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與猶疑的抵抗性《Mr. R 2.0-烏托邦》
9月
12
2016
Mr. R 2.0-烏托邦(體相舞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7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一踏入劇場,立即映入眼簾的,是舞台上巨型的血紅色裝置:中央的菱形體如同心臟,四周如三角體切面的尖銳長型結構,如同血管一般相互連接,有稜有角地包圍著心臟,結構起舞台的方框空間。強烈的視覺圖像不僅為舞作構築出壓迫感,也創造了衝突的雙重性—血淋淋、炙熱、高溫,同時又節制、嚴謹與不苟言笑。

雙重性也發生在舞者的配置與動作質地差異:穿著紅色連身緊身褲的舞者,以線條、角度、動力為主的動作,在裝置空間中的X走道上井然有序地變換位置,他們令我想到了Paul Taylor—1960年代的美國現代舞編舞家,那優雅、流暢、敏捷、調度得宜並注重一致性的群舞,以及融合芭蕾與現代舞的動作語彙。然而,《Mr. R 2.0-烏托邦》與喜好塑造鮮明角色的Paul Taylor不同的是,紅衣舞者們總是面無表情、一起行動,好似一個個都沒有個性、沒有喜好、沒有思考也沒有判斷力,但只要他們聚在一塊,便形成了巨大的集體壓力。

在集體群眾的另外一端,則是孤身一人身著白衣、頭戴紅色兔子面具的兔子先生。對比紅衣舞者的敏捷迅速,兔子先生的動作是遲疑的、不確定的、含糊的;他總是觀望著紅衣群體,時而抱頭糾結、時而如傀儡木偶、時而抽搐崩潰,有時穿著白色長型披風,如同國王般在自己的國度裡吶喊,有時則穿著紅衣舞者身上也有的透明裝飾,在舞台中央如狂舞。雖然兔子先生從來沒有加入紅色舞者群中,他的遲疑便是其面對群眾的態度,然而,在不知不覺當中,兔子先生的身上或許早就被植入群眾某一部分的特性,而無法擺脫,畢竟從眾常常不是來自清明的選擇,而是下意識的生存本能。有時兔子先生舉起雙手、擺好姿勢迎接帶著拳擊手套的紅衣舞者們,準備一決高下,但兩方還未真的戰鬥,兔子先生卻又怯戰了。也許能打垮個體意識的,從不是裝飾性的花拳繡腿,就只是實在的人數多寡、輸人又輸陣了而已。

紅色與白色之間具有相互拉鋸的雙重性,成人與兒童之間也有:在兔子先生首次出場的獨舞後,小小兔子先生則隨著紅衣舞者出場,並如同操偶一般被隨意擺弄,好似一出生就無法擺脫被社會結構制約的命運。某個片刻,舞者位置一換,操控與被操控的權力關係便瞬間倒轉,倒在地上的紅衣舞者們臣服於站立著的小小兔子先生,壓迫、控制的遊戲規則依然沒變,紅衣舞者們與小小兔子先生仍舊活在群體的規訓中,而無法逃離集體對個體的制約。在此,孩童並不作為天真與童心的象徵,而是創作者對龐大社會結構悲觀的縮影,即便是不懂世事的小兒,都已自動被群體規則所馴服,自小便深陷於操控—被操控的二元關係中。

在如此悲觀的觀點下,不禁令人想問,個體的能動性何在?從兔子先生的角色看來,創作者彷彿認為:遲疑,是個體在面對巨大社會結構時,唯一能保留主體性的方式;遲遲不加入、猶疑、反覆檢視、不下決定、逃跑,便是創作者用以抗拒體制對個人主體性的收編。於是,抵抗似乎還是有可能的,只要兔子先生繼續消極下去、繼續遲疑下去,紅衣舞者們也終究拿他沒轍。然而,此遲疑的姿態在《Mr. R 2.0-烏托邦》的模塑,僅止於「在龐大結構下無聲吶喊、糾結於心、至多發出神經質的窸窣氣息聲並無力還擊」【1】,而未見到兔子先生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所可能產生的各種卻步與拉扯。兔子先生,或一般俗稱「魯蛇」(Loser),無論是他的無能或猶疑,應會因面臨到不同的群體狀況,而發生更加細緻的個人內心小劇場,因此產生出更多外在狀態的表演層次分別。

換言之,我更期待看到的是:消極與遲疑,如何具有更多立體、豐富的面貌,以作為對崇尚積極、快速、主動等現代社會價值的反動力量。畢竟,魯蛇所建立的烏托邦世界,很可能比從眾的溫拿(Winner)來得更加真實與懇切,而兔子先生的游移不定,或有潛力開展出無法被紅衣舞者們吞噬的一方天地,也將在操控—被操控的既定規則外,脫逃出另一種生存的樣態,屆時,或許我們便更能清晰地看見,創作者心中那烏托邦的具體模樣。

註釋

1、見樊香君,〈深陷烏托邦的泥淖《Mr. R2.0-烏托邦》〉,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7691》。

《Mr. R 2.0-烏托邦》

演出|體相舞蹈劇場
時間|2016/09/03 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