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至,絲竹擊樂話新聲-小巨人絲竹室內樂系列【絲弦情 LVI】
3月
30
2022
絲弦情 LVI(小巨人絲竹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3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演出。誠如「小巨人絲竹樂團」(以下簡稱「小巨人」) 向來勇於挑戰、演繹當代創作,這次與天鼓擊樂團共同合作,在這春分時刻,彷彿萬物蟄伏後的復甦。喜見臺灣國樂新生代優秀演奏家輩出,他們是如此執著於當代音樂的演繹,將國樂聲響揮灑的如此氣韻生動。而團長陳志昇尤其是靈魂人物,在他的指揮下,整場演出洋溢著清新的感染力與專業的啟發性。


春分之際,聽見鳳凰于飛

首先登場的是李慧的新作《春分之音》。李慧本身是一位具有舞蹈底子的擊樂家,她的聲響設計頗具空間知覺,並擅用各種體鳴樂器的聲音特質,與揚琴、二胡共構出立體感的聲響。她在作品中加入了手碟,形成獨特而悠然的場景,並用大鼓描摹春雷,同時也平衡了所有樂音的聲響,營造空間感。之後,手碟擊奏出零星的音高,揚琴與二胡則分別演奏 A-E-D-E、G-A 的音型,持續規律的反覆,代表「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的生生不息,即用歷時性來表現時間的藝術。進入中段,二胡演奏優美的旋律,同時也加入了人聲,並與二胡對唱,映照出大地陰陽調和的氣場。最後也用上了黃色小鴨公仔,代表另一番生氣盎然且妙趣橫生。

新生代古琴演奏家洪嘉吟在這場音樂會中演奏兩首作品,分別為趙立瑋《飛雁》、劉青《鳳.凰》。這兩首作品,充分展現了洪嘉吟紮實的演奏技巧與縝密布局的巧思。《飛雁》曾在 2017 年「台灣國際藝術節」首演,當時也是由洪嘉吟與「小巨人」共同合作,這是為古琴獨奏,笛子、琵琶、古箏、二胡所寫的室內樂。古琴往往與詩、樂、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飄逸著文學的語韻之美;《飛雁》在洪嘉吟的演繹下,有行雲流水般的順暢、平滑,古琴音量在揚聲器的擴展下,顯得既典雅又一支獨秀。她靈巧地使用各種豐富多樣的運音法,每顆音樂皆仔細推敲,因此彈奏出層次分明的擘抹勾打、托挑剔摘,將古琴「以韻補聲」的音色特點發揮到淋漓盡致,更保有古意盎然的詩詞韻味 —— 時而欲語還休,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激昂奔放;在動靜、剛柔之間,凸顯出古琴音色的豐富樣貌,將虛實相生的氣韻表現得酣暢淋漓。


絲弦情 LVI(小巨人絲竹樂團提供)

而劉青為古琴、大提琴與打擊樂創作的三重奏《鳳.凰》,更是蘊含深邃的意境。擊樂不但平衡了古琴與大提琴的音色,也讓空間的聲響更幽微,譬如當鑼被敲奏之後,隨即將鑼伸入桶中,試圖分割鑼聲的鳴響,也像是各種語氣助詞的餘緒,細膩的述說愛情各種複雜又飄渺的心境,深摯纏綿。在此曲中,古琴的點狀音符別有韻味,到中段就越發緊湊、熱烈奔放,運用「支聲複音」【1】的概念,呈現出時而分離、時而融合的音色與韻味。


匯集幽默與靈感的浪漫詩意

《三笑》的音色表現極其豐富,是陳其鋼於 1995 至 1996 年間,為蕭、琵琶、三弦、古箏而寫的四重奏。他使用有機的排列組合與對位技法,為「笑」寫下多重的定義。首先由蕭引導出「笑」意象,從容自由地緩進飄移,相當引人入勝。之後三件撥奏樂器的快速音群加以應和,聽見規律而具有辨識度的驅動音型,呼應了蕭的「笑意」,延伸出各色各樣「笑」的樣貌 —— 從莞爾、竊笑、訕笑、苦笑,到大笑、狂笑,從神秘悠遠到石破天驚,彷彿是逐次的建構一幅幅生動有趣的水墨畫。到了終段,由笛子吹奏出優美的旋律,其他的聲部也為之應和,彷彿是大笑後的豁然開朗。而最後琵琶的滑音,似乎是各種「笑意」互相參透過後的頓悟之笑。

此外,美國作曲家 Christopher Walczak 的《沐浴在靈光中》(Into the Changing Light)被詮釋得頗具啟發性,充分發揮笙、古箏、大提琴、擊樂的異質性,渲染出宇宙間繽紛的光譜,在聽覺上是凝聚淬鍊、層次分明的。


絲弦情 LVI(小巨人絲竹樂團提供)

而三木稔為琵琶、小提琴、大提琴、擊樂而寫的《東之弧》,足以見得每一位演奏家的專業素養與團體默契。這首作品融合了東方傳統音樂元素與西方作曲形式,因此聲響上具有一種理性的平衡。三木稔深諳每件樂器的獨特性,因此每位演奏家都有充分發揮的空間。儘管琵琶是整首作品的核心,琵琶演奏家張沛翎的表現也相當亮眼,但其他樂器的份量依然相當吃重。尤其是第五樂章〈古城之戰〉,樂曲引用《十面埋伏》,並將原本的琵琶獨奏曲格局擴充。而張沛翎爐火純青的演奏,強化了聲響上外推的力道,在其他樂器的呼應下,讓樂聲在石破天驚之餘,也增添更多的浪漫詩意。

整場音樂會聽下來,不論是全新的創作、嶄新的獨特聲響、複雜的音樂處理,皆能精準的運用精湛的技巧、細膩的感知,再加上空間的鳴響共振,彷彿在時間的盡頭,聽見數不盡的驚喜,無疑是讓國樂注入了更多的新意。

小巨人絲竹樂團自 2000 年成立以來,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短小精悍的實力,呼應了「小巨人」的名號。他們以國樂為本,不斷嚐試推敲,讓傳統與創新互為表裡,二十二年來,已然推展出辨識度極高的聲響,實為當代音樂注入既年輕又強而有力的活水。


註釋:

1、支聲複音(Heterophony)是一種介於單音與複音之間的音樂織體,指不同聲部儘管演奏相同旋律,但分支聲部偶而會偏離主要聲部為旋律添花。

《絲弦情 LVI》

演出|指揮/陳志昇、琵琶/張沛翎、古琴/洪嘉吟、小巨人絲竹樂團、天鼓擊樂團
時間|2022/3/20 14: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