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的展演《新!王冠度假村》(上)
9月
01
2020
新!王冠度假村(莎妹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27次瀏覽

陳泰松(特約評論人)


請君入甕

《新!王冠度假村》(以下簡稱《村》)有個副標題,Corona Villa與worldwide,宣稱是裝置、網路直播與互動式演出。參加者得先預約,在預定時間到櫃台報到,服務人員便會帶領到房間;這裡有四間,位於櫃台後方,每間都是由四面暗墨色的玻璃所組成,外面的觀眾可見到參與者在裡面的活動狀態。房內陳設有張床、一套桌椅、礦泉水,參與者必須全程戴上耳機,接受活動指令,例如每隔一段時間要求量額溫,並將時間與數據寫在玻璃牆上,一些涉及個人的問答,例如你死後到另個世界,希望該地方有什麼氣味等等。坦白講,除了要求戴眼罩,躺在床上休息,感覺還可以,否則過程有些無聊,想走人──包括要人活動筋骨,播放要你嗨的輕快音樂。然後螢幕出現直播主的畫面,把我留住,好奇有何事會發生,在一陣問答後,應要求抽出一張牌,直播主問:「你聽音樂嗎?」在知道我不甚投入後,接連唱了三首歌給我聽;或許,我的回應不是很熱烈──有給予掌聲,畢竟獻唱是一種付出!隨後,螢幕出現運動操場的鳥瞰圖,接著畫面呈幾何扭曲,不知其所以,像是送客令,接下來出現測試的字幕,覺得待了近兩個小時夠了,提早半小時開門離開。

三個效應

這當然是COVID-19的隔離寓言,而離開房間卻給人有解封感,迫不及待想要離開北美館,失去動力再看其他展覽,包括這件裝置隸屬於「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以下簡稱「藍天之下」)【1】之其他作品。逃出美術館不得不說是《村》的額外效果,就算隔離在此只是個寓言,但美學效應倒是真的,縱使比不上真正的檢疫隔離:兩週,程序嚴格。當《村》的直播主跟我連線時,我不禁問她:你是真的嗎?她的表情有些困窘,隨即跳過,進行下個對話,於是,第二個效應是:直播是一個系統,無論你怎麼干擾它,終究要回到或完成它自身被設定的運作,困窘只會是一時的,甚至只是瞬間,像是畫面的閃動,秒間的岔離,倒也反證了互動機制的系統性。

說到互動,效果難免取決於參與者的積極度,說它無趣可能失之武斷──例如拘謹,或對互動遊戲抱持著疏離的態度。這不禁讓人想到「藍天之下」的策展論述,引述星座專家的說法「土星回歸它守護的魔羯座」,並藉由班雅明提及的土星,「一顆演化最緩慢的星球,常常因繞路而遲到」,強調該展是籠罩在土星氛圍下的「摧毀、重生、慾望、死亡、極端、無意識」,那麼,何不跟星座專家合作,精算參與者的星盤,去掌握土星在其星盤中的宮位強弱,或跟其它星體所構成的相位,然後客製化各種可能的互動模式,或許能把《村》的參與者帶入更有成效的互動也說不定。但話說回來,要求客製化未免過於算計,旁枝末節,因為是系統在說話,決定互動有哪些項目。《村》的第三個效應是它的物質設施,帶有時尚品味,像是企業部門的陳設;當人來到此處,便會感受到它的氛圍、接待流程以及標準化作業程序,算是常見於當今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商品景觀與物質條件。藝術成了後者的鏡像反射,跟物質生活的想像疊合,也是後者在藝術空間的再符碼化。

密室脫逃

關於藝術跟世界的關係,當藝術不是直接涉入,而是跟世界有所區隔時,動用的材料與構造便不是世界本身,也就是說,《村》所謂的「防疫旅館」不是發生在真實世界裡,況且它還是由透明玻璃所組成,參與者在裡面活動昭然若揭。這個玻璃屋的透明性帶來某種隱喻,最尋常的理解是疫情帶來的公衛與社會監控之間的緊張。這是生命政治的治理難題,然而,玻璃屋無法透徹這種緊張,而屋內的影音故事──多少是帶著時空的浪漫遐想──更讓它模糊。當然,《村》的製作規模頗大,構思也不簡單,如同學界以文學、哲學、政治制度來審思疫情,並從中指認資本主義的末世啟示錄,這種社會功能不應被否認。然而,我們不能只看這點,也就是只看《村》對疫情的指涉或隱喻,因為任何功能的發揮是有賴於機具,而機具在此便是指玻璃屋。

新!王冠度假村(莎妹工作室提供)

其實,玻璃屋的內涵並沒有比前者少,甚至更為重要,如症狀一般,因為借用製作群的說法,參與者正是玻璃屋的「內容製造者」【2】,但不要當真,以為是參與者在製造內容,因為在生產關係中,《村》才是生產者,握有製程的主事者。因此,無論參與者怎麼搞怪,假設她/他的土星怎麼受剋,運作遲緩到近乎死局,以至於在玻璃屋內沒有任何表現力,整個人像是僵在那裡,不接受任何指令,沒有任何互動,都逃不開是玻璃屋的內容物。即使狀似木乃伊,或躺在那裡,參與者藉以掙得自己的主體性,都是無濟於事,因為這一切終究成了玻璃屋的展示內容,也就是說,成為《村》所製造的內容。拒絕參與?那不一定是好事,畢竟玻璃屋已經設置了,預設一個可能的故事:去當一位參與者,然後去想以怎樣的形式脫身,以及脫身後,要進行怎樣的生產來贖回自我──不要忘記,我們在櫃台都簽了授權書,表明自己在玻璃屋內的活動或影音產物都歸於《村》。

本來只是逃出玻璃屋,卻殃及美術館,因為連它也成為我們想逃離的對象,跟前述提到的兩個效應「系統運作」與「企業模式」扣連成觀者的「間離效果」。就布萊希特而言,「間離」(Verfremdung)通常被解釋為陌生化,是讓劇情、演出、劇場元素的連貫性出現各種落差,激起觀眾的反思與批判,一種立意於反共鳴或反投入,但本意是疏遠。就《村》來看,我不從觀者角度來看「間離」,而是參與者,因而不是在劇場空間裡用來鍛鍊批判意識,而是在影音互動的展演空間裡做出行動:如何自處,發明脫逃或反饋策略。這互動,說是發生在密室裡亦無不可,但不是指它的實體空間,而是它的規制與運作;這是透明系統的密室,製作單位指稱的「環形監獄」,說是進行(監)看與被(監)看、偷窺狂和暴露癖的共構,【3】一種合法化的共謀。然而,這種共謀絕不是「我讓你偷看我的暴露」,因為這姿態是虛假的,表演的假掰,不是偷窺狂和暴露癖的真實含義。就暴露癖來說,它總是襲擊他人視覺,秀出形象的出奇不意,是以我的東西來驚嚇你。這是讓你看到「我在看你」的襲擊,瓦解了偷窺狂的秘事,揭露後者躲在暗處的觀視。換句話,偷窺狂注定是要敗給暴露癖,因為前者已被後者先行鎖定了。若硬要說它們有共謀,那其實是說一種不謀而合:兩者都是跟他人慾望無法交流,只能求諸於隔距並把他人影像化的慾望操作。

(未完待續)

註釋

1、展覽策展人是蕭淑文與耿一偉,展期2020/08/01-10/18。

2、製作群成員是孫瑞鴻(美術館的影像設計)、「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導演Baboo以及「進港浪製作」團長洪唯堯(互動指令),參見cacao 可口雜誌訪談:〈《新!王冠度假村》歡迎預約入住!每個人都是頻道,每個人都是內容製造者〉,網址:https://cacaomag.co/corona-villa/

3、同前註。

《新!王冠度假村》

演出|Baboo、洪唯堯、張暉明、孫瑞鴻
時間|2020/08/15 14:0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村》則是尋求他人的代理,把他人帶往我所謂的「人物導向」的維度。在此,我們不妨把Claire Bishop的「活人裝置」改譯為活體裝置。《村》的生命政治便在於此,不是根據它對疫情的指涉,而是很實質出現在作品身上:玻璃屋這個活體裝置。(陳泰松)
9月
02
2020
簡單歸納財劃法的修法效果,即2026 年起,國家會將更多的總稅收分給地方政府,使中央政府可支配的稅收將縮減,地方政府分得的財源則相對增加。但國家總體資源沒有增加,理想上地方政府則必須承擔更多公共政策的責任,中央及地方政府應該要商討,隨著財劃法改動,中央有什麼公共任務必須移交由地方政府執行。而主計總處也指出,在中央政府不另闢財源的前提下,各部會預算將平均刪減 28%,以因應中央政府減少的收入。
9月
05
2025
補助的初衷,是要為文化公共價值撐出空間。但當它成了唯一的航道,便失去了讓創作自由航行的可能。 我們需要的是另一種制度想像──一種願意長期共擔風險的補助機制、一種能讓藝術在市場之外存活的社會支持系統。
8月
29
2025
《紅妝舞韻》巧妙地透過「一人分飾多角」的「遊戲副本」框架,將歷代女性身體從規範、過渡到解放的歷程,以「緋」字串聯成華美且詩化的系列意象,藉由跨媒介、跨舞臺形式的實驗,讓觀眾在參與與遊戲感之中,以歷史與身體的感受,在水袖的柔韌、旗袍的曲線、國標舞的伸展之間,體驗歷史流動的女性姿態。
8月
27
2025
有別於ESG與SDGs永續發展目標在環境面引用各種檢測數值簡明易瞭的作為溝通渠道,文化藝術對外溝通時,需強調藝術以人為本的精神,著墨其所衍伸的價值和影響力,透過工具方法適度引導,讓參與者將藝文體驗當下的愉悅感、情感刺激或非自主性生理反應,體驗後的印象、反思和啟發等感受,以文字、圖像、聲音或肢體表達方式留下紀錄,刻畫記憶,創造共同回憶。從個人內在經驗的美感、幸福感和滿足感,轉化為企業理念認同、價值傳達、社群共識凝聚,進而促進公民參與、豐富社群生活和社會共榮,以表演藝術為媒介帶動企業永續發展。
8月
22
2025
透過聲響裝置、戲曲程式與手語語法的交織,《語言邊界》並未試圖修補語言的缺口,反而在斷裂處生成新的轉譯路徑,讓觀眾不再依賴「看懂什麼」的思維,而是進入「感受如何」的空間。
8月
13
2025
於是,回到何以辨識一項行動或作品是打造還是拆解文化體制之敘事的問題,或許其中一個核心區辨在於:如何安置那些被遺忘的?又如何記得?
5月
05
2025
「在內部」,台灣小劇場「運動」如果遺缺左翼(視角),運動性必然可疑,除非保守與排除是藝術及人類世界的未來。
4月
28
2025
癥結在於:當舞台上出現任何對地下黨人物的簡化、矯飾或情感濫用,倘若僅是調動觀眾惻隱之情而缺乏思辨深度之際,是否就必然被視為背離左翼,並遭扣上「右派」或為統治集團宣傳等保守主義帽子?
4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