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一「牆」之隔而已《胖節》第三週
3月
10
2014
胖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胖背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9次瀏覽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陳雅柔《體脂家庭代工Fatcory》.李銘宸《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胖背山》

時間:2014/03/07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實驗劇場與2F藝文空間

文  傅裕惠(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這一隔,代表著美學世代、創作觀點,還有族群年齡的差異;而這隔開的念頭,則是關乎「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意思是,若是以傳統劇場敘事的觀點來觀賞這第三週(或甚至這三週以來)「胖節」的演出,應該會有空前未有的心理挫折(包括眼睛被蛤仔肉裹住這樣的失控感);若能拋開戲劇本位與形而下的主觀認知──我得很努力很努力地放空,才能稍稍體會這兩齣表演《體脂家庭代工Fatcory》與《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胖背山》的嚴肅、樂趣與幽默。要不是場地製作和經費資源稍嫌不足,我可以(也願意)把這一屆的「胖節」,視為戲劇創作概念的一種革新。

然而,即使「胖節」的創作策劃群已設法採用更新異的手法,甚至多元利用了牯嶺街小劇場一、二樓的表演空間──其中幾招還是有後繼無力的窘態;例如《體》劇以白色膠帶模仿設計草圖規劃觀眾席的區域──唯一的缺點,或說缺陷,仍是無法更新觀眾的觀演(互動)模式,以對應新的創作概念。

《體》劇表現的真正主題,隱藏於英文副標:Fatcory,不仔細看,會把這個新編的詞看成:Factory──See?我就很難把這種「將錯就錯」的文字幽默,視為理所當然的年輕用語。觀眾一進門,得選擇坐在哪一區的觀眾席,猶如走進這一層室友同住的各個房間裡;兩位飾演柯瑞(胖)和惠君(瘦)的演員,躺在房間和客廳的走道,像是2D平面展示圖中的人物。戲一開始,兩個演員便以競爭的態度,分散手執袋中兩種極端熱量的零食給觀眾;燈暗之後逼迫柯瑞喝下四種不同顏色飲料的表演,曾一度讓觀眾以為接下來是暴力綁架的情節,不過這樣的互動很快就被年輕同儕的碎嘴所取代。兩人對彼此胖瘦的質疑,穿插著天馬行空的動作表演,以及柯瑞接受自己和惠君想要變瘦的相對立場;這一場唇舌動作的「鬥毆」,無非是知交深刻的默契,並互許未來若各自無嫁娶,則互結伴侶。劇末,兩人跳出角色,要求觀眾一起吃掉剛才發放的零食;這齣戲裡使用的零食,則在我看了《每》劇時,會由《每》劇其中一位演員拿進他們的戲裡吃。

《每》劇沒什麼情節;一開頭有位工作人員(是導演自己嗎?)墊上桌椅攀著牆壁,硬是拿支筆多塗幾圈,想把出口燈誌的人形圖塗成個胖子。兩位一男一女的胖演員,在幾乎沒有任何表演偽裝的狀態下,以尋常的音調對話(微弱到有好幾次我都聽不見),吹起氣球並設法塞進彼此的衣服底下。兩人接著以這樣臃腫的形態,走近下舞台區,停止動作、凝視前方觀眾席。然後,以近乎彼此折磨又充滿樂趣的方式,撞破彼此衣服底下的氣球,或是男人用直接的方式幫女人換穿不同的衣服,女人又拿出不同顏色的膠帶,把男人一圈圈地綁緊。男人不斷設法掙脫緊繃的膠帶,女人不斷傾力將男人扶起;其間,他們兩位最清楚的對話是:「好累喔!我好累喔!」和不斷地嘻笑與喘氣。在男人索性脫掉身上糾纏的衣物膠帶,也吃掉樓下演出送上來的餅乾零食之後,兩人講好清乾嘴裡的餅渣,開始親密地接吻。面對男人的裸體,女演員表現得相當自在;互動之間的默契,會讓人以為這是一對男女朋友,毫不介意地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的生活。

生活化的展演,卻置放在第四面牆的觀賞模式裡,我只要一個念頭放棄,演員使勁展現的動作,就會是耽溺無效的展示;而我若是試圖與之連結,卻又感覺疲乏無力。疲乏無力的原因在於這些動作幾乎都可預期。除了《體》劇的對話平易自然到不像看戲,《每》中這兩位被貼上胖標籤的可愛演員所作的事情,我們多少猜知。可貴的是兩位演員自然自在的態度;若是相對於觀眾認知與想像的價值評斷,我相信會是「慘烈不堪。」

回歸這一屆「胖節」的表現,整體創作概念的陳義過高,而安排觀眾看戲的方式卻還是如此保守,使得「胖節」不同層次的導演概念,無法展現更全面而積極的影響力。若與行為(或視覺)藝術的展演相較,實踐手法和技術條件都不及對方成熟,我們不禁要反思形而下的劇場整合,是否真的就是因為有限的資源而無法展現無窮的想像?倘使具體的製作技術不求精進,或跨界的企圖有所保留,那麼概念創新的那一步永遠只能空談;而我擔心的是,劇場實踐若沒有跟上創作概念,一切的問題都會陷入週而復始,然後年輕的創作就會被市場消費耗盡。

希望我是杞人憂天而已。

《胖節》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郁晴導演的《心頭肉》,則巧用了日韓流行音樂明星以及粉色系的夢幻房間,讓我們看見一個胖女孩的寂寞是如何在青春活潑的場面裡,被襯托出來。她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裡,善用技術(主要是影像)強化的能力,也顯得可貴,而且用得活潑與準確。(薛西)
3月
06
2014
《心頭肉》指怪我們的腦子胡思亂想,而《憂鬱少年Pi的奇胖漂流》則責難我們的眼睛。這兩齣「拐著彎」表述概念的作品,都試圖跳脫戲劇的框架,但又受限於劇場表演空間的想像,演出行徑稍嫌蹣跚裹足,然而多少都顯現了編導「突圍」的創作企圖。(傅裕惠)
3月
03
2014
我以為「胖節」是一種另類的節慶與觀念的反撲。我以為「胖節」是另外一種身體的展現和發聲。我期待的是,先別急著罵我們(觀眾),也許先讓這些不同身材、不同身體的表演者,按照他們的所想所望發聲,讓胖節是胖節,而不是符號或工具。(傅裕惠)
2月
27
2014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