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種下一顆國樂種子《漫漫童年樂悠悠》
5月
18
2018
漫漫童年樂悠悠(高雄市國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6次瀏覽
蔡佩娟(表演藝術人士)

因應四月兒童節的到來,高雄市國樂團舉辦了適合闔家觀賞的親子音樂會,曲目活潑輕快且為古今經典的動漫卡通歌曲,筆者觀察到在場的觀眾幾乎都是兩大一小,或是兩大兩小的組合,全場座位約九成滿,由此可見此場音樂會行銷之成功,幾乎坐無虛席。整場音樂會的流程頗為流暢,主持人生動有趣的串場,而高雄市國樂團團員也不時扮作卡通人物,吸引小朋友的目光,甚至在《妖怪手錶》一曲邀請小朋友們一同在舞台上跳舞,不得不說,高雄市國樂團費盡心思創造與觀眾良好的互動。

曲目中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有兩首:《打棗》與《愛心樹》。《打棗》原是一首民歌,後由郭進財編曲成小樂隊伴奏版本,並在樂曲中,以嗩吶、卡腔以及口弦分別表現不同人物的性格。在樂曲進行中,協奏者郭進財不時替換樂器,一下是高亢嘹亮的嗩吶,而後又轉成清脆的口弦以及由協奏者自身發出鼻音的卡腔。在曲調不斷重複下,嗩吶猶如母親般的角色,做事俐落,但十分操心,總是絮絮叨叨的管著大小事,口弦代表稚子,天真活潑,聲音高而脆,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膽量,而低沉的卡腔則是老爺爺,於是雖然旋律相同,但不同的樂器輪流演奏,就形成一幅逗趣詼諧的畫面。

下半場《愛心樹》改編自繪本“The Giving Tree”,是在講述一顆蘋果樹和一個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平鋪直敘,簡單卻深刻。演員葉怡君扮演的大樹無論何時都為男孩安安著想,小時候的安安依靠著大樹睡覺,吃著大樹長出來的蘋果,在大樹粗壯的樹枝下盪鞦韆,然而長大後,安安有了慾望,想要智慧型手機,於是大樹給了他全部的蘋果,讓安安去賣錢;因為想要房子,大樹讓安安砍了自己的一部分,用木材去做房子;最後安安因對世事感到絕望,想要離開,大樹再讓安安砍了自己的另外一半做船,而安安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隨著故事的進行,樂團的演奏從一開始的歡樂,後因大樹的悲傷情緒而逐漸哀傷、沉重,然而在最後,安安和大樹彷彿又回到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安安不再因為慾望而傷害大樹,仍是肚子餓的時候吃著香甜的蘋果,想睡時就靠在大樹身上安然入睡,且將大樹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筆者第一次看見高雄市國樂團嘗試用音樂與戲劇結合的方式演出,雖然觀眾的目光關注在舞台前方的表演,而忽略音樂的部分,但隨著樂曲高低起伏,更讓觀眾全神貫注的欣賞表演,並融入其中。

筆者私心認為高雄市國樂團是在為此次來觀賞表演的孩子種下一顆國樂的種子,讓孩子們喜歡這次的演出,也讓孩子們欣賞國樂的多樣貌。這次的演出不僅僅只是用動漫歌曲吸引孩子,更是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間接告訴孩子,望孩子們珍惜身邊的人,也期許孩子們成為一位願意付出關心,並不求回報的人。

《漫漫童年樂悠悠》

演出|郭哲誠、高雄市國樂團
時間|2018/04/22 15:00
地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再次返觀《無界的疆域》的命題,或許桑布伊做的不是界的「消弭」,而是界的「擴張」。用一種毫無保留的擁抱,將所有可觀照的他者儘可能地吸納於自身。當界被拉伸、被延展至非我的邊際之外,便成就了「無界」。
10月
24
2025
本場音樂會不僅有黃好吟親自擔任主奏,並從她與林東河曾經教導的學生中,邀請六位傑出青年演奏家分別演繹作品,深具傳承與發揚的意義。
10月
23
2025
今晚以英國作曲家之宗教作品為主題,呈現出橫跨巴洛克、浪漫到現代的時空背景;再加上細讀節目單中的歌詞和作曲家們的創作理念,深刻感受整場演出在探討人們對於信仰、生命與靈性奧秘的追求
10月
03
2025
這樣的曲目安排實在令人拍案叫絕,從十九世紀的瑪麗布蘭開始,「Diva」一詞到了二十世紀的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利用托斯卡一角,成功形塑了至今我們所認為的「歌劇女神」(Diva)形象。
9月
22
2025
長笛演奏家洪健鈞以此畫為靈感,舉辦了《忘憂宮巡禮》長笛協奏曲音樂會,並使畫中場景,化為真實的聲音體驗,而此場音樂會策劃其獨特之處在於
9月
22
2025
在本文論及的演出中,白濟豪和《無言書》都呈現強烈的儀式性格,而黃葻和金亀伊織更注重在肌理的質感和身體線條的雕塑。相對的,Junkyard Shaman與曾薇熹的音樂之於作品,皆扮演著啟動儀式、調度乩身的腳色。而林子寧和李紀辰則是在具體的描繪對象底下,依附著黃葻的身體敘事開展。
9月
08
2025
在整場演出聲樂家幾乎是無間斷地接續出場,從他們的如同真光般的歌聲、樸質無華的音樂詮釋、充滿戲感與韻律的肢體呈現,和充滿情緒地交替的轉場,使得這整場音樂會的聲聲與步步,都真摯地走在馬勒的音樂哲思之中。
8月
27
2025
如此龐大的合唱團陣容,即便面對音樂中四聲部繁複的花腔樂句,台北愛樂暨節慶合唱團的歌手們,依舊整齊精確地完美詮釋出韓德爾的音樂中的華彩段落。更不用說那些韓德爾使用垂直和聲的配置段落,合唱團唱來如夏夜風中的梔子花香濃而不俗,巨大中依然能窺見韓德爾音樂中的細節。
8月
15
2025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