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結構裡的細節仍是魔鬼所在——《呂紹嘉與NSO - 布魯克納第五》
7月
17
2022
呂紹嘉與NSO - 布魯克納第五(國家交響樂團提供/攝影鄭達敬)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4次瀏覽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在每個樂季演出布魯克納的交響曲,近年似乎已經成為 NSO 的慣例。但以票房來看,本地觀眾對布魯克納這位集德奧浪漫樂派交響音樂之大成者,似乎還無法造成如柴可夫斯基或馬勒作品的高度迴響。本場音樂會也是筆者首次聆聽 NSO 演出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平心而論,樂團算是相當完整,雖然當中略有失誤,但皆不至於過分影響當下聆聽感受。

筆者雖未曾聽過傑利比達克的布魯克納現場,但在旅歐期間,卻也有幸能多次見證如柏林、維也納愛樂等名團,演繹布氏作品。然而就算台上的樂手已是世界翹楚,在樂音開始時團員們仍挺起腰桿,為不斷重複的音型賣命。在回到台灣後,看見有職業樂團能將布魯克納做為每一個樂季的嘗試,並且成果高於筆者期待,實則為此現象慶幸。


集中與鬆散——演奏布魯克納的挑戰

在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一開始,樂團已經能很快地進入狀態,也對於指揮有非常靈敏的反應與變化;很可惜的是,音樂並沒有隨著開頭的齊奏進入其中的休止符,本應同樣充滿生命力的無聲瞬間,多數皆成為失去方向的等待。

 

呂紹嘉與NSO - 布魯克納第五(國家交響樂團提供/攝影鄭達敬)

而後逐漸堆疊而成的全體齊奏,NSO 已經能夠駕輕就熟地呈現出自己的音色,弦樂與木管、銅管,已有相當理想的貼合度。若以此基準對於 NSO 演奏的布魯克納再往下一步要求,筆者認為樂團無論是在極弱音或是顫音的演奏,皆缺乏專注的能量,強音齊奏也略嫌不夠集中。在國家音樂廳偌大的空間裡,雖有相當大的聲響,卻顯得整體密度不夠。這恐怕是 NSO 長期在音響發散的國家音樂廳舞台與交誼大廳演出與排練的結果,導致團員的演奏少了些本應自帶的殘響彈性,也使得彼此的互動經常以指揮的指示或是彼此的眼神傳遞;然而當樂曲結構稍加複雜,或是指揮顧此失彼時,就顯得樂句的對話不夠漂亮。筆者好奇的是,如果將同樣的音樂會移師至音場較佳的衛武營音樂廳,甚或是如維也納金色大廳一般稍小、包覆性更好的空間是否會有所改善?另外,多次演奏重複的音型也缺乏變化,這使得音樂不時稍顯乏味無生氣,這恐怕也是每個交響樂團演奏布魯克納都會面臨到的挑戰。


龐大結構中的細節仍是演奏關鍵

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的慢板樂章,在木管與撥弦對話般的開頭後,緊接著的弦樂齊奏將旋律演奏相當感人——這段應是本場音樂會的最大亮點,如從情感深處挖掘出的音樂,令筆者印象深刻,只可惜整體張力未能長久支撐,聽覺上略感後繼無力。再者,筆者也覺得樂團的力度鋪陳稍嫌不夠自然,樂句的高點並未延續先前邏輯理性地堆疊,而是在最後一步才以大爆發進入高潮,產生聽覺上的斷層,略顯可惜。而本樂章木管聲部的對話也稍顯默契不足,許多寬厚的大樂句,呂紹嘉皆以短促的呼吸帶領樂團進入,使之未能有足夠深與厚的擺放也是可惜之處。

 

呂紹嘉與NSO - 布魯克納第五(國家交響樂團提供/攝影鄭達敬)

 

呂紹嘉與NSO - 布魯克納第五(國家交響樂團提供/攝影鄭達敬)

在最後兩個樂章,NSO 有多處展現漂亮音色的機會,樂團也有很好的發揮,特別是低音銅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優異表現。幾處音量對比,雖然有做出層次,但卻覺得大小聲之間的音色與張力未能統一;在小聲之處,演出精神的集中度也顯得鬆散、讓人出神。到了賦格樂段,則略顯樂團清晰演出各聲部並理想融合的極限,此起彼落之間的動機焦點並沒有特別突出。NSO最後以燦爛的齊奏結束了這部布魯克納巨作,樂團已能舉重若輕地完成終曲的光輝齊奏,展現得宜且屬於自己的音色,只是同時也令人想起樂曲中幾處強弱樂段的銜接,弱音樂段飄渺無法紮實落地,亦是樂團另一個需要面對的功課。

NSO 如今已能將龐大的作品輪廓構建出來,並且大體而言跳脫音準、失控演奏等影響聽覺的基本問題,進而追求在樂句、音型不斷模進,相同樂段多次反覆的巨型樂曲中。至於過去在優美旋律與炫麗聲響所遮蓋下的細節,則需要花時間不斷修正,但相較於演奏技巧也並非遙遠不可及,卻是一般職業樂團邁向一流職業樂團的必須。

《呂紹嘉與NSO - 布魯克納第五》

演出|呂紹嘉、國家交響樂團(NSO)
時間|2022/07/0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