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失落與動機《2012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
9月
26
2012
鈕扣計畫/Under Frame(林政億 攝,何曉玫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9次瀏覽
鄭文琦

在靠近觀眾席的舞台上方掛著一根日光燈管,隨著白光照亮場上,觀眾看見男舞者平行地躺在日光燈的正下方,在這一刻,他的身體彷彿失去知覺。女舞者雙手以機械似的節奏為躺在地上的舞者進行人工呼吸;兩人身上都是穿著淡青色的連身制服,讓人聯想到病房的顏色。接著,女舞者又從原本對胸腔進行擠壓的急救動作,變成一邊繼續發出呼吸聲響,一邊規律地擠壓對方的手臂、腰際、小腿,並將之翻過身去。她按照呼吸節奏彎折又伸展他身上的關節,然後將他扶起來。在一呼一吸之間,兩人繼續運用彼此身體的不同部位重複這套動作。

這支名為《呼吸》的雙人舞是旅德舞者陳韻如的最新編舞作品,也是Meimage Dance舞團(何曉玫與盧健英)所發起的「2012鈕扣計畫」(New Choreographer;中文取自「新編舞家」的英文字首發音),讓流浪舞者回家編舞的計畫成果之一。除了參與包浩斯基金會舞蹈計畫的陳韻如外,另外有多年芭蕾舞者背景的林立川,於倫敦習舞並累積演出歷練的羅瑋君,及人人矚目的太陽劇團前成員張逸軍。雖然集合了這四位流浪舞者的同台演出,其實沒有一個共同的編舞主題,因此「鈕扣」的意象在此不妨理解為一個看似微小但重要的契機,撇開舞者各自經歷不談,所謂的契機,在這裡大概就是尋求在自己的家鄉編舞給自己跳的機會。

不過,藉著四種不同舞蹈訓練的同場展示機會,我們彷彿看到某種形式的表演對話。更重要的,即使不是出於刻意並置的安排,四位編舞家仍然展現了具有不同程度自覺的動機。正是這些不同程度的編舞動機,連同不同訓練所養成的不同動作系統與風格,在看完四場舞作之後,身為觀眾者也不得不去思考:尤其是究竟決定我們理解舞蹈的成敗,只是單純出於對舞蹈(或編舞)的熱情及其感性的動機,又或者是不同系統影響我們如何觀看舞蹈的知覺作用呢?後者更是在邀請不同背景的編舞家同台時需考慮到的因素。

陳韻如的理性現代舞語言,無疑為我們做了極佳的示範。她在座談中坦承以「呼吸」這個生理必要條件入舞,實則出自於陪伴親人病榻的失落體驗。但光是有這個感性的觸發還不夠,於是她與舞伴共同發展出一套風格化的肢體動作,再以此為靈感,設計出包覆整個空間的音樂,最後將空間和動作連同音樂一起琢磨。在第一段結束前,舞蹈從舞者的互動向外延展,並利用側光在白牆上製造出投影與真人不斷交錯的強烈視覺效果。第二段則充份利用不同光源與音樂的快速切換,作為調節動作幅度與空間調性的同步知覺框架。編舞也加入街舞或彼此對抗的主題,呼吸這種規律而收放之間的節奏更成為貫穿舞作的主題,且不只是叙事或動作上的,更是透過視覺、聲音、空間等多重知覺元素的理解。

其他編舞者的發想比較單純,就算不是表演生涯上的感觸累積,也是出於身體上的直接感性(如羅瑋君與張逸軍的獨舞)。其中,林立川的《Under Frame》展現了純熟的芭蕾技巧及與舞伴的絕佳默契。值得一提是這支舞顧名思義是詮釋各種在編舞者感受到的「框架」,但在台北最後一場發生可以控制升降的浮空方框脫落意外,臨時決定拆除,這使得舞者只能像演默劇似的,和半空中的想像方框互動(搏鬥)。所幸演出前原本就投射在地面的舞台燈框先給觀眾提示,舞者也更專注地藉由互動去表現出觀眾看不見的框架;例如女舞者要在框下蜷縮身體,或兩人高舉手臂碰觸半空某事物的設想。想像與親眼所見空間的拉鋸,反而貼近編舞者所謂框架的限制乃至新的可能性。

張逸軍的《天圓地方》應是最不需要理解包袱的觀賞經驗。他的動作大多是以上半身和旋轉為主(儘管下半身的長裙過於厚重,揮灑不出主題意象的強度),加上表演強調的手部動作洩漏出他所受到的東方身體薰陶,迥異於其他以西方訓練為主的現代舞語彙。當然,這裡很難將不同背景放在同個天秤上比較,然而這些各自表述再次呼應前面提到的,當代台灣舞蹈風貌如何受到不同編舞系統和動機的形塑,後者進而影響觀眾如何看待現代舞的身體表現。(畢竟感性的觸發和包裝只是起點,並不足以支撐編舞家繼續在舞蹈路上前進。)

最後,筆者承認特別欣賞羅瑋君在單人舞作《前行》裡,初時受到紅色鬆緊帶和超級高跟鞋限制的那份無法自主,爾後又被紅色奔放的舞裙所吸引,套上身後款擺生姿,到最後又選擇褪下的灑脫。雖然相似性別自覺的表現手法在並不算是獨創,但是舞者簡潔又層次分明的轉折,所透露的動機卻完全展現她的個性和自我期許。這種集脆弱與強悍於一身的形象何嘗不是那些年紀輕輕就必須遠赴異國逐夢的年輕舞者,她/他們既勇敢又害怕失敗的寫照呢?無論如何,「2012鈕扣計畫」至少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表平台,正如何曉玫在引言裡所說的(註),這些不同背景的碰撞或對話,勢必將成為日後深耕編舞表現的養份來源。

註:「鈕扣計畫」引言:……優秀舞蹈人才在年輕時紛紛出國追求舞台經驗與國際視野,但「回家」這條路就越來越難。有感於此,Meimage Dance遂於2011年推出「紐扣計畫」,以旅外舞者為主要邀請對象,回國逐年創作與演出,並交換國際經驗,透過這樣的交叉養成,培養兼具職業經驗與獨立性格的編舞人才……。

《2012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

演出|何曉玫meimage舞團
時間|2012/09/23 14:30
地點|台北市誠品信義店6F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結果有點讓人捏把冷汗,前兩個作品觀念原地踏步,技巧乏善可陳,幸好有後半部張逸軍一氣呵成的《天圓地方》和陳韻如令人驚艷的《呼吸》第一段,拯救了整晚的演出,但這四個作品或多或少的共通問題是:一、創作者只看見自己(儘管雲遊四海),創作題材相當侷限。二、 編舞(概念)基本邏輯組織不強(除了《天圓地方》)。三、舞蹈身體語彙不清(除了《天圓地方》、《呼吸》)。(謝東寧)
9月
26
2012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