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聲之後,才是開始《擊現》
5月
16
2012
擊現(朱宗慶打擊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0次瀏覽
林采韻

全球第一首以打擊樂為主體的作品發表於71年前,全球第一個打擊樂團半世紀前才成立,由此可見,打擊樂相較其他樂器的百年歷史,尚處於努力學跑的階段。打擊樂的興起與現代音樂的發展緊密相繫,在質與量上有待更長時間的洗滌,被視為經典的作品有其限度。在此發展過程中,經常是新聲音與新作品相互激盪產生多方銳變,因此「委創新作」成為各大打擊樂團永續前進的重要動力之一,朱宗慶打擊樂團年度音樂會「擊現」,以四首委創的首演作品,一方面對自己下戰帖,也同時挑戰了作曲家本身。

劉韋志、布萊恩.馬森、張鈞量和張瓊櫻是本場音樂會四位委創作曲家,在樂團沒有固定命題的前提下,四人依各自對打擊樂的理解以及所關切的事物,用音符勾勒出不同的圖像,襯托出打擊樂的多樣性。

劉韋志為台北藝術大學作曲碩士,曾學習過打擊樂器,在《存在:靈感來自池田學的畫作》中,他動用了十位演奏家、高達140樣大小樂器,大膽進行音響試驗,藉由拼貼的手法,試圖展現日本畫家池田學筆下極度微觀和巨觀的畫作。將微觀與巨觀移植到音樂的空間中,如同細節與結構的相呼應,細節鉅細靡遺的緊實,自成龐大的外在結構。如此的「自成一格」,必需在作曲家和擊樂者兩方高度的設計與體現下才能完成,在舞台上,兩方的微觀與巨觀可見表述,至於融為一「格」仍有精進空間。

布萊恩.馬森的作品《羅斯威爾1947》,雖然作品描述的是美國氣象球墜毀的奇異事件,與台灣觀眾有些距離,但這首小而精的作品,透過音樂巧妙布置,以趣味性的聲響鋪陳淡化事件本身賦予的故事框架。沙漠的夜晚、暴風雨中的墜毀,詭譎又神秘的氛圍,一首短篇小說般的創作,在樂團琴槌之間成功達陣。

目前在奧勒岡大學擔任打擊樂助理教授的張鈞量,出生香港,作品《長平公主》將粵劇《帝女花》的主旋律加以改編,以一位馬林巴木琴演奏者和四位擊樂家共同演出,看準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吳珮菁六根琴槌的好功夫,特別將此演奏技法善用於作品內。作品以馬林巴木琴為主角,吳珮菁對於樂器的熟稔操控,以及對樂曲情感的深入描繪,將傳說中柔順且剛毅的長平公主刻畫得入木三分,達到作品所需戲劇般的高潮迭起。

作曲家張瓊櫻長年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合作,她的作品《射日》已成朱團的招牌曲目,是當下台灣傑出的擊樂作品。此次推出《百戲》依循她創作《射日》時融匯的東方元素,諸如扇子、傘、面具等再現舞台。《百戲》為中國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打擊樂豐富多元的聲響,吵熱氣氛再適合也不過,為將歌舞、武術、幻術等意象在舞台展現,作曲家採取音樂劇場表演形式,像是把擊鼓者的翦影放大投射在布幕上、演奏者漆黑中以螢光棒擊鼓互丟鼓棒等,數段精心安排的橋段,展現作曲家的野心和活力,但繁雜中卻讓擊樂者過度為技巧服務,反而失去音樂本身的純粹性。

「委創新作」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成團至今26年的堅持,新作品的誕生帶出新的聲音反之亦然,對於作曲家來說,作品的完成某方面在首演之後,才進入另一階段,如同歷史上眾多經典名作,在首演之後經由多次修改,才有今日流傳後世的樣貌,而對演奏者來說,唯有不停受新作的洗禮,才有機會在技法上有所長成,甚至是對樂曲有更進一步的解析,因此「擊現」在現聲之後,面對的才是真正的開始。

《擊現》

演出|朱宗慶打擊樂團
時間|2012/05/1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