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自如的創新手法《夢•斷•情河》
12月
05
2019
《夢.斷.情河》(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5次瀏覽

林慧真(專案評論人)


每當看掌中戲時,已逐漸習慣觀眾稀少的情景;無論是在野臺戲或文化場,掌中戲觀眾群的流失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然而,掌中戲劇團在這波衰退浪潮中努力找尋新形式、新劇本,展現了堅韌的草根性,其不斷適應室內表演空間的「大舞台」、觀察新一代觀眾審美品味;各種實驗或嘗試難免有失敗或不足之處,卻讓人彷彿看見牆縫中鑽出的枝枒,正奮力地透出窒礙的現實空間。

《夢•斷•情河》(以下簡稱《夢》劇)是一齣成功適應了「新表演空間」的演出,其所相對應的指涉是傳統彩樓與布景戲台。隨著文化場日漸增多,表演空間轉移至大鏡框舞台,小小戲偶如何適應大舞台,劇團各出其招──或直接將彩樓搬上舞台,進行空間的疊加;或利用大舞台放大戲偶演出空間,進行戲偶空間的突破。兩者各有優缺點,前者保留原汁原味,卻無法適應不同角度的觀眾視角;後者加大觀看視野,卻因戲偶尺寸小、舞台顯得過於空曠。而《夢》劇則在兩者之間找到適切的表演型態,對空間的運用收放自如,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夢》劇在舞台以黑色佈景遮擋四周、縮小表演空間,如同電視機之黑色邊框,使觀眾猶如觀看電視機,如此一來,戲偶有適當的表演空間,又能集中觀看視角。同時,這個黑色框架並非固定不動,在適應劇情需要時亦可打開、擴大表演範圍;如芙蓉公主被放逐至情河之上,下方佈景向兩側打開,呈現情河流動之景,不僅延伸了視覺效果、亦貼合劇情需要。像這類舞台設計巧思又如戲偶下場,戲偶背後置一黑木板,戲偶一轉身,燈光一收,便消失在觀眾的視線中。整體而言,舞台設計讓人感受到巧思與用心,對於空間運用嫻熟,化解了掌中戲進入大鏡框舞台的尷尬與進退兩難。

更重要的是,這些舞台技巧是在奠基在基礎上的跨越。主演李京瞱五音分明,對不同角色的氣口與聲調掌握得宜;加上口齒清晰、字字分明,不需要過度倚賴字幕來理解劇情以及對白。同時,字幕雖彰顯了情節架構與對白的固定化,但是李京瞱並不完全照本宣科,適當時候亦能彈性增加對白的口語性,使得整場演出的節奏相當順暢。在音樂方面的創新是使用歌仔戲後場樂器取代傳統音樂,一度讓人擔心是否過度搶戲,幸好音樂大多作為氛圍的襯托,並未因樂器的多樣性而搶了主演的主體性。在延續歌手唱曲的傳統時,又新編多首曲目,音樂性流動而悅耳。因此,我認為《夢》劇在舞台設計、口白與音樂性方面,是奠基在深厚基礎上的創新,並非一股腦地將所有「創新」大張旗鼓地展現在觀眾眼前,而是充分理解特性後的收放自如。

創新的野心也表現在題材的選擇上,《夢》劇改編自莎劇《李爾王》(King Lear),並將原劇中的長女與次女改為男性角色,符合掌中戲擅長的雄性爭霸天下的脈絡。劇中大宛國皇帝李禎為了虛偽的愛放逐了最疼愛的三女兒芙蓉公主,而將國土以情河為界,東岸予長子克文,西岸予次子克武。原著並非以河流為界分封國土,本劇改以情河兩岸作為長子與次子之國土,似乎隱現著臺灣與中國之現況,同時其部份情節亦呼應現代社會議題。

蔡諄任在〈情何以堪的悲劇《夢.斷.情河》〉一文中,將「大宛國」對應於中亞之國度,以遠方國度之設定更具有彈性創作空間,【1】我則認為「大宛國」在劇中的指涉更近於「臺灣」的閩南語舊稱──近音「大員」、「大灣」或「埋冤」等稱呼。同時,劇中時常出現「兩岸」一詞,對臺灣人而言,實為非常熟悉的政治語言,至於劇中所謂「兩岸不可私相往來」或「兩岸處罰條例」等,大約指兩岸尚未開放探親之時,難說是現今兩岸現況。其(政治)隱喻究竟是要暗示兩岸/手足殘殺的悲劇?還是僅僅點出相異政權的現況?劇中在不同的社會議題上,也同樣出現點到為止的情況。例如:克武原先答應為父皇打造的狩獵園,因環保的國際形象並未動工;或是平民黑霸霸與白爍爍的插科打諢,說道最恨虐狗人士等,這些對社會議題的「呼應」更像是即興語言、天外飛來一筆,並未深刻闡述理念。

如此,劇中的兩岸隱喻雖對原劇進行一定改寫,然整體而言並未脫離原劇的中心主旨;值得讚賞的是,《夢》劇對李禎皇帝一角的形象塑造相當深刻且鮮明。劇中第五場為李禎一角的獨腳戲,表現出他受到打擊後的顛狂,操偶師的身體語言亦隨李禎的情緒而動,讓人感受到人偶合一的震撼──那一刻可以因為李禎的癲狂忽略操偶師,也可以專注在操偶師的身體語言感受到戲偶情緒的波動。而後戲偶被拋至另一操偶師手上,他輕柔地撫摸著李禎的戲偶,彷彿戲偶有他獨立的生命力,被操偶師疼惜著。

掌中戲面臨失落的問題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每進一次劇場,便能感受到掌中戲劇團努力突破困境的動能,展現民間劇團的韌性與適應力。真雲林閣掌中劇團的《夢.斷.情河》顯示了掌中戲適應於大鏡框舞台的處理能力,對舞台空間的運用能作到收放自如的程度,足見下過一番苦心。而這樣的苦心乃奠基在掌中戲基礎技巧的掌握,主演的五音分明、操偶師的靈活,根柢穩固,因此長出的新枝枒不會讓人感覺頭重腳輕、徒見聲光之效。縱然掌中戲的未來仍是晦暗不明,但是一絲絲的曙光也足夠讓人繼續前行。


註釋

1、蔡諄任:〈情何以堪的悲劇《夢.斷.情河》〉,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5988

《夢•斷•情河》

演出|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時間|2019/11/23 19: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
雖說兒童戲曲對一般長期演出大戲的戲曲演員及編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卻是新生代戲曲演員最好發揮的場域。若前輩藝師能從幕後根據戲曲本質進行雕琢;新生代能夠從自己出發,將自身成長過程經驗,創發屬於新世代的兒童戲曲作品
11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