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正熙(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全白表面,極簡造型,在白熾燈光的映照下,舞臺彷彿是一個完全隔絕的無塵室;舞臺上的兩個人,造型乾淨、簡約、俐落,發散出隨性自在的氣息;舞臺上方的冰層(投影),舞臺側邊擺放的冰磚,喚出極地光景,即使面臨崩解危機,仍是那麼地純潔晶透。
於是,觀眾席燈光逐漸暗下之後,我們彷彿被帶入一個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另一個時空,直到男主角看似一時興起的提問:「我們要不要生個小孩」,一下子將我們拉回塵土飛揚的地面,回到混亂的真實生活。
IKEA的世界,終究是虛構的。
四把椅子劇團新作《呼吸》,翻譯自英國當代劇作家作品鄧肯.麥克米倫(Duncan Macmillan)代表作,說的是一對年輕中產階級夫妻,從是否生養後代、結婚的爭論開始,之後歷經懷孕、流產、分手,之後重逢,意外懷孕,結婚,組成家庭,最後老去、死亡的生命故事。兩個人在這過程之中,各自經歷生命試煉,也彼此影響,相互妥協,既是對個人自我認知、情感關係的探究,亦是對人類整體命運的思考,最後走上多數「一般人」走過的路,心中是否還有遺憾,我們不得而知,即使有,或也不讓人意外。
最終的教訓是:人生本就是如此,既簡單又複雜,任何決定,既是意志的展現,也是妥協的結果,既堅定也怯懦,義無反顧,瞻前顧後,都是平常。人際關係的維繫,亦是如此。
去脈絡化的疑慮?
《呼吸》的情節主線,簡單明確,戲劇衝突的發展,條理有序,有戲劇性的轉折,但沒有讓人「腦洞大開」的曲折離奇,富含濃郁情感與複雜情緒的文字,印證了「文學性劇場」的價值,文本翻譯和演員的表現,因此更形重要。
文本翻譯部分,語感流暢,值得肯定。劉冠廷的M,沈穩而節制,偶爾流露的沮喪、無奈、傷痛,讓M這個原本就比較討喜的角色,多了些浪漫的氣息,也讓孫可芳的W,從充滿道德優越感的強悍姿態,到回歸情感脆弱本質的轉變,更為可信。演員的絕佳默契,讓份量十足的對話不顯沈重停滯,能以流暢的節奏,有效地發揮語言的敘事潛能,牽動著觀眾的情感與思緒,在「空白的」舞臺視覺對映下,W與M的言語交鋒,更顯得豐富而飽滿。
《呼吸》是一個極具當代性的文本,但在臺灣的搬演,仍不免讓我有「去脈絡化」的疑慮:劇中年輕夫妻的自由派(liberal)社會意識,和自以為是(self-righteous)的道德優越感,在歐美國家左右對立、進步(progressive)與保守(conservative)涇渭分明的社會現實脈絡中,有非常明確的政治意涵與文化指涉,雖是個人生命選擇議題,但與更廣泛的公共論述和文化表現,呼應對照。在劇場(一般認為有比較明顯自由派色彩的文化機構)裡,W與M兩人所面對的觀眾,彷彿就是自己的鏡像,分享著他們的情感掙扎與道德焦慮,兩人之間幾乎不曾間斷的綿密對話辯證,不僅在舞臺上,也在日常生活裡。只是,在臺灣,沒有明顯的左右、保守進步之分,或者更適切的說法是:即使有左右之別,也都被更容易辨識選擇的藍綠、統獨對立給掩蓋或消弭,而難以在公共論辯或私人對話中,形成有現實意義的論述。
因此,我們可以如何理解W與M兩人的期待、焦慮、畏懼、意志?
臺灣年輕世代不婚不生族群的選擇,無論是基於現實考量,生活態度,或政治性抉擇,都是真切而值得尊重的。只是,當我們在思考個人命運時,仍不免要將自己視作為這個世界的一員,從這個角度去衡酌我們的每一個決定,及其可能會有的影響。我們無須時時逼問自己:「Are we good enough?」,但,不斷的自我批判,彼此聆聽,對話辯證,或許是必要的。W與M,沒有前半段的探問、對峙、衝突,就不會有之後的理解、同感、共生。
因此,面對越趨混亂的人心世局,看似無可逆轉的環境危機,站在相對優勢位置上的中產階級,仍然能夠自我期許做個好人,努力過上一般性的人生,適當程度地憂慮人類的未來,至於那些我們無法理解、無法理解我們的人⋯⋯
繼鄧肯.麥克米倫的另一部作品《好事清單》之後,四把椅子再一次成功轉譯當代重要劇作,藉由個人生命關懷,連結更廣泛的全球觀照,擴展劇場的創作視野,也同時再次確認語言思辨在劇場中的必要:我們或許不能完整表達自己,或真正了解他人,但仍要持續嘗試。
並且,記得呼吸。
《呼吸》
演出|四把椅子劇團
時間|2023/03/17 17: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