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的起伏間,跳轉人生處境
3月
28
2023
呼吸(四把椅子劇團提供/攝影黃煌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09次瀏覽

文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一個遠渡重洋而來的劇本,反映了異地共有的現代性問題,顯然沒有造成太多跨文化差異,而是壟罩為全球化現象迫近彼此,在環境每況愈下,群體政治內的個人存有議題夾擊之下,我們尚有喘息的空間嗎?又是什麼讓一向崇尚自由的我們,願意放棄飛行,限縮生活蝸居於某處,是為節能減碳政策的身體力行意識形態所驅使,還是預約了甜蜜負荷的家累煩惱?空間在舞台上一派的極簡,無論是IKEA、夜店,在車上、公園或是星巴克,我們都要動用馳騁自我的想像力,召喚人人皆有卻又因人而異的獨特經驗,從演員舞台翻轉到現實人生,再從真實生活重回虛構舞台,這種無可避免的包覆性遍及在場每一個人,因此我們可以對號、可以置入,又同時抽離與旁觀,也因為我們同時在思考,不至於渾然不覺自我在其中的角色與位置,從空間中延伸而來的世界觀自此被完形建構。

時間元素在演出中與空間相較,顯得曖昧不明,卻也更耐人尋味。熱源與融冰的概念,比即時投影呈現的視覺效果似乎更為有趣,它可以直指現正生成的生態浩劫,南北極的融冰現象加劇,氣候愈加的酷熱,熱到一瓶水解決不了的渴,對比於劇場的冷冽與恆溫;它也同時宣告現實世界中氣候變遷的狀況,不可逆反地同步在發生,在戲劇中縮影了黑盒子之外的現況,校準對時真確的時間感,不會因循著觀眾的專注忘我,一時片刻地減緩環境變糟的速度,冰的消融是不止息的,半晌的肉眼觀察未及明確,待我們別過頭進入敘事,再重新注目於影像上時,赫然發覺與方才的注視已不甚相同,時間在這個層次上,趨近於真實的物理時間,不為各式主客觀因素的干擾,而有所駐足停留,無論世界因為我們做了什麼變得更好,或沒做什麼而變糟,時間性皆無法精準被人為所掌握。


呼吸(四把椅子劇團提供/攝影黃煌智)

而對照戲劇中又是如何做時間的調控,讓我們在九十五分鐘的觀演時光中,歷經樹已長成森林,卻又不復存地消失?一開始時間位移的跡象不很明顯,但足以讓人察覺,點燃一支菸的時間不到,剛抽完菸的餘韻已來,在忽而地閃現中十分鐘的沙漏滴流已用盡;一則等候通知的消息要週三才會揭曉,在不及憶起今夕是何夕的分秒間,令人雀躍的答案已公布;尚無法辨別,這晚是屬於誰的徹夜難眠又是誰的安睡好夢之時,生澀的陽光已初來乍到,互道早安的時刻已出現。這些或多或少,代表過去式的生活片段,我們都還來不及思索它們出現的意義、知覺所代表的徵兆,這些恆常重複、或絕無僅有的瞬間就倏忽地發生了,我們彷彿待在劇場的太空艙裡,踏上僅前進不回返的時光機,在線性時間中跳轉,進行一場歷時性的人生大躍進旅程,當命運的輪盤總是無情快轉,身為有情眾生的我們,該力挽狂瀾、深切思索為所應為,還是不顧一切挺身向前就好?

劇末結尾在The 1975的歌聲中,曾幾何時覺得他們一如喧囂的世界太吵鬧,當下再聽好似推翻了安靜美好的假象,在一首歌、一部戲中盤點世界現況、細數人生百態,掌握了一些順應時間,與不屈從命運的感悟。

《呼吸》

演出|四把椅子劇團
時間|2023/03/18 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繼鄧肯.麥克米倫的另一部作品《好事清單》之後,四把椅子再一次成功轉譯當代重要劇作,藉由個人生命關懷,連結更廣泛的全球觀照,擴展劇場的創作視野,也同時再次確認語言思辨在劇場中的必要。
4月
07
2023
「難關過後,生命還有何可能?」可謂貫穿《好事清單》與《呼吸》的問題。與《好事清單》以自我終結來啟動問句相反,《呼吸》中是由生小孩與否的問題來向生命發問。
3月
28
2023
一百分鐘無中場,捏在多數劇場觀看的理想時間;但巨量台詞疊進了「情節時間」,作為第二層表現。《呼吸》經歷一對男女的交往、討論生子、懷孕、流產、分手、再次相遇(甚至可以説是外遇)、再次懷孕,然後導向結尾;更因全劇未有明確的段落切割,讓所有情節、對話都直接被銜接,進一步錯亂了時間感⋯⋯
3月
20
2023
傳源文化藝術團的組成,從兩個人到一群人,這群人把原住民傳統樂舞轉換成舞作《呼吸》,而編舞藝術家DJANAWKIVALAN(伊法蘭迦惱,來自排灣族,屏東縣來義鄉文樂部落)功不可沒。(童柏壽)
10月
03
2019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