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場的實驗《遶境共聲》
10月
03
2017
遶境共聲(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5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風車沙漏在舞台中央的不停輪轉,像是太平洋的潮起潮落,也像是時代的見證者,更像是生命的不斷延續。打擊樂、鋼琴與裝置聲響勾勒出大海的輪廓,人聲就像是在日復一日的潮來潮往中,吸納不同世代的多元風格,訴說這片島嶼的歷史與神話。

這是今年「新點子樂展」的第三場,從首場《不承受時間的花》德國摩根斯坦三重奏與摩登樂集獨奏家全場演繹東亞當代經典與新作,以及第二場《來自中亞的新語》,到最終場的《遶境共聲》;如同一趟旅程,從歐洲一路東行,穿越絲路,再橫越太平洋到台灣海峽,最終回歸於自己的故鄉台灣。亦猶如奏鳴曲式,以西方演奏家的觀點來詮釋東方作曲家的音樂,是呈示部;再與中亞的音樂家們協同創作及演奏,是發展部;最後回歸於擁有多元文化的台灣,是再現部。整個樂展以多元面向表述「亞洲新記憶」的主題,從整體製作、曲目安排及舞台呈現來看,足見企劃的嚴謹,具時間的流動感,用深度的藝術性打破各領域間的「楚河漢界」。

策展人趙菁文為國內相當活躍的作曲家,從史丹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國任教後,多年來致力於音樂創作及教學,並積極推廣當代音樂。她以紮實的音樂技術出發,在藝術領域中旁敲側擊、左右逢源,不斷探究所有的可能性,在跨界的呈現上有獨到的見解並具說服力,因此也大幅開啟了國人欣賞當代音樂藝術的視野。

整場演出看似隨興揮灑的自由與狂亂的節奏,正如海洋的瞬息萬變,也代表生命的孕育與回歸。七位台灣女性作曲家各自以自己的音樂語彙來表現台灣的不同情懷,陸續出現了南管、原住民、客家音樂元素。台上的裝置藝術是井然有序的聲音符號,如那一列吊掛的鮮乳瓶子就像是模仿編鐘、編磬的聲響概念,撥動著時空的回憶,彷彿看到台灣從早年的外族統治、動盪不安到百廢待舉,再從農業社會進入到工商時代的歷史長河,藉由音樂在劇場中的流轉,在時空的巨流中清晰浮現。

從宏觀端看這幾首新作,在音樂中凝聚淬鍊、層次分明,在阡陌交錯的聲線中,看見時空的脈動;再從細部觀察音樂的元素,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述這片島嶼百年來的風雨飄搖,時而感嘆,時而衝擊,時而低吟,時而高亢。台灣各色各樣的傳統歌謠與鑼鼓點等等東方音樂素材,使用西洋美聲唱法及西方樂器演繹,竟無違和感。

潘家琳的兩首《戰爭交響曲》,以擊樂家的肢體語言引發想像無限的空間;陳士惠的《i ya i ya i…na lu wan a na:排灣古謠》再引領我們進入大武山的深處,聽見排灣族的同音反覆、持續音唱法、複音風格;趙菁文的《鑼鼓肖像》則是聲樂家用歌聲模式鑼鼓點,與打擊樂對話,彷彿置身於鑼鼓喧天的人間慶典。

此外,兩首客家歌曲《蒔田》與《蕃薯》為上半場的壓軸,由兒童合唱團擔任演唱,表現客家語韻的清新細膩,像是亂世中的桃花源,爆裂崩解後的安穩確幸,充分展現客家民族堅苦卓絕、樂天知命的性格;其中出現的童謠《搖兒歌》旋律飄浮於德布西式的和聲風格裡,是擾攘凡塵中的一絲喘息。

陳宜貞的《漂流的零I-IV》及林梅芳的兩首《時間・建構》貫穿了整齣劇,在支離破碎的音型及倏忽其變的節奏中,混合了多元的文字,再進入到精準的不和諧音程,白雲蒼狗般的物換星移,撕裂再重組的空間與時間,形成撲朔迷離的美感。而林慕萱的《speckled deep ∆ Force Majeure》則是以不安與期待的二元論交織出生命的光彩。正如作曲家們的訴求:「海洋帶來族群的相遇與風聲帶來的衝突」,作曲家巧妙的賦予每顆音符充份的生命力,也關乎著每一個環節的前因後果。

最後,在張玉慧的《在拂面的暖風中,我們歌唱》中,歌手們用主音風格重申所有的元素,猶如整場演出的再現部,是對生命的重述,超然於虛實共存間,從客家小調到台灣民謠《一隻鳥仔》,持續開展成多元文化的璀璨交融,擊樂用鼓刷模仿海潮的聲響,是宇宙的呼吸,也是一股蓄勢待發的動機,也有著「多少往事盡付煙雲中」的感懷。

跨界的製作絕對是具挑戰性的,這場《遶境共聲》的音樂實驗劇場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結合了擊樂、鋼琴、聲樂家、聲音器械裝置、新媒體、燈光藝術等,參與的專業藝術家皆為國內一時之選,所以,連現場的燈光投射都是具韻律感及節奏性的,可見製作的匠心獨運及計劃縝密,相信也拉近了大家對抽象藝術的距離。當代音樂及跨界藝術的呈現具無限可能性,在此得到最佳的例證。

在音樂上,不論是在中國傳統的鑼鼓點交融了史塔溫斯基的節奏技巧,或是在排灣族的持續音以點描的音堆呈現等等,在此皆搭配得宜、一體成型。在戲劇上,表演者必須邊演邊奏/唱,他們的姿勢、表情、走位也須與音樂及戲劇效果相輔相成。尤其是這些國內的聲樂家們願意褪去明星的光環,嚐試全新的製作,讓自己的聲音成為「室內樂」的一部份,無論是從身體的律動、聲音的織度、節奏的和聲,皆展現了訓練有素的音樂能力及演技。喜見國內優秀音樂家們投身於當代音樂的推展工作,在劇場中「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共同創造屬於這個世代的「遶境共聲」。

《遶境共聲》

演出|趙菁文(音樂總監)、黃鼎云(劇場導演)、國內眾音樂家與七位作曲家
時間|2017/09/2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陳黎詩作《戰爭交響曲》中的字型與諧音聯想,寫實地使用乒乓球丟向觀眾、丟向地板,就像子彈般飛向觀眾、掉落地面,發出的聲音如同子彈發射,但顯得非常溫和,跟戰爭場面的直接犀利聲相反。(吳佳茵)
10月
06
2017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音樂
27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
在這場音樂會中清晰可見巴赫清唱劇中所存在的手法和素材上的多樣性。更能聽到音樂中存著新教聖詠曲與天主教複音音樂的作曲手法,在音樂形式上也隱含了義大利的協奏(唱)奏鳴曲中的重現段落形式(Ritornello form),以及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中,三個聲部對位線條的處理。
10月
14
2024
此時此刻,誰能說沈默不語的凝神傾聽,就算它是最好的方式,是古典音樂唯一的欣賞方式?
10月
12
2024
北市交今年的年度歌劇自己獨挑大梁,自製的《波希米亞人》讓樂迷得以欣賞該劇的另一個版本,然而新製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導演使否能帶領製作團隊,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針對在地觀眾)的獨到見解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反之則僅限視覺上的耳目一新。
10月
11
2024
《桃花謎》並未直面同性議題,韓沖突然接受湘雲之愛意、二人互有情意之轉折讓劇情回歸傳統生旦愛情戲,實以性別霸凌議題為主體,輕輕地觸碰到同性情誼邊界。
10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