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與音樂劇的交融實驗——音樂劇《伊底帕斯》
9月
19
2023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70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希臘悲劇是最古老的西方劇場文獻,也是所有劇場人的難題,對於演員要如何呈現、導演要透過超現實的劇情把觀眾帶往何處、而觀眾又該如何消化,都是相當吃重的挑戰。雖然大家或多或少都對故事背景有些了解,但荒誕的劇情、繁多的人名、難以理解的台詞,加總所堆疊出的張力,多少都讓讀者給予敬而遠之的態度,而作品中的留白,卻同時讓觀眾有充足的想像空間,而讓些作品得以被千年傳唱。由台灣C MUSICAL製作團隊與韓國拼死奔跑劇團所製作的《伊底帕斯》,選擇了一個不容易處理的文本,以一種相當冒險的方式來呈現,或許也呼應了伊底帕斯這個文本其中一個重點,也是主創團隊所挑中呈現的關鍵字「選擇」。

相信多數人對於音樂劇的印象,應是以悅耳的旋律、華麗的聲光與舞蹈,推進著劇情發展。而《伊底帕斯》這部作品,卻刻意以吟誦悲劇史詩的方式呈現,作曲家張芯慈並沒有為這些角色獨白刻意創作華麗的旋律,反而透過閱讀吟誦產生的節奏及音調抑揚頓挫,讓旋律退居二線,而語言的力量可以被更加凸顯。但雖然聽覺中不以旋律取勝,但《伊底帕斯》當中的音效設計,卻絲毫不馬虎,仍然可以感受到主創團隊在許多細節上的用心。劇作家韓雅凜也刻意讓歌詞的呈現,貼近史詩原著,就現場的歌詞字幕翻譯理解,台詞刻意沒有轉化成現實的對話,而是保留了史詩本來的詩意,角色之間雖然有對話,但每一句台詞卻也都可以成為旁白,歌隊也不僅只是群眾演員,而是切合古劇場的運用,為強調的文字增加份量,所吟唱出來的口白也為後續的劇情指引方向。這或許也回應了拼死奔跑劇團對本劇前身所下的標題《The Chorus, Oedipas》。同時,雖然新北市藝文中心是鞋盒式的劇場,但《伊底帕斯》的舞台設計,也可以看出創作團隊想要複製希臘扇形劇場呈現。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這樣的呈現方式,對於習慣時下劇場的觀眾,或許會多了幾分艱澀,但筆者卻認為這樣的處理卻像是一場大型的音樂劇實驗,用最當代的戲劇形式,模仿古老的呈現方式去詮釋一個史詩文本,然而順著劇情走到最後,原先以為是否作品就要與伊底帕斯的命運一樣以錯愕完結,但本劇的創作者,並沒有丟下音樂劇迷感受於不顧,終曲全體演員瞬間從遠古穿越到今天,所唱出的歌詞也精準地打中每個人生命的困惑,透過一首終曲,為看完希臘悲劇不知所措、需要消化的心情,下了一個明確的註解,讓在場每一個觀眾,都能成為這部史詩巨作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這部作品也透過了前九十分鐘的劇場中的語言、音樂、視覺,交替堆積情緒,而在累積到頂點時,所有張力得以瞬間獲得舒坦,這種感受也令筆者相當印象深刻。

當然,這樣的成功的效果也只有親臨劇場才能體會,如果整部作品沒有被一氣呵成呈現,其吸引力也勢必大打折扣,這使筆者聯想起另一部改編自希臘著名悲劇的傑作,史特勞斯的歌劇《厄勒克特拉》,其主角如伊底帕斯,同樣被哲學家佛洛伊德引用來借指戀父情結。這部歌劇如果沒有進劇場完整欣賞,也會讓人感覺不知所云。史特勞斯借用了希臘神話,在一百多年前,讓音樂劇場的觀眾頭痛欲裂、後勁無窮,一百年後的音樂劇《伊底帕斯》,也讓千年前的老故事,透過今日的劇場技巧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垂直地打入每個觀眾的心中。

2023新北市音樂劇節——C MUSICAL《伊底帕斯》

演出|韓國 拼死奔跑劇團 X 台灣 C MUSICAL製作
時間|2023/09/10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
《傻子王國》所完成的,便不僅是一齣成功的兒童劇,更是一場溫柔卻深刻的社會教育。《傻子王國》展現出一種可貴的創作初衷——讓戲劇回歸日常,並在共享中實現教育、藝術與情感的多重價值。
4月
23
2025
畢竟在現有既定的獨角戲形式與替代空間表演的客觀條件限制下,從文學文本到表演文本必然需要作出極大的跨越。因此,自己關注的重點在於創作團隊如何運用所選擇的空間進行表演敘事,達成現場與觀者的交流
4月
22
2025
四位歌者以科薩語、祖魯語和茨瓦納語進行的演唱,試圖召喚非洲這塊土地的過往先知,加上「Isicathamiya」獨特的社會文化意涵,似也透露了某種「過去的痕跡」——既是礦工族群的社會處境,也是肯特里奇向來關注的南非人權與殖民議題。
4月
18
2025
我認為《伊南娜計畫》若能給出指引,那將會是尚未深究葛式劇場的神思,也就是通往過去、根源又能面質當下處境的當代敘事。
4月
14
2025
無論怎樣,《伊南娜計畫》是觀戲體驗的稀珍,一方面,受惠於劇場本是殼牌倉庫的樸實,沒有複雜機械的舞台設施,讓觀眾得以聚精會神於演員的臨在與肢體動作
4月
14
2025
本文要處理的,既不是對於歷史、原作的比較考據,亦非限縮在免去歷史責任的表演效果,而是著重於,2025年版本《熱帶天使》所作出的種種選擇,如何透過音樂劇的形式外顯,反映出了對於1940年代歷史創傷的無法面對。
4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