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初次狂想——2022TIFA《狂想.不止》室內樂音樂會
3月
29
2022
狂想・不止(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2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探索、新奇、青春、想像、感性浪漫、當代思維、突破、第一次……;這些詞彙都可以很貼切地形容這場音樂會。

《狂想.不止》無疑是一場別開生面又充滿挑戰的演出,激盪出精彩絕倫的生命篇章。臺上的五位演奏家(鋼琴家汪奕聞、小提琴家魏靖儀與陳瑾瑒、中提琴家蔡士賢、大提琴家柯容軒)都是出色的臺灣旅外音樂子弟,皆為新生代箇中好手,身經百戰,屢屢在國際大賽中脫穎而出。因此他們不只演奏技巧精湛,對於音樂詮釋的敏銳度,更是不在話下。演奏室內樂的經驗,亦可從他們每一個人亮眼的資歷一窺究竟。雖說他們不是固定組合的重奏團,但那一晚他們展現了高度的團隊精神。

對「初次」的期許與突破

這場音樂會,首先登場的是出生於臺中、目前活躍於國際舞台的作曲家 —— 陳可嘉。《季節狂想》是她的第一首絃樂四重奏作品,誠如臺上演奏家的全新組合,這也蘊藏了「第一次」的期許,共同在音樂裡尋求突破。

陳可嘉在《季節狂想》裡,運用絃樂音色的變化,營造神秘而悠遠的意境。譬如第一樂章〈將要成為的當下〉,使用靠近琴橋(sul ponticello)所拉奏出的高頻泛音,勾勒出萬物滋長的過程,之後進入旋律性的段落,聽見飽滿的和聲,展現了聲響上的平衡感。四位演奏家用弓與絃連結了大自然的奧秘,對宇宙的想像,誠如作曲家的巧思;用藝術提煉自我心靈,也是對音樂的景仰、敬畏、熱情。

在第二樂章〈散落的片刻〉,陳可嘉用大提琴的厚實聲響,以撥絃奏呈現驅動音型,描摹飄零的景致。四件樂器在點描的音高與綿長的旋律之間,產生出飄逸感。而樂章的最後,四位演奏家悉心地營造出亂中有序的效果,確有感受到虛實共生且相互參透。在第三樂章也是以充滿活力、層次分明的表現出顫動的想像,彷彿就是四把絃樂器的觸感神經體驗,也是游移在虛與實的探尋。四位演奏家們整體的表現,將作曲家精心的佈局表現得淋漓盡致。

對「創新」的演繹與想像

音樂會中的第二首 —— 舒曼的《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無疑是整場音樂會的重頭戲;這點光看音樂會名稱「狂想・不止」就能意會,也應是所有演出曲目中較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對於舒曼本身與鋼琴五重奏形式而言,這首作品亦有「第一次」的意義,因為《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不僅是舒曼「第一次」創作的鋼琴五重奏,也為鋼琴加入絃樂四重奏的編制,成功地揭開序幕。

舒曼利用鋼琴與絃樂音色的異質性,交織出精彩的對話,既富有交響化的豐富聲響,也保有室內樂的親密細微。很明顯地,五位演奏家深諳作曲家的創作思維。鋼琴的存在,除了是四把同質性弓絃樂器的延伸與拓增,更利用樂器各異的聲響效果,激盪出豐沛的聲響能量。整體來看,在五位作曲家精心的佈局下,所有具對比性的力度與織度,皆拿捏得宜,滿足聽覺上的立體感與完整性。再從細部推敲,每個聲部都有獨立自主的特性,每個動機發展的脈絡皆縝密處理,有志一同地帶領觀眾抽絲剝繭,進入浪漫主義的篇章裡。

從第一樂章「華麗的快板」第一主題的上行音型,在聲響上就展現出全然的豐富性,果決而俐落。汪奕聞的琴聲頗具包容力,不但給予聲響上的支撐,更激發了所有聲部的音樂張力。而第二主題由大提琴帶領,柯容軒的拉奏充滿了自信與活力,與蔡士賢的中提琴形成輕柔優美的二重奏,確實掌握了舒曼情感豐富的浪漫風格。

五位演奏家深知舒曼在音樂裡強調鮮明的對比性,他們小心翼翼地處理每一個緊密的和聲、阡陌交錯的旋律線、明確的主題動機,並逐步將曲式結構擴充。他們充分展現出情緒的抑揚頓挫,用節奏、音型、織度、演奏技巧大幅擴展音樂的格局,讓樂曲具有高度的統整性。第二樂章如同送葬進行曲風格,展現出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平衡性,讓附點音型的主題不斷以各種形式重覆出現。進入激動的段落(Agitato),鋼琴則用三連音推動的凝聚力,使用同樣的主題,彷彿進入一個嶄新的境地;之後各組絃樂聲部再依序出現,回應鋼琴的三連音聲響,相當引人入勝。

第三樂章的詼諧曲,有大量的快速音群,考驗每一位演奏家的穩定度以及運音 (articulation)的精準度。在第四樂章「不太快的快板」最終段,以賦格的形式再現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更是挑戰五位演奏家的耐力與智慧,在他們的演奏下,使得所有音符皆圓融飽滿,每一個樂句也濃郁沉穩,確實構築了堅實的聲響感知。

對「青春」的回溯與抉擇

《狂想.不止》室內樂音樂會演出的上半場,是由陳瑾瑒演奏第一小提琴,下半場則是由魏靖儀擔綱第一小提琴。而下半場的兩首作品:魏本《慢板》與康果爾德《E大調鋼琴五重奏》,雖不似舒曼《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經常被演出,但這五位演奏家用純粹而成熟的技巧演繹,表現出晚期浪漫風格的音樂美學,也藉由這兩首作品回溯兩位作曲家在年少時期的浪漫情懷,頗具說服力。

《慢板》是魏本二十五歲的作品。此曲不似他後來成熟期的「無調性」與「十二音技法」作品的惜音如金,反而是旋律蜿蜒而細膩的伸展,優美而綿長,但也如同他的晚期作品,有著精巧的格局。第一小提琴的份量顯得較為吃重,許多音樂的張力與細枝末節,魏靖儀都處理的相當有層次性。

至於《E大調鋼琴五重奏》,則是康果爾德二十四歲的作品。他使用豐富的和聲與音色變化,對於演奏技巧有極高的要求,也需要聲部織度的平衡完整,因為每個段落都是有機的組織。整首樂曲在五位演奏家的演繹下,時而經營出深遠、層次分明整體感,時而像是小提琴與鋼琴相向互行的二重奏,時而在各聲部之間產生細膩微妙的對話。相信臺上的他們與臺下近乎滿座的觀眾,都充滿著無與倫比的共鳴與感應。

雖說這五位音樂家個個身懷絕技,對於室內樂的演奏經驗豐富,演出品質也很令人驚豔,但有時因為演出場地的限制,難免稀釋掉一些現場演出的能量。畢竟國家音樂廳場地太大,很多室內樂的獨特聲響無法充分與空間共鳴;而泛音也是聽覺上相當重要的一環,是音樂與空間對話的結果。雖然很多重要的細節仍能清楚地被聽見,但所產生的共鳴很容易飄散,尤其舒曼的作品講求層次性與對比性,在大廳演奏反而無法充分感受到音樂飽滿的張力,在聽覺上有時似乎稍顯渙散。

但整體來說,這是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音樂會,表現出五位演奏家們對於「狂想」的共通點,也代表人生各種必經的抉擇,包括這場音樂會的選曲、用什麼樣的方式回應作曲家的樂思,又要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經營每一個起承轉合,是以回歸原點為核心精神。

這五位演奏家用音樂做了最美好的抉擇。正當安可曲 —— 蕭泰然《原住民組曲—終曲​》的樂音響起時,現場滿溢著對土地的感激與對音樂的堅持。的確,他們都是時代的菁英,以民族的血液為標誌,共同扛著浪漫主義的大旗,在當代持續尋求古典的突破。相信時代的巨輪,也在那晚一連串的狂想之中,悄然邁進了一大步了。

《狂想.不止》

演出|汪奕聞、魏靖儀、陳瑾瑒、蔡⼠賢、柯容軒
時間|2022/03/19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