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年輕、生命、短暫、恆定——NSO《深情交響》
10月
18
2021
深情交響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9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2021年新樂季是國家交響樂團(以下簡稱NSO)的新紀元,包括新的藝術顧問準.馬寇爾走馬上任,同時也面臨疫情與人事變動的考驗,未來這一年可能也會有一些的不確定性,但也像是罅隙而出新的枝椏,是讓我們看見不同的音樂視野的契機,也因此更驚嘆臺灣新生代音樂家的軟實力。

這場音樂會的兩位主角,為國際大賽的得主,皆不到而立之年,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擁有一片天。一為指揮家吳曜宇,於2013年贏得第53屆法國貝桑頌國際青年指揮大賽首獎,二為魏靖儀,於2015 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桂冠優勝,兩位「臺灣之光」在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1945)交會,再加上這首作品本來就是膾炙人口、雅俗共賞的樂曲,自然備受矚目。

整體來說,魏靖儀與樂團表現都在水準之上,只是一開始似乎彼此都還在調適聲響的平衡性,在沒有樂團導奏的小提琴在高音域的五個音符兩個八度的演奏,雖沒有失誤,但也沒有真正到位,少了些許細緻與契合,而且獨奏的部份一直被樂團的聲音蓋過,可見在聲部平衡上還有進步的空間。而到了第一樂章的裝飾奏開始,獨奏與樂團的聲響才算真正的契合在一起。第二樂章的表現逐漸穩定,從樂團導奏的G大調七和弦之中,引導獨奏演出抒情的主題,在中間樂段裝上弱音器並且在高音域的做出了音色變化,魏靖儀的表現可圈可點。在第三樂章,出現了大量的大跳變換把位與高難度跨絃的技術,魏靖儀在《乞丐王子》主題急遽的速度變化上,與樂團緊湊精彩的互相應答、競奏,更證明魏靖儀的身手不凡。在安可曲巴赫《C大調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更是處處精雕細琢,展現了魏靖儀面面俱到的演奏技術與藝術精神。

此外,國內首演的蘇克《第二號交響曲—阿斯拉耶爾》(1905),也是本場音樂會的一大亮點,與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皆為二十世紀浪漫主義的作品,都充滿了抒情性與技術性。雖然此曲可能較為冷門,但吳曜宇與NSO的詮釋是具說服力的,猶如用音樂打造一個魔毯,帶領我們進入魔幻、未知、神秘的世界,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述說人們最不願面對的生命議題——死亡。

從大方向端看,《第二號交響曲》演奏的完整度很高,雖然在一些細節處尚需更為細緻,但足以看出吳曜宇與NSO的合作默契已經建立,已然掌握了樂曲的詮釋風格;再就細部觀察,很多的動機發展表現的淋漓盡致,層次分明。此外,在第一樂章一開始出現素歌風格,終樂章的C大調聖詠風格,似乎在描摹管風琴的音色,充滿著神聖的虔敬感,彷彿帶領觀眾進入了一個莊嚴肅穆的儀式。

第二樂章引用了德沃札克《安魂曲》動機,其中長笛所吹奏的持續音,是本樂章的主音—降D音,像是懸掛在天上的恆星,恆定堅固的吸住絃樂短音動機與圓號的半音音型,也像是其他所有的音符都是從這個持續音所滋長出來的,彷彿就是將眾星體的所有質量凝聚起來,共同綻放出光和熱;也像是在未知而神秘的宇宙中,恆定持續探索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長笛穩定的持續音與忐忑不安的絃樂,在聲響上渾然成為一體,像是天上與人間的昂然對峙。

在第三樂章「活潑的」,其中絃樂與木管描摹女巫的奸笑,也像是死神對於生命的死纏爛打,塑造出一種光怪陸離的奇幻場景,進入中段的「持續的行板」,像是給予人們無限的安慰,像是在鼓勵人們勇敢的擁抱生命中的所有生老病死、陰晴圓缺,在這裡NSO的絃樂表現,打磨的很細緻。

第四樂章的標題〈致奧蒂莉〉(To Otilie),就是作曲家對於妻子的思念,除了木管奏出明亮的音色,持續安慰著失去摯愛的心靈,絃樂的部份就像是如泣如訴述說這段心情故事,小提琴獨奏的表現也相當絲絲入扣。

此外,「一分鐘交響曲的創作計劃」是NSO本樂季的新計劃,也欣喜馬寇爾為鼓勵臺灣年輕作曲家創作新曲,給予他們展現的舞台。這次首演周潤瑩的作品《愴》,作曲家用三全音(tritone)為基礎,描繪「心理創傷不斷重複、迴盪於潛意識和夢境之中,進行自我哀悼與解構」。【1】就像是呼應下半場的蘇克《第二號交響曲》。但可能是一分鐘太過短暫,很多音樂元素來不及向聽者介紹,也還沒聽見任何的開展,樂曲就戛然而止,可能太過於實驗性,令人有點措手不及,難免心中產生疑問:「一分鐘,對於一個交響樂團就夠了嗎?」、「一分鐘,可能比較適合獨奏吧?」、「一分鐘,是隱喻人生苦短嗎?」、「一分鐘,是要藉由管絃樂團表達些什麼?」、「一分鐘,是指一粒沙中見世界嗎?」、「為什麼是一分鐘?」諸如此類的問號,就在樂曲結束鼓掌時,在筆者腦海裡不斷冒出。

大致而言,整場音樂會是具有啟發力的,也給予人們更多的思索空間。喜見NSO在新的一季有如此專業的表現,往日的默契也逐漸回復,再透過魏靖儀與吳曜宇的合作演出,更確信臺灣年輕音樂家的實力不容小覷,已能獨當一面,也相信未來,不論是NSO或是其他客席音樂家,更能合作無間的一起進入更優質、更專業的境界。

註釋

1、周潤瑩,《NSO深情交響》節目冊樂曲解說。

《深情交響》

演出|國家交響樂團、吳曜宇、魏靖儀
時間|2021/10/0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出者擔任的是中性的使者,不帶私意的傳達信息,然而音樂家又如何在其中表現個人特質,讓作品與眾不同,正是宗教音樂最困難之處。
11月
24
2023
筆者在歐洲期間聆聽尼爾森斯現場音樂會的經驗,至今仍然難忘,回憶中,音樂的興奮、緊湊、樂團願意為之百分之兩百的拼命景象,都沒有在這場音樂會中重溫舊夢。
11月
22
2023
奧斯陸愛樂的新任總監芬蘭指揮家克勞斯.麥凱萊,不僅外表俊俏,更以23歲的超低年齡登上音樂總監,就算連遠在台灣都話題十足,本次台北的音樂會,主打指揮拿手的西貝流士曲目,演出兩場都售罄,後續討論的聲量也持續不斷,關注度也極高
11月
08
2023
今年「夠帶種藝術季」邀請夏天參與「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 決賽競演」的多位藝術家演出;在以「辦桌」呈現的活動中,可見七組卡司──暖男樂團、Lihan Umaw游恩恩、Temu Masin徐智文、maya’a taboeh hayawan羅媛、Pacak巴查克、marang aly孫李杰及主持人巧克力(Salizan Binkinuan)
11月
08
2023
看似優柔寡斷的法師害怕紮營時間太晚,想要呼喚後頭的兩人快步前進,但鐘錶師肩負大量精密零件行囊,旅人則意外中了菇毒。
11月
08
2023
從開場儀式就能逐漸感受到這個活動不只是原住民音樂展演,也兼具運動會、深度文化體驗等意義與內涵
10月
31
2023
無怪乎多年來,教科書上對於江文也的介紹,僅能是以一種「台灣之光」的景仰之姿來陳述。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我帶著這樣的疑惑,及想更認識這個知名卻談不上熟悉的江文也的心情,踏進音樂廳。
10月
2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