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與生命意義的自我生成《海江湧》──咱的日子
5月
03
2019
海江湧(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吳孟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1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劇場空間哲學成為一項無法迴避的命題,與近當代土地分配系統與結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重要性不斷提升,從土地成為商品,進入資本主義體系那一刻起,就連同交易一起進入一場劇烈加速度中。因為非常明顯地,大致以十七世紀為界,前期佔據人類歷史遠超過四分之三時間的戲劇史中,空間僅需作為表演場地,來思考內部的運作關係;在創作上,它既不存在一種比較視野,區隔劇場內部與外部空間彼此轉譯的關係;在政治經濟學上,也不存在與外部的緊張衝突,需要積極爭取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必要。然而,當土地成為商品,這一切都將不同。劇場以及劇場空間的嚴肅意義,因此被擠壓出來。到當代,十分殘酷地,它如果不能在推動資本主義的角色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轉身,叨叨絮絮地,向既有體系、與當代的人們解釋自身存在的必要。未成為商品的劇場與劇場外部的空間,生成出一種必然之緊張關係。(此處,「成為商品」並不僅指可以販賣、售票的層面而已,而是要成為穩定、良好的獲利工具)。而《海江湧》在此一基礎上,則將衝突順利化解,結合廖若涵累積已久的劇場語言與特定時空調動手法,成為同時具有歷史、當代與公共性的戲劇作品。

首先,若將交流場域分為觀眾挾帶的時空與創作者凝聚起的時空,後者的內容與兩者交流關係,決定了《海江湧》(以下簡稱《海》)的面貌。首先,創作者大致透過兩種不同手法,廣袤且深入地將與劇場隔閡的外部空間,調度至劇場內。第一種,劇團從2017年展開田野調查,訪問台江一代居民以及研究相關歷史,取材其經驗、集結成作品所具備的在地經驗(知識),成為作品具有力道的第一項材料。第二種,導演募集台江一代幼童、青壯年、中老年等三代的大量素人演員,個別與專業演員大致以平均比例參與演出過程。因此,作品同時包含在地知識與在地身體兩種不同有力的面向。演出過程裡,較繁複的知識與情節演練,由專業演員擔當之餘,更直接將在地身體與所乘載的盤根錯節的細膩情感,一併深刻地導入劇場中。

劇場作為事件發生的場所,大規模進行時空調度與徵召,已經不是件新鮮事,但仍具有一定的意義與魅力。例如,《重述:街角的兇殺案》導演米洛‧勞(Milo Rau)在《剛果裁決》裡集合當地居民、企業與政府單位進行辯論,產生改變現實的張力;紀錄劇場也試圖重演真實,散發出對歷史事件真摯的倫理光輝,都是存在已久的例子。因此,大規模徵召時空到此凝聚,並不是讓《海》作品力道最能突顯之處──它確實是《海》的地基、本體、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作品的成果奠基其上之餘,導演進一步透過獨特形式,支撐作品的力道。經過開場的空間導覽(部分觀眾為觀賞即時與預錄影像),等所有人回到劇場,演員們以歌的形式將台江歷史與生活吟唱出來,這種宛如召喚的儀式本身,穿透了接下來整齣戲,成為作品主調。

將生活以吟唱方式表達的行為,具有比戲劇更古老的歷史淵源。無論在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美洲印地安人傳統文化或歐洲史詩文學裡,都可以週而復始地看見相同模式自發性地發展出來。「吟唱」這樣的行為本身,透過回顧生活與歷史,表達出對當下的積極的態度與肯定的意義。也就是說,當我們的現在,這個看似可以掌握的當下,其實處在一種巨大的夾層裡:前方是不可見的未來,後方是將我們吞吐出來,回頭卻已經不可見的湧動黑暗時,人身處歷史,確實容易自覺處於孤獨且漂流的狀態。這時,透過確認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使現在更加清晰,進而找到可能的存在意義。如此一來,我們便不是憑空出世的,而有了來向、先祖與繼承。透過這種方式,也因此進一步了解,自己可能想要通往的未來。吟唱行為,涵蓋了以上所述的哲學意義。透過演唱生活內容,把可觸及的歷史反覆表達,進而對其肯定──是的,你們都曾發生。當下的意義,因此得到反覆刺激與啟發。這或許是吟唱在不同文化裡都深具意義,且歷久不衰的原因,也是貫串《海》全劇的形式主軸。

在沒有複雜劇情的條件下,廖若涵透過其過去累積出的劇場語言、肢體形式、空間詩學等,結合歌曲、戲劇形式,以最大廣度,簡單重複台江當地發生過的事。重複以及積極重述自我本身,便是吟唱的精神。該精神它不一定以歌曲方式呈現,而是在表達過程裡,保持對現實反覆確認、積極表述,進而產生全新理解的態度;並盡可能寬容地,不壓縮其轉述的時空。因此可以觀察到,除了跳躍、片斷性的敘事銜接,每個場景當下的時間,作品都盡可能地接近真實生活的時間尺度,而未經壓縮。此外,而對現實抱持積極面對態度最明顯例子,就是當移動觀眾回到劇場後,演員開始唱起歌謠,其中提及安順廠的部分,不斷反覆高唱有毒物質名稱「アルカリ(A-ru-ka-ri鹼) ナトリウム(Na-to-ri-u-mu鈉)」時,所展現的狀態。作為對居民造成傷害的歷史,在歌謠裡並沒有試圖抹去或迴避,而是以積極態度反覆承認已經發生的過去。儘管傷害難以抹滅,但作品的態度也始終面向生活,沒有走向社會學層次的批判。這樣的選擇,在提高作品複雜性的同時,也穩定全劇的敘事基礎,沒有讓作品淪為為特定立場與價值觀服務的宣導狀態。而對痛苦的歷史如此不加迴避的態度,則無可置疑地,將「當下台江」的面目拋光得更加清晰。

因此,《海》這齣看似具有高度地方性的作品,沒有因此充滿限制,反而因此具有強烈後殖民的意義。因為它在作品的內容,同時透過知識與身體層次,廣納在地元素;而在作品的形式層面,透過吟唱精神,以及對歷史、生活的積極態度,反覆確認,也因此重新啟蒙了所有人對當下台江的感受與定義。於是,一種內在充足、圓滿的意義生產過程,在戲劇搬演過程裡被自然而然順利完成了。作品從返回台江歷史,進而肯定台江的現在,並將這種啟蒙的經驗,透過劇場分享給所有觀眾。土地、歷史進行內在意義生產的過程裡,不同背景觀眾,其共鳴的程度必有高低之分,但儘管如此,仍無損時空凝聚與觀眾挾帶的時空彼此交流被促成,以及意義被搭建起來的事實。當然,也不影響生命與土地意義的自我輸出,因此更加茁壯的過程。

《海江湧》

演出|台南人劇團、阿伯樂戲工場
時間|2019/04/28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將《海江湧》視為開幕儀式功能為主的演出活動,享受現場和樂融融,十足的歡慶氛圍,即是一項顯著成就;但若關注本次計畫由公部門與地方民間挹注的資源與濃厚感情因素,還有阿伯樂戲工場、台南人劇團兩個共製單位的近年發展,則不免抱有更高的寄望了。(楊美英)
5月
08
2019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