之一。康寧漢主要藉由對舞蹈動作韻律的多層次結構創造出舞者動作本身的「音樂性」,並經由對動作造型的塑造開啟「身體景觀」(body vistas)的觀看,以表達作品。此「身體景觀」亦可連結對當代城市、自然的「風景」觀看。然而,在《微透.交織transLuCent enTanglement》中卻並未看見經由舞者之間的動作流動所建構出的「風景」,舞者本身對於編舞家所給予的動作指示似乎也無法全盤內化後再呈現。另外,偶發藝術(Happening)雖肯定藝術家對開放性的自由與探索,亦允許任何可能、各異獨立的拼貼,可亦非對結構性的否定。以凱吉/康寧漢來說,其作品中機遇性的操作看似自由、無為,確是建構在極度縝密精準的計算與設計之中的「無為之為」,以使「非自然」成為「自然」。然而,綜觀《微透.交織transLuCent enTanglement》整支舞作,其不時出現令人遍尋不找相關性的投影畫面、設計與動作編排。或許偶發藝術重視隨機性、機遇,但也同時重視經驗的創造。

下半場的《我們》、《節奏國度》則分別截取「事件」與「日常生活」的概念。《我們》,取材自2020年以來對全球造成巨大影響的Covid-19事件,以疫情下的隔離為創作源起。整支作品,完整地呈現出人們不論是因為出於對病毒的恐慌而帶來的瘋狂消毒、噴酒精的心理狀態,以及不斷地噴灑、洗手的動作;或是因為居家隔離而必需待在狹小的空間生活十四天,和在此空間裡人們該如何自處、該如何排解焦慮、不安,或者只能靠瘋狂吃零食來消解的生理與心理層面。可以說《我們》是依循現代舞蹈編排的作品,其不論在動作設計、鋪陳敘事的緊密結構,皆是一支完整精彩的作品。《節奏國度》則是一支結芭蕾與爵士的作品,充滿具爆發力的動作編創與炫目的燈光設計。

只是,回扣此次製作理念:探索與詮釋約翰.凱吉、摩斯.康寧漢的精神時,更想探問的是:三方作品究竟如何透明,又如何交織?以及為何是採取如此的表現形式和方法?面對當代舞蹈的多元、包容與變異,舞蹈語彙與內容完成的說服力才是意義的建構。然而,內容與形式的雙重匱乏讓整場演出只是「並置」了三個作品而已。

註釋

1、依據節目單上的舞碼介紹。

《透明糾纏》

演出|爵代舞蹈劇場、Robert Wood Dance
時間|2021/05/07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