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場的實驗《遶境共聲》
10月
03
2017
遶境共聲(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49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風車沙漏在舞台中央的不停輪轉,像是太平洋的潮起潮落,也像是時代的見證者,更像是生命的不斷延續。打擊樂、鋼琴與裝置聲響勾勒出大海的輪廓,人聲就像是在日復一日的潮來潮往中,吸納不同世代的多元風格,訴說這片島嶼的歷史與神話。

這是今年「新點子樂展」的第三場,從首場《不承受時間的花》德國摩根斯坦三重奏與摩登樂集獨奏家全場演繹東亞當代經典與新作,以及第二場《來自中亞的新語》,到最終場的《遶境共聲》;如同一趟旅程,從歐洲一路東行,穿越絲路,再橫越太平洋到台灣海峽,最終回歸於自己的故鄉台灣。亦猶如奏鳴曲式,以西方演奏家的觀點來詮釋東方作曲家的音樂,是呈示部;再與中亞的音樂家們協同創作及演奏,是發展部;最後回歸於擁有多元文化的台灣,是再現部。整個樂展以多元面向表述「亞洲新記憶」的主題,從整體製作、曲目安排及舞台呈現來看,足見企劃的嚴謹,具時間的流動感,用深度的藝術性打破各領域間的「楚河漢界」。

策展人趙菁文為國內相當活躍的作曲家,從史丹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國任教後,多年來致力於音樂創作及教學,並積極推廣當代音樂。她以紮實的音樂技術出發,在藝術領域中旁敲側擊、左右逢源,不斷探究所有的可能性,在跨界的呈現上有獨到的見解並具說服力,因此也大幅開啟了國人欣賞當代音樂藝術的視野。

整場演出看似隨興揮灑的自由與狂亂的節奏,正如海洋的瞬息萬變,也代表生命的孕育與回歸。七位台灣女性作曲家各自以自己的音樂語彙來表現台灣的不同情懷,陸續出現了南管、原住民、客家音樂元素。台上的裝置藝術是井然有序的聲音符號,如那一列吊掛的鮮乳瓶子就像是模仿編鐘、編磬的聲響概念,撥動著時空的回憶,彷彿看到台灣從早年的外族統治、動盪不安到百廢待舉,再從農業社會進入到工商時代的歷史長河,藉由音樂在劇場中的流轉,在時空的巨流中清晰浮現。

從宏觀端看這幾首新作,在音樂中凝聚淬鍊、層次分明,在阡陌交錯的聲線中,看見時空的脈動;再從細部觀察音樂的元素,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述這片島嶼百年來的風雨飄搖,時而感嘆,時而衝擊,時而低吟,時而高亢。台灣各色各樣的傳統歌謠與鑼鼓點等等東方音樂素材,使用西洋美聲唱法及西方樂器演繹,竟無違和感。

潘家琳的兩首《戰爭交響曲》,以擊樂家的肢體語言引發想像無限的空間;陳士惠的《i ya i ya i…na lu wan a na:排灣古謠》再引領我們進入大武山的深處,聽見排灣族的同音反覆、持續音唱法、複音風格;趙菁文的《鑼鼓肖像》則是聲樂家用歌聲模式鑼鼓點,與打擊樂對話,彷彿置身於鑼鼓喧天的人間慶典。

此外,兩首客家歌曲《蒔田》與《蕃薯》為上半場的壓軸,由兒童合唱團擔任演唱,表現客家語韻的清新細膩,像是亂世中的桃花源,爆裂崩解後的安穩確幸,充分展現客家民族堅苦卓絕、樂天知命的性格;其中出現的童謠《搖兒歌》旋律飄浮於德布西式的和聲風格裡,是擾攘凡塵中的一絲喘息。

陳宜貞的《漂流的零I-IV》及林梅芳的兩首《時間・建構》貫穿了整齣劇,在支離破碎的音型及倏忽其變的節奏中,混合了多元的文字,再進入到精準的不和諧音程,白雲蒼狗般的物換星移,撕裂再重組的空間與時間,形成撲朔迷離的美感。而林慕萱的《speckled deep ∆ Force Majeure》則是以不安與期待的二元論交織出生命的光彩。正如作曲家們的訴求:「海洋帶來族群的相遇與風聲帶來的衝突」,作曲家巧妙的賦予每顆音符充份的生命力,也關乎著每一個環節的前因後果。

最後,在張玉慧的《在拂面的暖風中,我們歌唱》中,歌手們用主音風格重申所有的元素,猶如整場演出的再現部,是對生命的重述,超然於虛實共存間,從客家小調到台灣民謠《一隻鳥仔》,持續開展成多元文化的璀璨交融,擊樂用鼓刷模仿海潮的聲響,是宇宙的呼吸,也是一股蓄勢待發的動機,也有著「多少往事盡付煙雲中」的感懷。

跨界的製作絕對是具挑戰性的,這場《遶境共聲》的音樂實驗劇場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結合了擊樂、鋼琴、聲樂家、聲音器械裝置、新媒體、燈光藝術等,參與的專業藝術家皆為國內一時之選,所以,連現場的燈光投射都是具韻律感及節奏性的,可見製作的匠心獨運及計劃縝密,相信也拉近了大家對抽象藝術的距離。當代音樂及跨界藝術的呈現具無限可能性,在此得到最佳的例證。

在音樂上,不論是在中國傳統的鑼鼓點交融了史塔溫斯基的節奏技巧,或是在排灣族的持續音以點描的音堆呈現等等,在此皆搭配得宜、一體成型。在戲劇上,表演者必須邊演邊奏/唱,他們的姿勢、表情、走位也須與音樂及戲劇效果相輔相成。尤其是這些國內的聲樂家們願意褪去明星的光環,嚐試全新的製作,讓自己的聲音成為「室內樂」的一部份,無論是從身體的律動、聲音的織度、節奏的和聲,皆展現了訓練有素的音樂能力及演技。喜見國內優秀音樂家們投身於當代音樂的推展工作,在劇場中「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共同創造屬於這個世代的「遶境共聲」。

《遶境共聲》

演出|趙菁文(音樂總監)、黃鼎云(劇場導演)、國內眾音樂家與七位作曲家
時間|2017/09/2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陳黎詩作《戰爭交響曲》中的字型與諧音聯想,寫實地使用乒乓球丟向觀眾、丟向地板,就像子彈般飛向觀眾、掉落地面,發出的聲音如同子彈發射,但顯得非常溫和,跟戰爭場面的直接犀利聲相反。(吳佳茵)
10月
06
2017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