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場的實驗《遶境共聲》
10月
03
2017
遶境共聲(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3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風車沙漏在舞台中央的不停輪轉,像是太平洋的潮起潮落,也像是時代的見證者,更像是生命的不斷延續。打擊樂、鋼琴與裝置聲響勾勒出大海的輪廓,人聲就像是在日復一日的潮來潮往中,吸納不同世代的多元風格,訴說這片島嶼的歷史與神話。

這是今年「新點子樂展」的第三場,從首場《不承受時間的花》德國摩根斯坦三重奏與摩登樂集獨奏家全場演繹東亞當代經典與新作,以及第二場《來自中亞的新語》,到最終場的《遶境共聲》;如同一趟旅程,從歐洲一路東行,穿越絲路,再橫越太平洋到台灣海峽,最終回歸於自己的故鄉台灣。亦猶如奏鳴曲式,以西方演奏家的觀點來詮釋東方作曲家的音樂,是呈示部;再與中亞的音樂家們協同創作及演奏,是發展部;最後回歸於擁有多元文化的台灣,是再現部。整個樂展以多元面向表述「亞洲新記憶」的主題,從整體製作、曲目安排及舞台呈現來看,足見企劃的嚴謹,具時間的流動感,用深度的藝術性打破各領域間的「楚河漢界」。

策展人趙菁文為國內相當活躍的作曲家,從史丹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國任教後,多年來致力於音樂創作及教學,並積極推廣當代音樂。她以紮實的音樂技術出發,在藝術領域中旁敲側擊、左右逢源,不斷探究所有的可能性,在跨界的呈現上有獨到的見解並具說服力,因此也大幅開啟了國人欣賞當代音樂藝術的視野。

整場演出看似隨興揮灑的自由與狂亂的節奏,正如海洋的瞬息萬變,也代表生命的孕育與回歸。七位台灣女性作曲家各自以自己的音樂語彙來表現台灣的不同情懷,陸續出現了南管、原住民、客家音樂元素。台上的裝置藝術是井然有序的聲音符號,如那一列吊掛的鮮乳瓶子就像是模仿編鐘、編磬的聲響概念,撥動著時空的回憶,彷彿看到台灣從早年的外族統治、動盪不安到百廢待舉,再從農業社會進入到工商時代的歷史長河,藉由音樂在劇場中的流轉,在時空的巨流中清晰浮現。

從宏觀端看這幾首新作,在音樂中凝聚淬鍊、層次分明,在阡陌交錯的聲線中,看見時空的脈動;再從細部觀察音樂的元素,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述這片島嶼百年來的風雨飄搖,時而感嘆,時而衝擊,時而低吟,時而高亢。台灣各色各樣的傳統歌謠與鑼鼓點等等東方音樂素材,使用西洋美聲唱法及西方樂器演繹,竟無違和感。

潘家琳的兩首《戰爭交響曲》,以擊樂家的肢體語言引發想像無限的空間;陳士惠的《i ya i ya i…na lu wan a na:排灣古謠》再引領我們進入大武山的深處,聽見排灣族的同音反覆、持續音唱法、複音風格;趙菁文的《鑼鼓肖像》則是聲樂家用歌聲模式鑼鼓點,與打擊樂對話,彷彿置身於鑼鼓喧天的人間慶典。

此外,兩首客家歌曲《蒔田》與《蕃薯》為上半場的壓軸,由兒童合唱團擔任演唱,表現客家語韻的清新細膩,像是亂世中的桃花源,爆裂崩解後的安穩確幸,充分展現客家民族堅苦卓絕、樂天知命的性格;其中出現的童謠《搖兒歌》旋律飄浮於德布西式的和聲風格裡,是擾攘凡塵中的一絲喘息。

陳宜貞的《漂流的零I-IV》及林梅芳的兩首《時間・建構》貫穿了整齣劇,在支離破碎的音型及倏忽其變的節奏中,混合了多元的文字,再進入到精準的不和諧音程,白雲蒼狗般的物換星移,撕裂再重組的空間與時間,形成撲朔迷離的美感。而林慕萱的《speckled deep ∆ Force Majeure》則是以不安與期待的二元論交織出生命的光彩。正如作曲家們的訴求:「海洋帶來族群的相遇與風聲帶來的衝突」,作曲家巧妙的賦予每顆音符充份的生命力,也關乎著每一個環節的前因後果。

最後,在張玉慧的《在拂面的暖風中,我們歌唱》中,歌手們用主音風格重申所有的元素,猶如整場演出的再現部,是對生命的重述,超然於虛實共存間,從客家小調到台灣民謠《一隻鳥仔》,持續開展成多元文化的璀璨交融,擊樂用鼓刷模仿海潮的聲響,是宇宙的呼吸,也是一股蓄勢待發的動機,也有著「多少往事盡付煙雲中」的感懷。

跨界的製作絕對是具挑戰性的,這場《遶境共聲》的音樂實驗劇場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結合了擊樂、鋼琴、聲樂家、聲音器械裝置、新媒體、燈光藝術等,參與的專業藝術家皆為國內一時之選,所以,連現場的燈光投射都是具韻律感及節奏性的,可見製作的匠心獨運及計劃縝密,相信也拉近了大家對抽象藝術的距離。當代音樂及跨界藝術的呈現具無限可能性,在此得到最佳的例證。

在音樂上,不論是在中國傳統的鑼鼓點交融了史塔溫斯基的節奏技巧,或是在排灣族的持續音以點描的音堆呈現等等,在此皆搭配得宜、一體成型。在戲劇上,表演者必須邊演邊奏/唱,他們的姿勢、表情、走位也須與音樂及戲劇效果相輔相成。尤其是這些國內的聲樂家們願意褪去明星的光環,嚐試全新的製作,讓自己的聲音成為「室內樂」的一部份,無論是從身體的律動、聲音的織度、節奏的和聲,皆展現了訓練有素的音樂能力及演技。喜見國內優秀音樂家們投身於當代音樂的推展工作,在劇場中「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共同創造屬於這個世代的「遶境共聲」。

《遶境共聲》

演出|趙菁文(音樂總監)、黃鼎云(劇場導演)、國內眾音樂家與七位作曲家
時間|2017/09/2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陳黎詩作《戰爭交響曲》中的字型與諧音聯想,寫實地使用乒乓球丟向觀眾、丟向地板,就像子彈般飛向觀眾、掉落地面,發出的聲音如同子彈發射,但顯得非常溫和,跟戰爭場面的直接犀利聲相反。(吳佳茵)
10月
06
2017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