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沒有抗爭的和平自由《老鼠搖滾》
1月
28
2019
老鼠搖滾(好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93次瀏覽
謝鴻文(特約評論人)

古老的中國年節民間故事〈老鼠娶新娘〉,於1980年代鞋子兒童實驗劇團創團之初,曾經用令人耳目一新的京劇形式,讓這個溫馨趣味的故事開拓了台灣兒童劇場發展的新里程、新視野。

好劇團的《老鼠搖滾》,選擇在農曆春節前演出,再把〈老鼠娶新娘〉的老故事拿出來做創作基底,賦予更多現代思維與情節新釀。光就劇名《老鼠搖滾》而言,就具有許多可以引發思考台灣兒童劇場未來發展走向的意義。

搖滾音樂一般咸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發展成型的音樂類型,有濃厚的反叛象徵;所謂的搖滾精神,也因此可以解釋為是追求自由與抗爭的表現。搖滾骨子裡很西方,挪移到本具有東方中國色彩的〈老鼠娶新娘〉故事裡,不就是一件大膽反叛的事嗎!請注意,「反叛」在這不是貶抑的形容。在我看來,它正是台灣兒童劇場一直需要的活力動能,啟發兒童劇創作表演的多面向開發,而非老是耽溺在裝可愛、戲耍孩子的俗鬧層次兒童劇裡,久而久之,造了一罐罐醬缸,食之無味還不自覺。

《老鼠搖滾》的故事透過兩條敘事線,既可獨立,又有巧妙交會,編就了一齣人、鼠和貓和平共處的安樂景象。戲中獨居的李老奶奶,慈悲憐愛住在家中地下的老鼠,不捨殺生,導致房客不耐搬走。新來的房客樂天,是一個人窮志不窮的街頭藝人,努力上進想成為搖滾歌手。李奶奶待他溫暖慈愛,甚至積極撮合孫女茜茜與他在一起。茜茜是個前景看好的鋼琴家,她與樂天之間,一學古典,一好搖滾,乍看無交集,卻也洩漏了這個故事其實要導引走往沒有抗爭的和平精神方向去。果然劇情最後樂天去參加搖滾歌唱大賽獲得冠軍,他為茜茜作的歌曲,也贏得美人心,抱得佳人歸。

至於李奶奶家的老鼠,在李奶奶的保護下生存得頗安逸,唯一的大威脅是處心積慮想吃牠們的黑貓。老鼠中的阿聰、小美,身分被設定為鼠界的搖滾情侶,正等待時機要成婚。阿聰、小美與樂天,在一次樂天撞到櫃子暈倒後,有了巧妙的相遇與相知,樂天從阿聰和小美身上學習到「樂天」(很有意思的人與動物權力關係翻轉),醒來後更奮發並有自信去參加音樂比賽、以及追求茜茜。樂天成功之後,阿聰和小美也順利在大年初三完婚。

另一個饒具深意的劇情安排,是李奶奶疑似糖尿病血糖過低暈厥,黑貓和阿聰協力拿了神奇糖果救回李奶奶。李奶奶對眾生心懷大愛,她以愛光照世界,不知不覺也感召了黑貓和老鼠們和平相處。看到阿聰坐上黑貓背上急忙去救李奶奶的場面,現場觀眾爆出的笑聲裡,相信絕非嘲笑此景荒謬,而是接收到萬物可以和平共生的喜悅,沒有分別界線,所有的框架束縛打破了。有了自由,所以契合了搖滾精神。

換言之,追求自由與抗爭的表現,還要看事件背後成因,以及分析抗爭當下的動機和手段,而非輕易地就將負面的「反叛」帽子扣上。抗爭也不必然就是要拋頭顱灑熱血;同理,搖滾也不盡然只是無盡的怒吼嘶喊而已。

《老鼠搖滾》這齣戲的搖滾不是激昂熱血的,反而選擇了較理性溫和的態度,反抗了台灣兒童劇場常見的表演模式,從頭到尾運用光影戲,適切地讓現代的燈光炫彩,融入戲中的歌唱情境,讓觀眾也有一絲絲如臨演唱會的感受。光影戲從中國傳統皮影戲脫化再進境,結合電影動畫視覺效果與剪輯效果。物與影,還有各場景,不管遠景、中景、近景或聚焦特寫,靈活淡入淡出、交替作用。正因為活潑,才是自由。

《老鼠搖滾》

演出|好劇團
時間|2019/01/26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