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聲之後,才是開始《擊現》
5月
16
2012
擊現(朱宗慶打擊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5次瀏覽
林采韻

全球第一首以打擊樂為主體的作品發表於71年前,全球第一個打擊樂團半世紀前才成立,由此可見,打擊樂相較其他樂器的百年歷史,尚處於努力學跑的階段。打擊樂的興起與現代音樂的發展緊密相繫,在質與量上有待更長時間的洗滌,被視為經典的作品有其限度。在此發展過程中,經常是新聲音與新作品相互激盪產生多方銳變,因此「委創新作」成為各大打擊樂團永續前進的重要動力之一,朱宗慶打擊樂團年度音樂會「擊現」,以四首委創的首演作品,一方面對自己下戰帖,也同時挑戰了作曲家本身。

劉韋志、布萊恩.馬森、張鈞量和張瓊櫻是本場音樂會四位委創作曲家,在樂團沒有固定命題的前提下,四人依各自對打擊樂的理解以及所關切的事物,用音符勾勒出不同的圖像,襯托出打擊樂的多樣性。

劉韋志為台北藝術大學作曲碩士,曾學習過打擊樂器,在《存在:靈感來自池田學的畫作》中,他動用了十位演奏家、高達140樣大小樂器,大膽進行音響試驗,藉由拼貼的手法,試圖展現日本畫家池田學筆下極度微觀和巨觀的畫作。將微觀與巨觀移植到音樂的空間中,如同細節與結構的相呼應,細節鉅細靡遺的緊實,自成龐大的外在結構。如此的「自成一格」,必需在作曲家和擊樂者兩方高度的設計與體現下才能完成,在舞台上,兩方的微觀與巨觀可見表述,至於融為一「格」仍有精進空間。

布萊恩.馬森的作品《羅斯威爾1947》,雖然作品描述的是美國氣象球墜毀的奇異事件,與台灣觀眾有些距離,但這首小而精的作品,透過音樂巧妙布置,以趣味性的聲響鋪陳淡化事件本身賦予的故事框架。沙漠的夜晚、暴風雨中的墜毀,詭譎又神秘的氛圍,一首短篇小說般的創作,在樂團琴槌之間成功達陣。

目前在奧勒岡大學擔任打擊樂助理教授的張鈞量,出生香港,作品《長平公主》將粵劇《帝女花》的主旋律加以改編,以一位馬林巴木琴演奏者和四位擊樂家共同演出,看準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吳珮菁六根琴槌的好功夫,特別將此演奏技法善用於作品內。作品以馬林巴木琴為主角,吳珮菁對於樂器的熟稔操控,以及對樂曲情感的深入描繪,將傳說中柔順且剛毅的長平公主刻畫得入木三分,達到作品所需戲劇般的高潮迭起。

作曲家張瓊櫻長年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合作,她的作品《射日》已成朱團的招牌曲目,是當下台灣傑出的擊樂作品。此次推出《百戲》依循她創作《射日》時融匯的東方元素,諸如扇子、傘、面具等再現舞台。《百戲》為中國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打擊樂豐富多元的聲響,吵熱氣氛再適合也不過,為將歌舞、武術、幻術等意象在舞台展現,作曲家採取音樂劇場表演形式,像是把擊鼓者的翦影放大投射在布幕上、演奏者漆黑中以螢光棒擊鼓互丟鼓棒等,數段精心安排的橋段,展現作曲家的野心和活力,但繁雜中卻讓擊樂者過度為技巧服務,反而失去音樂本身的純粹性。

「委創新作」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成團至今26年的堅持,新作品的誕生帶出新的聲音反之亦然,對於作曲家來說,作品的完成某方面在首演之後,才進入另一階段,如同歷史上眾多經典名作,在首演之後經由多次修改,才有今日流傳後世的樣貌,而對演奏者來說,唯有不停受新作的洗禮,才有機會在技法上有所長成,甚至是對樂曲有更進一步的解析,因此「擊現」在現聲之後,面對的才是真正的開始。

《擊現》

演出|朱宗慶打擊樂團
時間|2012/05/1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