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對話,後設的悲喜《李爾王》
3月
25
2016
李爾王(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55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李爾王:小子,你把我叫做「傻子」嗎?

傻子:你把你那許多頭銜全送了人,只留下這一個;那是你從娘肚子裡帶來的。【1】

就戲劇的角度來看,一則淒慘無比的故事,不見得能構成一齣好的悲劇。以莎士比亞鉅作《李爾王》為例,全篇雖充斥著暴力、背叛、敗德、血腥,但其真正的悲劇性並不在於此,而是,如同古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透過權位及處境的顛覆,在一無所有之際,角色仍全力維護僅存的人性尊嚴,最後流露一點對於生命的醒悟,進而延展出個人與命運、自然與文明之間的辯證。此次,法國亞維農藝術總監歐利維耶・畢(Olivier Py)重新翻譯、演繹《李爾王》,製作中所著重的詮釋面向,並非訴諸於悲情而揮霍血淚,亦非往浪漫主義方向走去而彰顯單一個體之壯烈情操,反之,分散了情感,卸除了假扮,附加了自嘲,直白而冷冽,隱隱表露萬物皆無的空性,將其悲劇本質推至另一格局。

一開場,舞台上有桌、櫃、鋼琴、梳妝檯、背景隔板、數支斜吊半空的日光燈管等家中內景雛形零件,以及其它毫無遮蔽的劇場機關,將李爾家庭及其所代表的王族體制的建/虛構性,即刻曝露於觀眾眼前。沒有實景實物,場地及道具以簡約的視覺物件和狀態表徵,白紙象徵輿圖、高低象徵權位,符碼匯集一台,勉強組構秩序,整個拼合、拆解的過程,直映觀眾眼簾。不費心營造貴族氣息,未注重人物關係,打鬥借位粗糙,有意或無意地凸顯了其假扮成分,卸去了誘導觀眾入情於戲的基礎,加上多次台詞指涉,揭示了「世界即舞台」的劇場觀及宇宙觀。面對眾人言詞堆砌、濫用,小女兒珂黛莉亞不只緘默,還刻意戴上了口罩,強化象徵了抵抗矯飾群聲、拒絕語言附庸的立場。與此呼應的,是自始至終置於舞台後方背幕前,由白熾的日光燈管架組而成的文字:「你的沈默是一具戰爭機器」(Ton silence est une machine de geurre),不僅點明了珂黛莉亞的沈默埋下後續人禍的因子,擴大了全劇政治面向,也等於明言並驅散了劇情懸念,又在刺眼光源令人難以久視的情況下,更加打斷觀眾專注及舞台幻覺。種種除魅,使得觀演之間若即又若離,目睹了眼前人倫悲劇的發生,也洞悉了百態萬象的虛設。

隨著劇情開展,場景偶見擺設移轉,但並未大幅度變換,仍處同一場域,演員們行走、言說,表明(或不特別表明)地點所在,敘事側重當下劇場文本流動的連續性,時而造成戲劇文本情境的斷裂,因此可見彼景的道具如紙屑,仍遺留在此景地上,或者一場景正在進行的當下,同時進行換景,毫無顧忌干擾與否,甚至此戲詮釋邏輯之下,干擾成了必需。特別是當場景進入荒野時,當前景仍在發生,後景轉換也在發生,原本地面被拆解成諸多小平台,一一搬走,裸現沙土,暴露於觀眾眼中的,不只是荒野成形的過程,亦是整體秩序瓦解的過程。一邊成形,一邊解體,隱約道出變與不變共時並存的宇宙常理。戲中的家庭價值、國家體制、文明禮教逐一崩壞,場上一邊是餐桌上狼吞虎嚥,地面一片狼藉,親人相辱相殘,挖眼潑尿,另一邊是荒野間的李爾、傻子們赤身裸體,童言瘋語,邏輯顛三倒四,君王霸權徹底翻轉。兩兩場景相互呼應對映,景觀失序,語言失能,野性召喚,理性退位,和諧的鋼琴樂音還原成無調的敲擊聲響,形象與行為、視覺與聽覺皆進入原始,交構一片蒼涼廣袤的末世景象。

此般原始意象,並不溺於擁抱毀滅的傷感,而更藉由笑看人間百般謬誤,將人世超脫理性、語言、邏輯、體制等文明束縛,重回初始原貌;是破壞,亦是歸返,像是即將步入貝克特戲劇世界的前站。李爾、傻子等人們,如《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中的雙人重影,在哪都是也哪都不是的中介地帶遊蕩、等待,而演出中的李爾也重複地說著:「我等。」甚至當眾角色瀕死之際,肉身皆落入沙土,時而緩緩深陷,時而倏地跳進,有那麼一刻的狀態,讓人像是看到了《快樂時光》(Happy Days)中那位禁錮於土堆中的女人,動彈不得也喋喋不休,唯一可確認的是人生而等死的可能。劇末,隨著時間流逝,不論世間殺戮爭鬥、言語機鋒如何不斷,終局此刻,所有角色,歸於塵土;所有言語,歸於靜;所有悲喜,歸於零。舞台一隅,看板上斗大的螢光字樣RIEN,法語的「無」,似乎已然道盡了一切。

此版《李爾王》,以李爾王的劇情為開端,衍生出一場莎士比亞、布萊希特、貝克特與導演歐利維耶・畢四人之間的對話,看似和聲共謀,實則相互拉鋸,自身即為一個衝突不斷又不斷交融的矛盾體。悲劇冷調,笑中帶哀,層層迭起,處處痕跡,時時提醒,連最後的空無所可能凝聚的張力也不留餘地,瞬間驅散,即刻打醒,提升至另一層後設悲喜劇的格局。觀眾始終處於旁觀地位,哀悼劇中情境的悲痛,也歡慶萬物崩解過後的重生,不喜不悲,亦喜亦悲,如此無以定義亦無從反應的向度,謂之荒謬,謂之生命,謂之常道。

註釋

1、第一幕第四景,譯文摘錄自方平譯本,木馬出版社。

《李爾王》

演出|歐利維耶‧畢
時間|2016/03/2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藉由《李爾王》的語言批判,亟於思索劇場語彙的新可能,集合楊考特/貝克特的存在主義,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甚至美國克魯格(Barbara Kruger)的觀念藝術,進行彼此對話,對已成神聖經典的莎翁指指點點。此種不停歇的互文指涉,才是供給讓莎劇表演開枝散葉的活水源頭。(王寶祥)
3月
23
2016
台詞保留了原著中無邊無際的長度,但是在你昏昏欲睡之際,振奮人心的髒話與大量裸露胴體直擊觀眾神經,荒誕的舞台設計、誇張的肢體動作讓角色戲劇性十足,帶領觀眾更輕易地以第三者之姿遠距離看著整場鬧劇誕生。(賴妍延)
3月
22
2016
佔據整面背牆的燈管大字轟然亮起:「你的沈默是一具戰爭機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指每個人的默不作聲,導致了戰爭。這面標語不但成為全劇的醒目背景,遙遙回應著二戰後流傳的Martin Niemöller牧師的詩行:「一開始他們來抓猶太人。我沒吭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鴻鴻)
3月
21
2016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