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想起自己不只是個媽《我的媽媽欠栽培》
6月
04
2019
我的媽媽欠栽培(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36次瀏覽
郝妮爾(專案評論人)

上下半場的開場均由寶島叫賣哥葉昇峻亮相,一方小臺子推進舞臺中央,接地氣十足的臺詞與流暢的口條,很是將人瞬間拉進臺灣特有的夜市文化裡頭,亦揭開《我的媽媽欠栽培》這齣改編自楊富閔同名散文集的發源地臺南。

楊富閔該散文集出版於2013年,散文作品「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雙書分為卷一《為阿嬤做傻事》以及卷二《我的媽媽欠栽培》;與其說本書是以兩位母親為軸心鋪展開來,不如說是將母親的形像從具體、單純的「母職」,擴展成血緣與故鄉情感的連結,內文從家族史、故鄉景物變遷乃至作者「我」的求學經驗歷歷展開,拉出臺南大內人的生長路徑。

本戲則從重新將主題聚焦在「母親」 ──戲中名葉明珠(呂雪鳳飾)──身上,並大篇幅地以「機車人生」(母親取得駕照之前後)來隱喻女性的覺醒與出走,此段不僅巧妙連結原著思想,於戲劇表現上亦頗有可看。

葉明珠無照駕駛已行之有年,過去充其量躲躲警察便蒙混過去,然而取締愈發嚴格、丈夫的不體貼更使遠行路途困難加倍。最後,使這群庄內的女人們最終決心報考駕照的,則是因為新住民春英的際遇:越南外配春英(李珞晴飾)因為長年不孕、被丈夫唆使到卡拉OK陪酒坐檯--關於這點,也是近年許多鄉土文學中主力的重點,特別是在人口大量外移的城鎮更容易見到;兩性平等的意識顯然無法在鄉下生根,多數男人還是握有主要支配權,面對人口日益稀薄的環境,單身男性以外配婚姻成家的方式屢見不顯,且多將這「交易」來的婚姻視為一種延伸的「生意手段」,時時在意妻子替家裡「賺」了什麼好處沒有。

葉明珠聽說此事,身為一位女性/妻子的她鼓勵春英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卻同一時間發現連自己也是個看到警察就要停下來的「無照駕駛」,能去的地方多麼有限。她終於在另一位女性身上看見自己的限制而清醒,再也受不了連回娘家都要受丈夫的三問四阻,這份動力驅使庄內的女人聚在一塊,起先是為了幫助春英熟悉機車筆試條文所組成的讀書會,而後讀書會慢慢成為女人們的自救大會,她們在歌聲中長出新的腳、走出新的路、重新探索情感慾望。

她們拿到駕照駕照的第一件事,便是風塵僕僕地去聽王「適」賢的演唱會,為了這場演場會,女人們幾乎可說是拋家棄子也在所不惜,也是因為有了這個行動之後,葉明珠才真正思考這幾十年自己在婚姻中的付出,她幻想能與想像的情人(王適賢)私奔,也是對婚姻失望的表態,彷彿走到這一步,她與丈夫才有了第一次平等的溝通,因而回憶起初相遇的情景,想起求婚時的怦然心動,適時修補了婚姻裂縫。

女人一旦成為了母親,少女時期的記憶將一口氣被這個職位吞沒,在從事母親以後,她甚至不再是妻子或者是女兒,而是徹底變成某人的媽。《我的媽媽欠栽培》裡則是藉由取得機車駕照一事,讓取回移動能力的葉明珠卸下這個身分出走,卻並未讓她走得太遠。

最後一場戲,葉明珠與庄裡的人一同北上參加兒子的頒獎典禮、並且誤打誤撞替遲到的兒子上臺領獎致辭,這個時候的她於內於外都更加完整。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戲就像是獻給(尤其是臺灣)母親的禮物,省略了許多女性的苦,直接了當地描寫做自己、找回自我的重要,除此之外,在完整了自己之後,亦不否認這個身分所帶來的美好、感受因孩子成長帶來的喜悅與驕傲。

除了母親的描寫之外,劇中關於土地徵收、蓋高速公路之討論等等事宜,也能夠看見創作者企圖加入鄉土的變遷,以求更符合原著的初衷。不過,這樣的企圖在戲中卻是畫蛇添足,只是讓單純的故事生出許多額外的支線,卻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處理完成,導致許多討論匆匆收尾。一瞬間,原本可能的悲劇通通錯身而過(例如在都市被拋棄的阿鳳,結尾與疑似是情人的男子重逢;或者是楊家武術館機智地躲過了土地徵收的命運)變成圓滿喜劇。

事實上,本戲的基底就是喜劇,這樣的轉折是可想而知的,卻缺乏邏輯上的必要性,畢竟說實在的,阿鳳悲慘的命運以及楊家武術館可能被拆遷的變化,似乎都沒有直接影響劇情需要,也無影響母親去追尋自己人生,連兒子特地打電話來告知「我知道解決武術館的辦法了!」,母親也聽若無聞,只因在那當下沒有任何事情比追星重要。

本戲很明顯將定位擺在大眾、通俗之調性上,是故劇情發展盡可能沒有走得太深,許多議題均是點到為止,這點是可以明白的,但仍然無法說明何以得穿插許多無足輕重的配角,使得整齣戲看下來,很多伏筆早早被埋下,最後卻隨意擱置放棄,多有虎頭蛇尾之感。

最後,想談一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X 臺北市立國樂團 X TCO合唱團」三者間的合作。劇場作為容納各種藝術的平臺,談「跨界」有時讓人覺得多此一舉,原因是我認為無論影像、舞蹈、歌唱……任何形式的加入,都只是為了故事需求而呈現的一種方式而已。如同無獨有偶素來以剪影、偶戲等等元素加入表演形式,也不會特別強調「跨」之有無。相反的,從某個角度來說,大張旗鼓強調「跨界」、「跨域」,反而容易予人一種尚未準備好整合的感覺。

可是,在本次的演出中我確實感受到一股不融洽的衝突感、「跨越」感。在音樂感受上,每一場都磅礡悅耳,可是兩個多小時的演出結束後幾乎難找到記憶點,無論是在旋律營造上、或是彼時的樂音如何揣摩角色的心理變化?至少對我來說,在戲散以後這些通通是回味不到的;另外,合唱團的加入確實讓歌聲氣勢抬升,尷尬的是,儘管能夠看出導演於走位上已盡可能賦予合唱團「角色身分」(例如讓他們成為庄內人),但大抵時候他們依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合唱團,從舞臺兩側走出來站定便開始歌唱,雖然在聽覺感受上加分不少,在視覺畫面上卻頻頻把我打出戲外;至於無獨有偶向來熟稔的偶戲表演,在本戲當中卻無加分效果,戲中主要使用了兩個人偶,一是葉明珠渴望與之私奔的王適賢,由三位演員操偶,或許還可解釋為葉明珠想像的具像化,是故以偶代替真人,但是讓情傷的阿鳳也以偶出場(姑且先不談這個角色到底對戲劇邏輯來說是否必要),雖然其詭異性有之、的確能增添阿鳳的瘋癲感,但以真人飾演又何嘗不可?乃因偶的存在太過突兀,會加深阿鳳的存在感,以至於最後讓她忽然圓滿了悲劇的人生,看起來更顯輕率。

綜上所述,《我的媽媽欠栽培》替臺灣母親塑造了新的形像,劇情走向亦簡單扼要,喜劇橋段經營的有聲有色,然而為強調鄉土感而沒能去蕪存菁的支線、無法妥善收尾的橋段有之;表現形式上,與其說是三個團隊的合作共生,其實更接近三方各司其職、守好本份爾爾,對此則不免感到些遺憾了。

《我的媽媽欠栽培》

演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臺北市立國樂團、TCO合唱團
時間|2019/05/24 19:30
地點|臺北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