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寶寶仍須努力《馬麻,不見了!》
8月
14
2020
馬麻,不見了!(人尹合作社提供/攝影鄭敬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6次瀏覽

戴宇恆(專案評論人)


《馬麻,不見了!》為寶寶劇場《媽媽,為什麼房子在飛?》的二部曲,使用光與鏡射作為演出形式,試圖建構「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不是你的你」、「不是我的我」,引發寶寶對空間、虛實概念的興味。近年以三歲以下兒童為觀眾的寶寶劇場興起,有別於一般劇場展演的目的,其觀(寶寶)演(演員)間存在著特別的互動性/觀演界線的模糊,演員不再作為演出的唯一主體,寶寶與演員的「共演」、「互觀」令其成為獨特的兒童藝術形態。寶寶劇場在歐美已行之有年,臺灣則是在近五、六年才開始受到矚目,且多數寶寶劇場因應雙北生活圈普遍的藝文習慣才有了發展空間,除花蓮的山東野表演坊在2018年的《咑咑主義,前進!》,雙北以外的都市鮮少有該類型的演出,因此家長的藝文習慣也間接地影響了寶寶劇場的受眾參與度,演出時家長的反應與表現會如何一起參與寶寶劇場、能動地共載「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面向。

《馬麻,不見了!》作為「虛實空間探索」的作品,有其成功之處,但仍有著尚待討論及解決的問題。也因為寶寶劇場的意圖不應著眼於展演性質上,而在於能否成功創建一個「探索」場域,並成功賦權讓寶寶參與其中,反而是此篇評論意欲側重之處。

體感經驗的不對等關係

戲開演前,演員仿擬動物的聲音與姿態,演員時而會試探性地觸碰寶寶,可以觀見寶寶對鳥叫聲與奇特的肢體是充滿好奇的,該設計不但解決了開演前那段空缺,安撫了家長與寶寶們等待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不耐與不安,同時也讓寶寶們提前熟悉場域及人群。創作端對此是經過思考與設計的,但是回到作品的處理上,我不免要提出幾項作品中所出現的盲點——當寶寶在「看」與「摸」之間得不到相對等的體驗關係下,怎麼能有效地探索「虛」與「實」呢?

作品中的第一個段落,試圖引發寶寶們對視覺的探索,舞台上包裹著類似遮光紙材質所建構的牆面,演員做出望遠鏡的動作,與寶寶們一起尋找另一位演員的蹤跡,當光束照在遮光紙後,有人顯現於牆面後方,但望遠鏡探向牆面時,燈光隨即暗之,人影也隨即逝滅,在幾次的重複操作下,寶寶們開始以手指或眼神告訴演員:「他在那裡!」。當我正為這樣的遊戲設計與寶寶們的反應感到有趣時,一位好奇心充裕的寶寶朝著遮光紙的牆面而去,伸手即將觸及牆面,此時工作人員出現了,他雖未完全阻止寶寶去觸碰、探索,但這般互動卻成為了該作品中,最為懸宕且疑惑之處。當然我並無意指責阻止寶寶的工作人員是錯的(安全至上的原則是相當正確的),也不可否認寶寶們的破壞力可能非常強大;無盡的探索或許會造成危險與演出的中斷,但在有意要探索「視覺」與「觸覺」的作品裡,不讓寶寶們處在「看得見,摸不著」的體感經驗裡發展虛實空間的認知,更待何時?也就是說,倘若寶寶們在看見遮光紙後顯現的圖像時,若能觸碰分隔虛實的這道牆面,從中經驗「看得見,卻摸不著也過不去」,或許更能有效地激發寶寶們對空間的好奇與提問,畢竟更多、更大的提問才有可能觸發更多、更廣的思考。從此可以反思——如何建構探索空間/場域,是寶寶劇場創作者必須反覆斟酌甚至首要考慮的。過於縮限的空間探索,不但無法承載寶寶們的能動,更可能持續扼殺他們的經驗與想像。

再者,作品第二段以鏡射為主軸,演員著重於鏡中身體的奇異表現,過多的時間回到了「觀賞」的展演本位。我所觀看的場次,在此段落時有四至五位的寶寶在舞臺上,好奇地想一探鏡中世界,然而演員似乎無暇顧及寶寶們該怎麼參與,反而更多的心力必須置於避免鏡子的尖角磕碰到寶寶(當然,這很重要),以及這段演出能否精準、安穩地結束。為何會做此說?同樣地,舉例而證:當另一位探索動能相當強烈的寶寶,在鏡子間穿梭時,而演員只是將他抱了出來後繼續表演,並沒有恰當地運用這樣的參與關係,而「共演」與「互觀」的關係在此也就只好宣告失敗了。

綜觀整場演出,作品的前三段,某些部分對於寶寶來說還是充滿吸引力的,只是到了第四段,創作端做了一個令人不解的選擇:三個表演者分為兩組,燈光略顯昏暗,他們在彈力的白色布綢中舞動——其中有個橋段是只有一人的白色布綢鑽進了另一組人的布綢當中,從符號的視角來看,其意圖建構一個「受精」的意象?確實,某些資料紀錄孩童會對於成為胚胎前的經驗有所印象,而創作端是否意圖藉此引發共感?作為評論者,是與不是我無從解答,但若在此做一個假設性的命題,這樣引發共感的方式是否過於平面?甚至多數寶寶到最後已經開始分心,根本不想觀看舞台上發生的事,那麼又怎麼談得上引發呢?倘若創作者當真想引發的是對於胚胎時期的體感經驗追尋,能否找到更貼近身體五覺,相較於純觀看,更為立體的方式呢?(燈光找到一個適切的氛圍,布綢從天飄降讓家長與寶寶在其中互動,甚至聲效是水的聲音⋯⋯)

馬麻,不見了!(人尹合作社提供/攝影鄭敬儒)

賦權的失敗

然而,失敗並不專屬於創作者,多數時候更是家長賦權的失敗,抑或從不賦權。當然,或許創作端並未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寶寶行使權力,但我從家長與寶寶間不同的互動樣貌可以發現,有些家長從頭到尾緊抱著孩子,甚至當孩子跑上舞台時還要將他抓回來,深怕其影響了演出。諷刺的是,多數家長並未賦權、創作端也並未給寶寶足夠的權力空間,在這樣宣稱以寶寶為主的劇場形式下,到底誰才是主體?因此,可以想像的未來是,創作者若能將家長的行動也納入其中,或是在演出前構築心理建設,能放手讓寶寶去遊戲、經驗劇場的魔幻,而不是劇場的制約,那麼我想,臺灣的寶寶劇場或許能生長出更為美妙的樣貌。

藝術的選擇並不會拍板定論,寶寶劇場亦同。藉著此番觀察,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幾個將來寶寶劇場可以注意的面向:一、安全且探索性充足的場域。

二、家長與寶寶的心理鷹架建構。

三、五覺經驗的發展。

四、破除觀賞本位。

五、家長與創作端的賦權。(家長願意放手,創作端也給予寶寶充足的參與空間。)

六、著重於「探索」、「體驗」、「發現」。

七、「家長-寶寶-演員」的交互作用——「共演」與「互觀」。

雖然在此提出了許多較為嚴厲的質問,觀賞的當下也時而不安、時而疑惑,但整體仍然是愉悅的——或許是寶寶們天真、自然的反應,筆者被這樣純粹的能量所療癒。話說回來,馬麻真的不見了嗎?(家長真的能放手嗎?)創作端該如何推廣、承載「探索」的方式又該如何多元?這仍是未來必須持續追尋、也是評論值得紀錄與觀察的方向,革命尚未成功,寶寶仍須努力!(家長與創作者也要繼續努力。)

《馬麻,不見了!》

演出|人尹合作社
時間|2020/08/07 10:30
地點|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尹合作社的寶寶劇場二部曲《馬麻,不見了!》,打造了一個鏡面與光影流動疊印的奇幻空間,這樣的空間營造,本身有一種企圖,企圖誘引進劇場的嬰幼兒去從銀光紙、鋁箔等物件陳設激發的感官體驗中,去探索認識自我與他者的不同,也觀見所有物體形象在鏡像中的虛實莫測⋯⋯(謝鴻文)
8月
18
2020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