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與音樂劇的交融實驗——音樂劇《伊底帕斯》
9月
19
2023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98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希臘悲劇是最古老的西方劇場文獻,也是所有劇場人的難題,對於演員要如何呈現、導演要透過超現實的劇情把觀眾帶往何處、而觀眾又該如何消化,都是相當吃重的挑戰。雖然大家或多或少都對故事背景有些了解,但荒誕的劇情、繁多的人名、難以理解的台詞,加總所堆疊出的張力,多少都讓讀者給予敬而遠之的態度,而作品中的留白,卻同時讓觀眾有充足的想像空間,而讓些作品得以被千年傳唱。由台灣C MUSICAL製作團隊與韓國拼死奔跑劇團所製作的《伊底帕斯》,選擇了一個不容易處理的文本,以一種相當冒險的方式來呈現,或許也呼應了伊底帕斯這個文本其中一個重點,也是主創團隊所挑中呈現的關鍵字「選擇」。

相信多數人對於音樂劇的印象,應是以悅耳的旋律、華麗的聲光與舞蹈,推進著劇情發展。而《伊底帕斯》這部作品,卻刻意以吟誦悲劇史詩的方式呈現,作曲家張芯慈並沒有為這些角色獨白刻意創作華麗的旋律,反而透過閱讀吟誦產生的節奏及音調抑揚頓挫,讓旋律退居二線,而語言的力量可以被更加凸顯。但雖然聽覺中不以旋律取勝,但《伊底帕斯》當中的音效設計,卻絲毫不馬虎,仍然可以感受到主創團隊在許多細節上的用心。劇作家韓雅凜也刻意讓歌詞的呈現,貼近史詩原著,就現場的歌詞字幕翻譯理解,台詞刻意沒有轉化成現實的對話,而是保留了史詩本來的詩意,角色之間雖然有對話,但每一句台詞卻也都可以成為旁白,歌隊也不僅只是群眾演員,而是切合古劇場的運用,為強調的文字增加份量,所吟唱出來的口白也為後續的劇情指引方向。這或許也回應了拼死奔跑劇團對本劇前身所下的標題《The Chorus, Oedipas》。同時,雖然新北市藝文中心是鞋盒式的劇場,但《伊底帕斯》的舞台設計,也可以看出創作團隊想要複製希臘扇形劇場呈現。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伊底帕斯(C MUSICAL製作提供/攝影林育全)

這樣的呈現方式,對於習慣時下劇場的觀眾,或許會多了幾分艱澀,但筆者卻認為這樣的處理卻像是一場大型的音樂劇實驗,用最當代的戲劇形式,模仿古老的呈現方式去詮釋一個史詩文本,然而順著劇情走到最後,原先以為是否作品就要與伊底帕斯的命運一樣以錯愕完結,但本劇的創作者,並沒有丟下音樂劇迷感受於不顧,終曲全體演員瞬間從遠古穿越到今天,所唱出的歌詞也精準地打中每個人生命的困惑,透過一首終曲,為看完希臘悲劇不知所措、需要消化的心情,下了一個明確的註解,讓在場每一個觀眾,都能成為這部史詩巨作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這部作品也透過了前九十分鐘的劇場中的語言、音樂、視覺,交替堆積情緒,而在累積到頂點時,所有張力得以瞬間獲得舒坦,這種感受也令筆者相當印象深刻。

當然,這樣的成功的效果也只有親臨劇場才能體會,如果整部作品沒有被一氣呵成呈現,其吸引力也勢必大打折扣,這使筆者聯想起另一部改編自希臘著名悲劇的傑作,史特勞斯的歌劇《厄勒克特拉》,其主角如伊底帕斯,同樣被哲學家佛洛伊德引用來借指戀父情結。這部歌劇如果沒有進劇場完整欣賞,也會讓人感覺不知所云。史特勞斯借用了希臘神話,在一百多年前,讓音樂劇場的觀眾頭痛欲裂、後勁無窮,一百年後的音樂劇《伊底帕斯》,也讓千年前的老故事,透過今日的劇場技巧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垂直地打入每個觀眾的心中。

2023新北市音樂劇節——C MUSICAL《伊底帕斯》

演出|韓國 拼死奔跑劇團 X 台灣 C MUSICAL製作
時間|2023/09/10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身首分離所象徵的流離,一旦作為一種被指認為「異人」的悲劇性後果,而本身具有流動性的內在特徵時,尋找親人的強烈慾望與回歸身體的形式表現,似有被解消掉能動性的擔憂。
5月
16
2025
劇場不再是召喚國族記憶的祭壇,在這裡,鬼魂不求平反、死亡不能被意義化。這正是《落頭氏》的批判力道——不是出自特定政治議程的批判,而是持續召喚那個尚未到來的、幽靈般的政治。
5月
16
2025
《赤子》雖亦遵循如此英雄敘事結構,但編劇施如芳似乎更企圖開拓布袋戲新的故事乘載,將「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為故事原型,以虛載實,叩問歷史與當下時代處境。
5月
12
2025
把觀眾逆轉為道具或活道具?若是如此,大概是此劇《妬娘道成寺》的絕妙之處,值得註記,甚至在整場戲裏,眼睛是對鏡子的辯證與置換,因為觀眾的眼睛就像是會到處移動的鏡子
5月
09
2025
當方爺爺的愛情被獻給了當代同志情慾的謳歌,身體化作了抗爭運動緬懷的聖體,他個人所剩下的只有那兩不歸屬的灰男孩童話,同時也是《灰男孩》難以處理而輕巧帶過的美國。
5月
09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