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舞蹈流動本質的《波光閃閃的房間》
9月
21
2022
波光閃閃的房間(葉名樺身體家提供/攝影陳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6次瀏覽

張懿文

2020年,葉名樺開始發展《SHE》的系列,從鄧肯的自傳起始,到林絲緞作為裸體繪畫模特兒,穿插著在日本田調時關於橫濱瑪麗的故事,交織齣舞蹈史上女子們的私密傳承;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而發展了《SHE_O.S.-線上播映版》,則描繪了英國首席芭蕾舞伶——瑪歌.芳婷(Margot Fonteyn)、中國第一位學習西方舞蹈的裕容齡,以及臺灣重要舞者與教育者——羅曼菲三人的生命故事;到了今年2022年《波光閃閃的房間》劇場版,葉名樺用三年的時間,探索她身上的舞蹈脈絡,與舞蹈史中曾經相遇的女子,透過一只皮箱的轉譯,將個人的舞蹈練功房轉化成了《波光閃閃的房間》。

 

波光閃閃的房間(葉名樺身體家提供/攝影陳宥中)

 

波光閃閃的房間(葉名樺身體家提供/攝影陳宥中)


光線碎化的形象堆疊出身體脈絡

在中山堂光復廳的古蹟內,斑駁的光影映照出有如舞者的練功房,這是編舞家曾經浸潤在芭蕾、中國民間舞、現代和舞踏等不同舞蹈訓練間的身體記憶,存留在古蹟空間中,映照出來的是由回憶串接而成的歷史,葉名樺其身體的實在舞在其中,轉化在不同舞蹈戲服、流連忘返於華麗閃亮的珠寶裝飾中,猶如出現在記憶場景的片段裡,與光影打在建築體上的斑駁、空洞的牆壁凹痕、廊柱的陰影面和天花板上水晶燈的反射之間,透過光線分割出破碎而零碎的形象,纏繞出中西方舞蹈史的盤根錯節,和藝術家個人生命累積出來的情思與思緒的破簡殘篇,層層堆疊出從過去到現在的身體脈絡。

在大廳底端有如宴會廳中央的兩側長扶梯,分割出有如舞台佈景的三個牆面空間,有如置身在美術展覽般的三頻道錄影,則展示了三段時間上有所關聯呼應的影像,而影像與表演者在實際空間中的互動,彷彿彼此相對共舞。這影像設計的靈活流動,和舞蹈的本質極為相襯,是一種探討「互為主體性」的關係——表演者活生生存在身體,與「此曾在」的影像舞動,然後彼此卻又在共時的情況下,處在同樣的時空之中,讓過去與現在的記憶與真實互相交錯、互動,串織了舞蹈歷史,暗示了當下即是記憶的傳承。


劇場與鏡頭巧妙結合的連續視覺

在後半場,葉名樺拿著皮箱的片段,在進入、流轉、離開的瞬間引領著旅行移動的狀態,而在從預攝的全幅投影影像,轉到手持攝影機拍皮箱內的照片風景,巧妙地以劇場形式連結了長鏡頭的概念,讓虛假真實同時被捕捉在不中斷鏡頭畫面的拍攝手法之中,彷彿也暗示了以身體工作的創作者,一生都活在前輩藝術家風華無限、如明星般耀眼的閃閃發光舞台之上。

 

波光閃閃的房間(葉名樺身體家提供/攝影陳宥中)


這件作品的影像與現場互動處理得極為精妙,是近年來舞蹈與影像互動表演作品中的上乘佳作。然而,若不是之前已經看過前述兩個《SHE》系列作品,而能自動將作品串接成完整的樣貌,對於第一次欣賞此系列且以《波光閃閃的房間》為始的觀眾而言,卻可能覺得有些線索不夠而意猶未盡?彷彿才剛開始要進入狀況,演出竟已然結束。

《波光閃閃的房間》

演出|葉名樺身體家
時間|2022/09/10 19:30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