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涼」與「空」之間《阿拉伯之夜》
6月
12
2015
阿拉伯之夜(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5次瀏覽
張敦智(台灣大學戲劇系學生)

與其說荒涼,我們在廖若涵的《阿拉伯之夜》裡讀到更多是關於「空」的訊息;荒涼是缺少,空是不確定。

在劇的開頭,舞台能量就被拉拔至驚人高度的狀態,以此為出發,五位演員在接下來七十分鐘的演出維持此一水準,甚至還可以漸漸提高,其扎實的呈現令人佩服。然而奇怪的是,這樣的滂礡開頭帶來大多不是震撼之感。回過頭檢視整齣劇,呂名堯那句衝著觀眾直來的台詞「我聽見水聲」,有更多來自導演/創作者的焦慮。

將所有舞台元素切割開來看會發現一些尷尬的事實,那就是各元素間的分配明顯不均:服裝與舞台沈默,而燈光與音效擔當最多份量,其表達甚至大於演員自己;五位演員在劇中則一直保持飄忽、無法判斷的中性,將五個人並排起來,喃喃自語的意味就變得更加明顯。面對這樣的選擇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回過頭讀《阿拉伯之夜》的劇本,其荒涼的意味其實非常濃,若視其為一齣悲劇,基底的悲傷就來自於過度的缺乏,再引伸出背後的渴求,求不得,所以悲傷。廖若涵的《阿拉伯之夜》是直接把文本抽離這個層次去重製的,帶著大量導演的觀點剖析,形成另一幅不同的圖像。穿插於劇中的狼嚎、人嚎以及演員後三分之一的嘶吼可以說是幫這齣劇拉出曲線的主力,種種物件拼湊起來有一種「鬼」的意味,像亡魂一般晃蕩在城市的中性裡,不知所云。我們不得不說這個「鬼」的圖像其實是吸引人的、是新鮮的,而其中的弱點在於抽掉了所有現實因素之後,這種淒厲的形象就必須靠大量技術點彌補,才能召喚回些許的真實感回來。

這又觸及本劇尷尬難解的第二件事,就是:導演、設計花了大量精力在現實感的召喚,卻又選擇了一個完全除去現實感的樣貌作起手。因此我們問:難道只有召喚回來的現實感才能稱作「現實」?對導演來說什麼是「召喚」?或者其實是想凸顯那種召喚而來的真實感,因此丟棄所有基準點上的現實因素?從《游泳池沒水》到《阿拉伯之夜》,我們看到廖若涵導演的實驗過程,這樣的實驗會衍生出什麼樣新的創作值得期待。但在改變的階段中,不可諱言《阿拉伯之夜》已經出現明顯的焦慮,如何「玩」舞台、「玩舞台元素」變成主角,似乎如果不透過這些亮眼的方式便難以成立劇目。

儘管有種種疑慮,廖若涵的才氣依然敏銳、驚奇。比較《阿拉伯之夜》的文本及實際演出,導演在意象的取樣上其實非常精準;這次《阿拉伯之夜》雖然刻意抽掉文本現實的氣息,其餘骨骼的曲線、架構可以說是仍精準地重製,在導演詮釋明顯凌駕文本之上的狀況下,這種改變沒有造成恣意破壞,而是經過測量之後準確地搬移,一絲不苟,如同最後所看到的成品那般。

在《阿拉伯之夜》的批評裡,台南人藝術總監呂柏伸提到「缺少人的溫度」 [1],葉根泉先前也發表〈形式失控淪為活動讀劇會〉[2]一文。從整齣劇的全貌看來,我認為導演並沒有想要捨棄掉人際、真實的面貌,甚至用了大於常人數倍的精力防止失去此一核心。費力、狼狽的樣子來自於出發點的背道而馳:原著《阿拉伯之夜》劇本從滿溢的現實堆裡出發,太多、太滿,所以頹廢在裡頭被擠出來;而廖若涵的《阿拉伯之夜》則是一場高空彈跳,下墜的眼神、絕望是對的,但還沒碰地就升了回去。

註釋

1、見《阿拉伯之夜》演出節目冊。

2、原載於《表演藝術評論台》,原文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6584

《阿拉伯之夜》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5/05/2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場下來,聲響效果滿溢,幾乎到了氾濫的地步。不僅演員們自始至終動量噴發,聲響繁複,肢體過動,台詞倉促,說書少有輕重緩急、起承轉合之分,而且背景噪音音效一路襯底,幾無停歇。(吳政翰)
6月
29
2015
這場導演風格與文本之角力中,節節退讓的並非文本精神,而是在此作中難以與劇本切割的時空背景──以大量的阿拉伯、土耳其文化象徵,作為德國當代面對自身作為移民社會之隱喻。(白斐嵐)
6月
03
2015
努力地實踐「新文本」的功課:重新創造、製造想像。在燈光亮起的時刻,所改變的是一種「說故事的方式」,並非對文本進行單向的玩弄與傷害,其所操演的還是屬於導演個人的形式變化。(吳岳霖)
5月
26
2015
聲音可以是音效、是演員在舞臺周圍狂奔的聲響、身體撞擊的聲音,演員尋找聲音、觀眾則是跟隨被製造出來的各式聲響被帶入一個個變換自如的情境中。 (羅倩)
5月
25
2015
演員只有把台詞單薄表層唸誦出來,而不去細究言語內在意涵的表述為何。希梅芬尼在劇本中,不言而喻外來土耳其移民在德國的處境與隔閡,完全被廖若涵空缺或刪減台詞而不處理。 (葉根泉)
5月
25
2015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