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覺照《馬麻,不見了!》
8月
18
2020
馬麻,不見了!(人尹合作社提供/攝影鄭敬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1次瀏覽

日本繪本作家渡邊千夏著有一本《3D鏡面繪本:不可思議的彩虹》,運用3D空間視覺原理,讓嬰幼兒可以「玩書」,把書垂直置放,就能驚喜看見彩虹和圓鏡形成多樣的互生關係,產生繽紛多變的圖像。對嬰幼兒來說,探索鏡子裡的鏡像便是如此有趣。

早在1930年代精神分析學家拉康(Jacques Lacan)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的理論發現,六個月大到十八個月大的嬰兒,尚無法在鏡像中區分自我與他者;隨著身心持續發展,大腦的認知功能也漸充實,始能在鏡像中辨認出自己與他者的差異。正是這個嬰幼兒成長極重要的啟蒙階段,通過鏡像初步完成認識自我,意識自己是一個生命具體的存在。鏡子光潔的鏡面折射的鏡像,具有成為嬰幼兒塑造自我的中介價值;對嬰幼兒而言,鏡子更像一個可以陪伴遊戲的玩具,光是觸摸鏡中自我形象的動作,就能引發無限重複的樂趣。於是我們可以這樣說,嬰幼兒的身心能否正常發展,就是建構在感官遊戲的探索之上。

人尹合作社的寶寶劇場二部曲《馬麻,不見了!》,打造了一個鏡面與光影流動疊印的奇幻空間,這樣的空間營造,本身有一種企圖,企圖誘引進劇場的嬰幼兒去從銀光紙、鋁箔等物件陳設激發的感官體驗中,去探索認識自我與他者的不同,也觀見所有物體形象在鏡像中的虛實莫測,並且理解所有的形象形影也可以在同一空間裡被共容。如此構思的創造,具有遊戲性,也具體把握住寶寶劇場的關鍵特質──實際關照嬰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

然而,有企圖心,跟執行結果可能還是有一些落差。我們來觀察這齣戲從開演前、演出到落幕結束後的每一個段落,必須再次申明的是,對寶寶劇場的完整度而言,不能只針對演出過程,開演前與演後階段,都是需要被考慮進去,讓初次進劇場體驗的嬰幼兒安心而喜悅的全然投入。這部作品開演前,演員已經化身為鳥類與昆蟲,透過身體與聲音的模仿吸引注意。不管寶寶此時選擇只是被動觀看,或主動觸摸,我認為家長當下可以試著告訴孩子這是表演的前奏,也能先讓孩子自主探索,不必刻意掌控孩子的動作或觀看想法。等到有大人與小孩聲音錄音的演出規則播放,家長可以再適時介入告訴孩子演出即將開始,抱住孩子,讓孩子知道等一下燈光會變暗不用怕,安靜等待的心理建構和撫慰也是必須的。

隨後展開的演出,在那已如鏡子三面包圍的空間裡,表演者的肢體舞蹈,依然是先被凝視的對象,但很快地,她們將被凝視的自身,轉移到燈光投射的牆面幻影,引發孩子視覺的追緝探索,甚至直接誘發孩子的衝動跑上前追尋觸摸,都是可預見的場面。我們在此可以詮釋說小鳥的媽媽不見了,以呼應作品名稱。小鳥因此需要學習獨立,面對未知,感覺四周環境,那麼所有的寶寶都被隱喻成了小鳥了。

接下來的第二段,演員不再模仿鳥的身體,還原成舞者,和三個仿立面鏡(基於安全考量當然非玻璃)共演身體接觸鏡像的奇觀。我欣賞的這場演出,此時一個男孩完全放縱的奔馳在場中,甚至穿梭在演員和立面鏡之間,於是我們看見演員的動作開始有了顧忌,小心收斂起來;另一方面則看見男孩與家長之間的行為反應,媽媽始終安坐如山,爸爸則每隔一段時間就衝上去把男孩抱下場,可是不受控的男孩馬上掙脫,又似箭奔射出去。中間一度演員也把男孩抱下去了,不過仍然無法制止他安靜坐下一會。爸爸場上場下來回幾次,最後似乎也不耐煩就放任了,如此不斷上演的舉動,對其他觀眾想專注欣賞本來的表演勢必造成干擾。

此乃寶寶劇場可能會出現的臨時狀況,我們必須寬容寶寶變脫韁野馬無法完全受控,不過面對這樣突發的狀況,也確實考驗著演員是否有先備的嬰幼兒陪伴教育素養,以及敏捷的臨場反應如何將不停奔跑的孩子,更有效地帶領他去探索空間與體驗表演。若完全漠視不理會,萬一衍生成更糟糕的破壞道具場景等行為,甚至過度激烈碰撞受傷就造成遺憾了。由此可見,寶寶劇場固然有強烈的吸引互動探索特色,但毫無節制任由寶寶自由遊戲玩鬧,反又失去了靜觀的感官沉浸,而這也是寶寶需要的重要的能力培養。

我認為寶寶劇場中最基礎還是要先奠基在「看」,再由視覺延伸到其他感官的刺激探索。比方看懂演員的身體語言指示,什麼時候可以靠近不可靠近,寶寶也許還不懂,可是家長要懂,演出當下都是引領孩子學習的機會。《馬麻,不見了!》這部作品還有一處略嫌可惜,既然頭頂也有傾斜的鏡面設計,可是整個演出中焦點都在平面空間,卻沒有製造機會讓寶寶們抬頭凝望形影變幻,反而流於虛設了,看不見它的作用。

到最後一段演出,當演員套進白色彈力綢布裡,好像泡泡的浮動變形。鏡花水月的泡影虛象,不見之「空」,是物體生滅本然;不過,「不見」似乎又隱含另一層寓意,直指人經常視而不見的「心盲」,看不清本來面目就有煩惱了。從佛理去推敲鏡像在藝術創作中的存在,經常象徵著創作者主體自我的覺照與省悟。當然這部作品或許沒有要將終極思維指向於此,只是要讓不斷異化的表演者身體,裂解出觀眾更多的想像。觀賞寶寶劇場就彷彿看流動中的水,觀眾如水滴匯流,演出會依著每一場參與的親子素質不同,互動參與表現程度冷熱,構成不同的樣子。在這場演出中,這一段突現一個大波瀾,就是前述那個一直奔跑未歇的男孩,靠近去拉扯一個演員的綢布,被演員動作牽動,重心不穩而跌倒,爬起來後竟憤怒拍打了演員好幾下,爸爸這一回衝上來立刻抱離場,男孩便嚎啕大哭了。男孩的本能反應可以理解,也絕對不能苛責,但我也必須提醒家長的職責,目睹孩子這般行為倘若沒有好好教養,恐怕會讓這孩子任性的以為只要不順己意的事就可以動手打人,以後長成小霸王就麻煩了!當那個「把拔」不見了,而不是「馬麻」不見了,表演繼續著,只是經過剛才的意外,感覺現場大人們的錯愕還沒完全回神,其他寶寶們也乖乖呆(待)了一會(證明嬰幼兒也是會觀察狀況的),直到演出順利結束。這個波瀾會不會對作品的精緻產生破壞,我還沒有答案;然而能夠肯定的是,波瀾不見後,創作者如何讓參與寶寶劇場的親子獲得和諧的審美互動體驗的省思才要開始,而這也是寶寶劇場最有趣也最困難的挑戰!

《馬麻,不見了!》

演出|人尹合作社
時間|2020/08/08 10:30
地點|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馬麻,不見了!》作為「虛實空間探索」的作品,有其成功之處,但仍有著尚待討論及解決的問題。也因為寶寶劇場的意圖不應著眼於展演性質上,而在於能否成功創建一個「探索」場域,並成功賦權讓寶寶參與其中,反而是此篇評論意欲側重之處。(戴宇恆)
8月
14
2020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