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八十八鍵的幻想《路易沙達2017鋼琴獨奏會》
10月
12
2017
路易沙達(林仁斌 攝,鵬博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7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他在曲式架構中表現出浪漫思維,在鋼琴鍵盤上飛舞出對生命的意義,以蕭邦的音樂啟發最執著的信仰,不論是在奏鳴曲、幻想曲或是間奏曲中,他皆秉持著最溫柔謙卑的態度。

「幻想曲」源於希臘文(Phantasia),主要強調作曲家可在作品中運用豐富的想像力來達到有創造力的藝術表現,所以音樂的呈現會以自由即興風格及多段落架構為主,從導奏引入主題,再不斷開展成多采多姿的即興式素材,成為音樂家展現演奏技巧及藝術理想的重要曲目。

路易沙達,這位出生於突尼西亞的法國鋼琴詩人,不但以詮釋蕭邦聞名,也大量演繹其他浪漫樂派作曲家的作品,從早年在Harmonic Records灌錄的兩首舒曼的作品《大衛同盟舞曲》及《幽默曲》,到之後與DG合作錄製一系列蕭邦的作品,以及在RCA/ BMG旗下所發行多張專輯,皆大獲好評。去年三月首次來台,演出海頓《f小調變奏曲》、舒曼《幽默曲》及他最擅長的蕭邦的作品,對於音樂獨到的洞察力及溫暖細緻的音色,已讓國內的古典音樂愛好人士大為驚豔。相隔一年半後,除了再次演奏蕭邦的作品外,更推出莫札特的《d小調幻想曲》及《第11號奏鳴曲》、兩首蕭邦成熟期與兩首布拉姆斯晚期的作品,最後壓軸的《大衛同盟之舞》,更展現出他十足的演奏功力及深刻的藝術性。

首先,他在莫札特的兩首作品中,不慍不火的表現莫札特音樂的歌唱性,彷彿看見莫札特站在浪漫與古典的交會處向世人微笑,終樂章「土耳其進行曲」的快速音群像是載歌載舞的盡情歡唱,左手的低音進行也鮮活無比,讓整個終樂章充滿立體感。

演奏完莫札特後,進入到蕭邦的兩首作品,更發現到的曲目安排是一體成形的,雖然蕭邦的音色及音量聽起來較莫札特更厚重激昂,但感覺像是將莫札特的音樂格局拓寬,再注入一些波蘭舞曲的民族情感,再用半音進行、裝飾音群進行來增添音樂的層次感。在他的彈奏下,不僅技巧性十足,更多了幾分大氣凜然,那一顆顆華麗的裝飾奏遂成為音與音之間的橋樑。

再來看路易沙達的踏瓣運用,不只是為延續音長,而是讓樂曲的色彩產生更豐富的共鳴,不只運用在浪漫樂派的音樂,就連在處理莫札特《幻想曲》當中較為自由的樂句時,他會將踏瓣保留一半的彈性,讓不同的和聲間顯出曖昧的效果,但又不至混濁,更顯出藉由不穩定的聲響,表現出延綿不絕的空間性,似乎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張力。

他的兩首布拉姆斯,彷彿凝聚半世紀的淬練,是帶有禪意,褪盡鉛華的生命告白。舒曼的作品更是以「浪漫當理由,幻想為前提」,在鋼琴中發揮結構性及思想性,在在考驗鋼琴家的智慧,《大衛同盟之舞》就像是一人分飾多角的精靈,充滿自傳性的在各個時空遊移飄盪,路易沙達深諳其文學性,精準的掌握豐富的節奏性與層次分明的營造各聲部的此起彼落。

所以,舒曼的音樂在路易沙達的指尖下,行雲流水般的述說生命的各個面向,也恰如其分的表現莫札特在音樂中的歌唱性,蕭邦在激昂中的詩意。音樂的各種表情都在鋼琴的八十八鍵中酣暢淋漓的揮灑。

或許有很多古典音樂初入門者會覺得演奏家在台上應該要背譜才是敬業的表現,但如果演奏家能夠不須在台上考驗自己的記憶力,而樂譜就像是自己樂器的一部份,在台上與樂譜一起合作,在演奏時難道不是更能傳達作曲家的本意嗎? 因此,不難理解路易沙達在每彈完一首樂曲時,會先向在台上替他翻譜的女士鞠躬致謝,再轉身向觀眾行禮回應如雷的掌聲。足以見得他對樂譜的重視是面面俱到的,除了忠實的彈奏出樂譜中的一切,在他的心目中,那位女士就是樂譜的化身,所以他除了感激她在台上兩個多小時全神貫注的合作協助,他的鞠躬,更是向音樂致上最高的敬意。

在路易沙達的指尖下,非僅炫技,更多的是深層的情感內涵與鋼琴家的謙沖為懷,那一晚,我所聽見的不只是鋼琴所發出的幻想,更瞭解到一位演奏家令人尊敬的藝術精神。

《路易沙達2017鋼琴獨奏會》

演出|路易沙達(Jean-Marc Luisada)
時間|2017/10/08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