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探索的場景——六堆庄頭劇場《天河通地頓物語》、《樂土》
5月
05
2022
樂土(思劇團提供/攝影邱垂仁 邱条影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1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先破題,標題缺失的主詞是「家鄉」。

《天河通地頓物語》、《樂土》兩齣戲皆從主角因故返鄉說起,他們先是離鄉又都試著回鄉探尋,故事於焉展開。有趣的是,究竟成長環境,何以在長大後變得如此珍奇,這麼被需要?或者說,是什麼因素使得離鄉後,紛紛萌生對家鄉的好奇?甚至,家鄉變成被探索的對象,能在同一個策劃的不同節目裡,出現相似情節?

1721年,朱一貴事件爆發,居住在高屏地區的客家人為保衛家園,於是團結各庄,逐漸形成「六堆」來力抗動盪。隨後經歷不同政府治理,中堆、前堆及先鋒堆等集結,現今已轉變為竹田鄉、麟洛鄉等行政區域劃分。【1】

因大規模集結歷史至今已300年,客家委員會於是推出長達一年多,橫跨高雄市、屏東縣多個鄉鎮的「六堆300」系列活動,包含九檔節目的「六堆庄頭劇場」為此系列壓軸。九檔演出多以四縣腔客語為主,本文書寫的其中兩檔《天河通地頓物語》、《樂土》,亦不例外。


戲中對譯,戲外交融的《頓物》

然而,我並不熟悉客語,在沒有任何字幕輔助的半戶外演出裡,語言成為我與返鄉之情最遙遠的距離。正巧,「必須翻譯」是老男孩劇團《天河通地頓物語》(以下簡稱《頓物》,竹田舊名)中,使故事得以放慢、反覆確認述說合理的原因。

在戲中戲的結構裡,男孩離開多年,帶著厚實資料與相機,決定返鄉尋根。客語不復流利的他,遇上留鄉童年玩伴,兩人於是就著華語、客語,不停對譯當地劇團正在上演的在地故事,所述說的,正是上述「六堆」形成由來,以及竹田昔日生活情景。


天河通地頓物語(老男孩劇團提供/攝影黃鈺軒)

由於場景變換與對話翻譯頻繁,戲中戲於是越來越破碎,並與兩人時空逐漸交融。當兩層戲的角色穿梭對話,似乎正隱喻著忠義祠裡,觀眾與《頓物》互為觀看者、互相承繼史事的關係。能否仔細明白字句,顯得重要,卻也沒那麼必要了。至少,在返鄉男孩設定上,堪可給外來的、對客語生疏的觀眾,某種行動者的體認:於不易釐清的事物面前,仍積極渴望了解,我的到來也是我欲探索、理解的一部分。

將戲外實際存有的在地「頓物劇團」編入戲裡,並在語言、時空的斷裂上往返琢磨,足可見《頓物》的精明安排,既照顧眾多當地觀眾,也考量到現場少數外來者如何介入故事的問題。戲裡戲外,人人皆頻頻持器材攝錄,以及交頭接耳,互相解釋及談論眼前故事,台上台下於是輕易地交融在一起,一切既寫實又真實。因而,客語能被即刻理解多少,重要性變得其次。最重要的是,藉由搬演活動,地方的人得以相聚,讓家鄉化為探索入口,給相聚的人一同進入場景發現與交流。


《樂土》,一場在地事件的發生

思劇團《樂土》同樣也將觀眾納入考量。這回,觀眾不若返鄉青年,觀眾就是觀眾。演出前後,健康操老師登場,吆喝村民(觀眾)共同律動,地點在一點也不違和的廟埕與一旁空地。且一同律動的在地演員(村民)候演時,被安排坐在觀眾席;也就是說,「演員—村民—觀眾」三者身份可能同時兼具或已模糊化,這種「同在」設定,促使彼此心的距離大為縮減。

戲裡多段角色直面觀眾傾訴的獨白,有效傳遞演員豐沛的情緒及整場戲的氛圍。於是,觀眾不只是觀眾,也是場景的一部分,也是故事的一份子。因此,儘管我對客語生疏,卻不致影響感受過大,仍能找到與情境相處的位置,被演員打動並產生共感,有一種故事裡的親情也與我有關的感覺。


樂土(思劇團提供/攝影邱垂仁 邱条影室)


樂土(思劇團提供/攝影邱垂仁 邱条影室)

此外,不得不讚賞,《樂土》的在地演員【2】表現相當成功,一場親族商討未婚女性能否入宗祠的戲,十分撼動人心。被清晰述說的台詞,被厚實呈現的立場,以及順暢緊接的默契,在在顯示演員消化劇本的功力,他們與范宸菲、詹玉琴兩位飾演核心角色的演員同台,融洽至極、互為助力,讓戲就像正在發生一樣。換句話說,《樂土》不只上演一齣受挫名廚返鄉尋味的戲,更是透過演出,顯影一場在地事件,而觀眾也都被捲入事件當中,一起屏息與呼吸。

相較《頓物》場景多在竹田,《樂土》則不只著墨於麟洛。對我而言,儘管兩者皆有人物返鄉的情節安排,但後者有較充分的角色內在衝突、異地經驗衝擊(歸國、城鄉移動),家鄉成為探索場景的過程,因而變得更為遼闊、有活性、有氣息。當在戲裡要挖掘、探究與思辨一個地方的史地紋理、人文風景時,甚或只是要傳承在地故事,若能添上更豐富的差異視角(如由外而內、今昔相較等),或許該地內蘊能因對話辯證而更加浮現與立體。同時,返鄉的意義,也就能不言自明。


天河通地頓物語(老男孩劇團提供/攝影黃鈺軒)


樂土(思劇團提供/攝影邱垂仁 邱条影室)

回到文章開頭提問,由不同劇團在不同地點上演的戲,有神似的情節起點,很可能絕非偶然。以「返鄉者」作為方法,進行與當地人合作的在地創作,看來頗具趨勢。在《頓物》及《樂土》裡可以發現,返鄉者人設建構,當地與外來表演者情節佈局,角色與觀眾互動關係及觀看家鄉的角度,皆是能多加切入思考的重點。

不論此類創作目標觀眾有哪些,只要能為人召喚,對即將佚失的史地風土探索的欲望,故事終將有機會未完待續、持續綿延。30分鐘、60分鐘的演出,未必能說盡角色探尋的心理因素,不過若能藉戲喚起觀眾對家鄉的注意,在腦海形塑想像的場景,創作目的也就到位了。


註解:

1、有關「六堆」更詳細的由來說明,可參考「六堆庄頭劇場」官方網站 https://www.liugduitheater.com/about。(檢索日期:2022/04/28)

2、《樂土》庄頭在地演員:邱瑞英、洪秋菊、徐秀琴、陳詩穎、陳和鄉、陳懋順、黃子玲、黃昌德、黃羿汎、黃歆婷、潘珠哖、謝朋鄉。

《天河通地頓物語、樂土》

演出|老男孩劇團、頓物劇團;思劇團
時間|2022/04/23 15:00;2022/04/24 16:30
地點|中堆 竹田-六堆忠義祠;前堆 麟洛-鄭成功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