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養成所——演員劇場的實證《黃宇琳專場》
7月
12
2022
黃宇琳專場(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52次瀏覽

紀慧玲(駐站評論人)


字幕剛打出《活捉》,觀眾掌聲就炸棚了。《盜仙草》主角白素貞還沒登場,鶴童黃世苰剛一亮相,也拿了碰頭采。這一兩年來,國光劇團主舞台臺灣戲曲中心看戲場合總是這股熱浪,觀眾有點腎上腺過亢般,唯恐叫好落於人後。這等演唱會級激動,至少應證了戲曲該有的一項美好傳統,觀眾可以隨時叫好,用力拍掌,這不僅是給予演員最貼心回饋,也是身為觀眾甘心也得意享受看戲趣的特有權利之一。

京劇在台灣,從國家到國立劇團保護制度迄今,這幾年,因為上下一心,惟命維艱,藝術總監王安祈身念藝學繫於一,老中青三代將士用命,一波波炒熱了票房與舞台,甚且達於過往未曾有的熱度。這多少跟傳統戲重登台有關,因為傳統戲以戲保人或人保戲,人戲一體,總要相輔相成,才能好上加好,才能讓觀眾適時不吝惜地給好。觀眾識得了演員,說起演員的好,臉書自帶宣傳不遺餘力。從這個角度看,除了歌仔戲粉絲熱從沒斷層過,台上紅紙現金可為明證之外,京劇舞台的當下這波演員熱潮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黃宇琳專場(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9日晚打著「黃宇琳專場」標題,從科班時期即備受肯定的青衣花旦黃宇琳,終於加入國光,當晚雙貼拿手戲《癡夢》、《活捉》。黃宇琳的《癡夢》不若台灣也曾看過的大陸南京崑劇院名伶張繼青,厭苦、悔怨全在氣口聲情裡;也不若上海崑劇團另一名伶梁谷音,驚疑、嘻嘲寫在身上,貫成了人生悲劇。有說黃宇琳習京劇荀派孫毓敏較多,但荀派做派外放,黃宇琳又不若這般用力。她一出場,臉上平庸,眼神鬆怠,情態與身上就是村婦狀,不修飾精緻,也幾乎不著亮采。不與觀者交流,活在粗鄙村婦狀態裡,真讓人倒吞一口氣,什麼樣的自信才敢把青衣的正旦形色「盡掃落地」呢!她自顧自回溯自身,戲中有三次笑聲,第一次讓人感到粗俗,第二次誇張,讓人感到悲劇來臨的荒謬,到第三次夢醒夢碎,零碎的笑聲自嘲自怨,緩慢退場,真讓人痛到揪心。無知女子把自己置於死地,黃宇琳也把角色置於淖地,她的崔氏讓人相信此人既無美色,又無智慧,只會叨唸,徒留癡夢一場。這是何等的琢磨與體會。難怪去年本事劇團為她改編實驗劇《崔氏》,黃宇琳的崔氏如此接地氣,無一不工,卻渾然無痕,讓人相信歷來她參與的屏風表演班、歌仔戲演出,多少對她產生了表演內化的影響。

 

黃宇琳專場(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黃宇琳專場(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活捉》亮點是蹻工,與她搭配的陳清河,兩人完美結合,無聲不歌,無歌不舞。踩蹻演幽魂,最是看腳下細碎步伐,搭配圓場,如冥河靜水,悠來盪去,像個空心人偶,上身不動,腳下疾行。第一景燈光太做戲了,如同黃宇琳手上拿的鬼臉面具,有點太寫實了些,映得第二景進入張文遠家中頓時白亮顯得反差過大,也讓戲的節奏忽得加速。只見陳清河身手俐落,趲平、鑽桌、上桌,毫不費力,保持了覷覦美色的奸滑狎昵,又好似青春少男才有的豐姿,不免讓人遐想連翩。相形之下,黃宇琳的閻惜姣反倒情態少了些,似乎冶艷嬌媚可以再加多些。這戲她與陳清河搭配十餘年,已是經典裡的經典,時光荏苒,兩人表演狀態依舊維持,雖眼花撩亂之餘有點顧不得閻惜姣與張文遠的曖昧,但演員一身功夫太讓人心疼也感動,沒什麼可苛求的,為她/他們身為演員保持了最佳狀態鼓掌。也難怪觀眾未演先爆棚的掌聲了。

 

黃宇琳專場(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黃宇琳專場(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同場還有開場的張珈羚武旦戲《盜仙草》,與下半場李家德、潘守和《呂布試馬》。張珈羚連環踢槍、反手接槍,肩、背、腰全身開弓應戰,而不疾不徐,緊合密縫,又保有白蛇的旦行柔軟身姿,一場戲下來,贏得不少觀眾與師長肯定,入行明星之列。應該可以自封為「國光一條腿」的李家德,已是國光超新星宇宙新人,大概也是《呂布試馬》太燙熱了,觀眾冷不下來,才接著看到《活捉》劇名字幕一出就爆掌聲。

這股掀頂般的叫好勁頭,讓人感覺戲曲與觀眾的雙重希望。如同王安祈在她的臉書寫道,【1】民國七、八十年的國軍文藝中心儘管還有戲,但觀眾凋零,氣氛落寞。炸鍋的熱潮從1993年兩岸交流中國戲曲團來台演出,才又重新銜接早年光景。而倏忽三十年,台灣京劇又熱絡了起來,又是覷著演員,各自追捧,說起唱腔、身段、武功、流派如何如何的戲迷風流。看戲,人人都可以是評家,愈是看得多,愈得出各自品味,不囿於少,也不縮於內。因此,作為國家劇團,國光更該規劃更多常態傳統戲演出,甚且與民間同台交流。明華園老團長陳明吉的名言:濟戲濟人看(戲愈多,愈多人看),愈多(年輕)人能說得一口好戲,愈多懂得叫好的(年輕)觀眾,戲迷之復興不遠矣。


注釋

  1. 見王安祈2022.7.11臉書「寫在國光27 年團慶」。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A7E6eV1MQDkAy9UDCXTsqMkKAsEL24xtLaMTH8TyTWuAGjbSCixXzTZTNX14diMXl&id=100002269788158 搜尋日期2022.7.11

《黃宇琳專場》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2/07/09.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