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真實觸碰的巨大需求《坐坐茶室》
7月
14
2017
坐坐茶室(蔡宜豫 攝,明日和合製作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85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坐坐茶室》於2015年「華山藝術自由日」發表之後,今年三月又進一步延展,配合澳門城市藝穗節演出,由當初網路交友速食戀愛的「即興互動劇場(Interactive Theatre)/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作品,擴大到「沉浸式劇場(Immersive Theatre)」【1】以呼應澳門演出場地過往煙花酒街的歷史【2】。先不細究這幾類名詞間的轉換異同,因無論是哪一個稱呼,皆可見此作品對打破傳統觀演關係的企圖心。而此番回到北藝大演出,在較為中性的戲舞大樓空間,少了澳門歷史地景直接烘托氛圍的優勢,令我十分好奇此作品將如何使觀眾「沉浸」?

進入戲舞大樓的中庭,便可見穿著特有風情的男女演員們慵懶在角落休息,或是古典中式的旗袍與長衫,或是較為冶豔的西式窄裙與馬甲、軍裝與水手服,感覺像是一場夾在模糊空間的復古變裝派對。中庭草坪上搭了紅色半開放的方形紗帳,電扇徐徐吹飄帳篷,直接刺激視覺;燈也是重要的元素,或是高低掛的大紅燈籠,或是黃澄串聯的小燈泡們,越夜,越是能藉光線將視線與情慾聚集在場內。紅色紗帳側掛著「坐坐茶室」,大紅燈籠上又另寫著「愛不持久」,兩相搭配的宣言與這齣作品的形式準確相應。

半開的帳篷前擺放著十一張椅子,每張椅上都有一副眼罩,等候十一具身體。一樣變裝的主持人/媽媽桑上場,跟觀眾簡單說明規則,強調著演出需要觀眾的參與。《坐坐茶室》的結構很簡單,每一場約為十五分鐘,可分為三階段:觀眾自願入坐,戴上眼罩。之後伴隨著音樂,演員/茶室弟弟妹妹列陣出場,一人和一名觀眾「互動」。這一階段與其說是「互動」,倒比較像是演員們大膽玩弄著看不見的觀眾──撫摸、跨坐、脫鞋擦腳,甚至抓觀眾手輕打自己巴掌──全看演員想怎麼觸玩。當音樂轉成伍佰的〈一生最愛的人〉,演員離開,觀眾眼罩慢慢被拆開。之後演員開始隨音樂舞蹈擺態,觀眾不一定能知道剛剛是被哪位「服務」過,只能在這空檔以著視覺,去推斷前五分鐘內的嗅覺和觸覺記憶。但是知道了又怎麼樣?「如果沒把握/不要說你愛我/這樣是欺騙我/我的心兒好難受」,只是觸碰過就會成為愛嗎?「不要說愛我/不要說愛我」,隨著歌聲替換主持人上場,又進入下一個階段。

主持人手拿紅線,說明接下來將會隨機配對。參與者能擁有一名演員五分鐘,談一場戀愛。「每個人都會有伴,不會落單!」「可以看好許願,但如果抽到不喜歡的也就是命了。」主持人的話語,像是某種安心的保固,再壞也就只是五分鐘,再糟也有人相伴。抽完紅線後,演員親暱協助參與者穿套上變裝的衣服,帶到紅帳,更親密的相視、相擁。穿套上衣服同一種儀式,參與者這番真的進到了「茶室」的脈絡中,沒有看不見的藉口,以變裝做能破壞現實的親密面具──參與者此刻更完全地成為演出者了。

最後一階段或搭配現場歌唱,或僅是放音樂,然音樂的選擇一樣強調短暫的緣分,不停地提醒一旁燈籠所寫的「愛不持久」。曲終,人散,卸去扮裝的衣服,媽媽桑會再度詢問下一輪想要上台的觀眾,然後,剛剛「愛」過的,在你眼前即成過往,剛剛的她或他,會接著挑逗下一人、擁抱下一人。兩小時的演出,如是重複了六回。

《坐坐茶室》有趣的一點是,無論純觀看,或是親身參與,都是「置身其中」。看的人有其臉紅心跳的樂趣,列坐的茶客則又直接的體驗,這點是北藝大演出和澳門場的不同。澳門場觀眾分批進入過往煙花巷,看不到前人經歷也無法預知進行,難免於興奮中參雜了不安與緊張。然此次觀眾藉由主持人的協助,能自主在「靜止被動地觀看」與「主動經歷且被觀看」的選擇,則讓這較為中性的表演場域,因著「觀看的視線」形成氛圍,建構一個個十五分鐘的短暫相遇、相觸、相別,藉此在互動之外達到「沉浸」。

單純觀看時,難免因著內容調性使我想到演員與性工作者的關聯。性工作者賣笑賣身,短暫相許於恩客,劇場演員是否也是如此?所以才能如此挑逗觀者與觸摸?然如果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描述:「舞台變成了展覽會的平台,演員變成了娼妓,......,目的在展覽他的美,他的腿,他的胸,他的肌肉,他的獸性的脾氣和感情、他的高嗓子,以及一切可以誘惑女人的東西。這是一種可恨而可恥的商業行為,降低了演員的尊嚴。」【3】 在這作品中誠是如此嗎?抑或是藉由藝術的虛構條件,建立真實的人身接觸,以另一種不持久的愛反向打破現代式的速食愛情?在此之下,虛假的,反而真實了,並在最後五分鐘扎實的凝視與擁抱中,觸及。在結束那一刻,我對視著演員的美麗的眼睛,想到了瑪莉娜(Marina Abramovic)的《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與其所言:「我著實驚訝……人們對於真實觸碰的巨大需求。」【4】

註釋

1、 WSD2017節目手冊,頁55。

2、澳門場演出狀況參考來自香港IACT網站,李慧君:〈《坐坐茶室》:議題主導情慾真人秀〉。(www.iatc.com.hk/doc/100984)

3、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頁121;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

4、摘翻自MoMA網站:“It was [a] complete surprise...this enormous need of humans to actually have contact.”

(https://www.moma.org/learn/moma_learning/marina-abramovic-marina-abramovic-the-artist-is-present-2010)

《坐坐茶室》

演出|明日和合製作所
時間|2017/07/08 18:00-20:00
地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舞大樓中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