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活到這個年紀」的男人《人間條件5》
10月
02
2012
人間條件5(綠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2次瀏覽
張啟豐

《人間條件5》以四男幫(某人是某人的中學同學、某人又是某人的高中同學,在某個場合下見面而牽連在一起)的人生段落作為情節線,四組人物、四條線索,或並置交錯、或辯證互文,舞台上的角色彷彿是身邊認識的人,甚至就是自己。退休之後為了尋求自由而被牽手驅逐出境的公務員老爸,結婚離婚各三次、熱心照顧同學、夜夜流連酒廊的董事長,事業成功、妻子病危過世的大老闆,與妻子貌合神離、鬧出緋聞還靠妻子善後的政治紅人;以上四個後中年/前老年的臺灣男人,活脫脫臺灣老熟男浮世繪。

這就是台灣最有創意的歐吉桑吳念真。不僅有著斑衣吹笛人一樣的說故事魔力,更練就比中古術士更厲害的文字煉金術;讓人渾然忘我、不知不覺地受到故事情節所吸引,更讓人莫名其妙紅了眼眶、突如其來仰天大笑!置身國家戲劇院,不時可感受到觀眾的笑聲如潮浪般湧向前來,有時甚至全場靜默,空氣彷彿凝止一般,即是明證。

影像、小說都可以因為情節與文字而令人魂牽夢縈,回味再三、不能自已;戲劇當然也有這項致命吸引力。只是,戲劇是在眼前即時發生,既不以運用特寫鏡頭為長,也不專以文字讓觀眾運用想像;觀眾索求的,或許還有演出現場除了文字情節之外的種種。《人間條件5》的節奏比起1~4都還來得溫且慢,導演娓娓道來的手法,搭配上各段情節規矩地呈現四個塊面的人生,即使有美國(李永豐)稍有抑制的暴衝,整齣戲還是不免淡掉,不似文字的淡而有味,而是被巨大的空間與稍長的時間給稀釋了。

從劇場的空間運用來看,將旋轉舞臺切分成三個空間,藉由旋轉與換景,順利轉換各場時空,著實是一項經濟有效的方式。但是這樣的場景放在國家戲劇院舞臺,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之後移地演出考量,比例顯得過小;再加上高度有限,整個表演空間更顯扁長;還有,因為要運用下舞臺接近臺緣的區域,表演區又得往後移,演員和觀眾的距離也就拉得更遠。如此一來,使得一樓後排及三、四樓的觀眾可能要非常專注地看戲,才能捕捉到演員要給觀眾的感動。

《人間條件5》的演員組合基本上是老搭檔,林美秀一人分飾三角,挑戰最多。不論是公務員太太或重病過世的妻子,或任勞任怨、或無怨無悔,信手拈來,渾然天成;至於高官夫人,則心機、深沉、精算不足,略欠說服力。至於讓導演直呼「就是她」的范瑞君,不啻為人間注入一股活泉,角色詮釋不溫不火,不搶戲,但也令人忘不掉。

這齣戲強調的,或許就如節目冊封面的那一句:「男性本是漂泊心情」;但是,不論是追求自由、領悟真愛、花天酒地,還是政治緋聞男,這些男人其實都像節目冊封面所繪:「在母親/妻子懷中面露無奈的『老男孩』」。雖然伸手想要攀找東西,甚至想離開,但是卻被緊抱著……。不知是因為拿不到想要的東西而無奈?還是因為無法掙脫雙手而無奈?但是不論如何,人生也就因此而繼續下去。這-或許才是編導真正想說的,關於「活到這個年紀」的男人。

《人間條件5》

演出|綠光劇團
時間|2012/09/3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干歐吉桑的漂泊都只是心情,而非意志或行動,說命運是過度渲染。他們只是環境的產物,隨波逐流一生,到想找尋自我時自我已模糊難辨,欲追尋真愛又發現從未付出真情。相對地,劇中女性無論為愛為錢,為同情為計算,總是勇於面對,擇君所愛,愛君所擇。(林乃文)
10月
10
2012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