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與音樂劇的交融實驗——音樂劇《伊底帕斯》
9月
19
2023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2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希臘悲劇是最古老的西方劇場文獻,也是所有劇場人的難題,對於演員要如何呈現、導演要透過超現實的劇情把觀眾帶往何處、而觀眾又該如何消化,都是相當吃重的挑戰。雖然大家或多或少都對故事背景有些了解,但荒誕的劇情、繁多的人名、難以理解的台詞,加總所堆疊出的張力,多少都讓讀者給予敬而遠之的態度,而作品中的留白,卻同時讓觀眾有充足的想像空間,而讓些作品得以被千年傳唱。由台灣C MUSICAL製作團隊與韓國拼死奔跑劇團所製作的《伊底帕斯》,選擇了一個不容易處理的文本,以一種相當冒險的方式來呈現,或許也呼應了伊底帕斯這個文本其中一個重點,也是主創團隊所挑中呈現的關鍵字「選擇」。

相信多數人對於音樂劇的印象,應是以悅耳的旋律、華麗的聲光與舞蹈,推進著劇情發展。而《伊底帕斯》這部作品,卻刻意以吟誦悲劇史詩的方式呈現,作曲家張芯慈並沒有為這些角色獨白刻意創作華麗的旋律,反而透過閱讀吟誦產生的節奏及音調抑揚頓挫,讓旋律退居二線,而語言的力量可以被更加凸顯。但雖然聽覺中不以旋律取勝,但《伊底帕斯》當中的音效設計,卻絲毫不馬虎,仍然可以感受到主創團隊在許多細節上的用心。劇作家韓雅凜也刻意讓歌詞的呈現,貼近史詩原著,就現場的歌詞字幕翻譯理解,台詞刻意沒有轉化成現實的對話,而是保留了史詩本來的詩意,角色之間雖然有對話,但每一句台詞卻也都可以成為旁白,歌隊也不僅只是群眾演員,而是切合古劇場的運用,為強調的文字增加份量,所吟唱出來的口白也為後續的劇情指引方向。這或許也回應了拼死奔跑劇團對本劇前身所下的標題《The Chorus, Oedipas》。同時,雖然新北市藝文中心是鞋盒式的劇場,但《伊底帕斯》的舞台設計,也可以看出創作團隊想要複製希臘扇形劇場呈現。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這樣的呈現方式,對於習慣時下劇場的觀眾,或許會多了幾分艱澀,但筆者卻認為這樣的處理卻像是一場大型的音樂劇實驗,用最當代的戲劇形式,模仿古老的呈現方式去詮釋一個史詩文本,然而順著劇情走到最後,原先以為是否作品就要與伊底帕斯的命運一樣以錯愕完結,但本劇的創作者,並沒有丟下音樂劇迷感受於不顧,終曲全體演員瞬間從遠古穿越到今天,所唱出的歌詞也精準地打中每個人生命的困惑,透過一首終曲,為看完希臘悲劇不知所措、需要消化的心情,下了一個明確的註解,讓在場每一個觀眾,都能成為這部史詩巨作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這部作品也透過了前九十分鐘的劇場中的語言、音樂、視覺,交替堆積情緒,而在累積到頂點時,所有張力得以瞬間獲得舒坦,這種感受也令筆者相當印象深刻。

當然,這樣的成功的效果也只有親臨劇場才能體會,如果整部作品沒有被一氣呵成呈現,其吸引力也勢必大打折扣,這使筆者聯想起另一部改編自希臘著名悲劇的傑作,史特勞斯的歌劇《厄勒克特拉》,其主角如伊底帕斯,同樣被哲學家佛洛伊德引用來借指戀父情結。這部歌劇如果沒有進劇場完整欣賞,也會讓人感覺不知所云。史特勞斯借用了希臘神話,在一百多年前,讓音樂劇場的觀眾頭痛欲裂、後勁無窮,一百年後的音樂劇《伊底帕斯》,也讓千年前的老故事,透過今日的劇場技巧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垂直地打入每個觀眾的心中。

2023新北市音樂劇節——C MUSICAL《伊底帕斯》

演出|韓國 拼死奔跑劇團 X 台灣 C MUSICAL製作
時間|2023/09/10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