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流動的土地關懷《水中之屋》
11月
17
2017
水中之屋(阮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8次瀏覽
羅倩(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

《水中之屋》源於阮劇團2013年提倡「劇本農場」培育台灣在地編劇的計畫,劇作家許正平創作的劇本,為「劇本農場」第一個展演作品,經過多次讀劇與編修後所結出的果實。用結出的果實形容《水中之屋》,是將它視為從無到有、孕育而生的栽培過程,因為《水中之屋》也啟發劇作家關於東石三部曲的創作。【1】

《水中之屋》帶給我「流動」的視覺體驗與身體感受:台灣作為島嶼的海洋流動、颱風入侵家園的氣流擾動,以及角色在舞台上佔據空間與自由切換視角的聲之迴流。可以從舞台的佈景與角色說起:舞台佈景透過防風林植物如木麻黃、黃槿、白千層劃出舞台的邊界;角色眾聲喧嘩的交叉敘事,爭先恐後的發出言語的蒙太奇;場景道具棋盤式的散佈在舞台上,隨角色出場轉換聚光燈與特寫鏡頭:飛機上、海安宮、「水中之屋咖啡店」、電台、客運上、多倫多、練歌坊。此外,角色常採用第三人稱先客觀的描述自己,再展開舞台上的對話,觀眾得以聽見角色內心獨白的心理時間與外在的空間時間,角色的意識隨著時間不斷流動。

同時,《水中之屋》令人感覺到溫暖,八位演員將各自的角色生命交織在一塊,或可以視為土地歷史的淤積沈澱,在雪后與熊爸二十年前的異國戀上、在混血兒卡螺對於自我歸屬與身分認同上、在父親給予蜆達(Lara)既保護又顯暴力的,將兒子夾雜在性別認同與傳統文化繼承(乩童)的壓力上、在麗蚵與劉老師這對年輕情侶鮭魚返鄉創業的理想上,編劇讓台灣的歷史發展所造成的自然生態的變遷,以愛情、親情、友情三層面的展現在對於土地的情感上。它同時也放入了台語電台廣播員ㄧ首首緩慢老歌(《風真透》《惜別的海岸》《恰似你的溫柔》)的輕柔與電視新聞SNG連線報導的激昂,對比大眾媒體形式的消長,雖然劇本裡聚焦的是小寫的嘉義東石鰲鼓溼地的小漁村,故事整體架構出的卻是關於大寫的土地關懷,笑中有淚,尤其是余品潔的出場帶來的歡笑,讓現實在雪國與童話故事中交錯。身體感受上唯一覺得太快的,是節奏(pace)的轉換,在音與情節轉場連接迂迴的過場間,燈光與語言的來回間——頓號或是句點停置的間隙中加入空白鍵(space)——佔據電腦鍵盤較長且寬的位置,非常適合拉開__距離。

最後,回到一開始進入實驗劇場舞台上顯眼的白鷺鷥,台灣西南部常見的鳥類,牠讓舞台從寫實上升到奇幻的視覺效果,雪后的衣服幻化成一千隻白鷺鷥時,將北半球多倫多冬日的白與台灣南部田園景致融合在一塊,原本靜止在樹頭上的白鷺鷥,如雪一瞬間飄散在颱風夜的天空,直到劉老師爬上秘密基地那塊村裡最高的二樓屋頂上,是《水中之屋》最戲劇性的時刻,讓自然回歸自然,希望重回這颱風島嶼之地。

註釋

1、劇作家許正平相關作品,從《家的妄想》、《雙城記失》(香港劇場空間劇團)、《城市戀歌進行曲》、《禁區》、改編作品《安平小鎮》(台南人劇團)等,筆者曾觀賞過以上這幾部作品。阮劇團的作品對我亦不陌生,曾觀賞過《城市戀歌進行曲》、《布,可以》(草草戲劇節)、《馬克白》、《家的妄想》、《愛錢A恰恰》,或是更久前改編西方作品《PROOF求證》,阮劇團現已有一群固定合作的演員班底與劇作家。

《水中之屋》

演出|阮劇團
時間|2017/11/12 18: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大半篇幅依然面臨新文本作品搬演時共同面臨的問題,亦即舞台語言如何追捕文字形式的變化。而在場景建立上,如何透過舞台語言,達到角色化的效果,除了佈景道具,演員情感的定位與使用或許仍扮演關鍵角色。(張敦智)
12月
04
2017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