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與無能的觀看《睇.女》
5月
08
2023
睇.女(曉劇場提供/攝影蔡之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46次瀏覽

文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睇.女》(Bird-Watching)是艋舺國際舞蹈節,國際交流單元中一檔二十五分鐘的演出,由香港女性編舞家所創作。劇場門甫開啟,觀眾魚貫入場,從遊走的視線中,可瞥見燈光未明的舞台中央,佇立著一尊雕塑,在舞台頂端曳下漏斗狀的遮罩物,此血紅物件的尖端處攫取住人形裸像的頭部,我們忖度著該以什麼距離面對它,在遠端目光下,可遙想映照出古典人體雕像的理想典型,充滿均質勻稱與穠纖合度的飽滿輪廓線,唯一缺憾的就是這座人型不包含掌握心智的頭顱,獨留裸露的軀幹供人凝望。

節目開演眼前更為明朗,人形忽而動作了起來,清晰地覺察到這是活生生的肉體,不是無機質的雕塑,更不是由人工智慧所操作的機器,這具裸身袒露的極為徹底,未有絲毫地衣物遮蔽,全然坦蕩地回到身體的原生狀態,膚色、毛髮、外顯器官等全都一覽無遺,以手部為主的動作持續著,張牙舞爪即是在形容此刻狀態,這具無頭人張揚著他奇異的手勢,雖看不見口部如果有的話應也是血盆大口,沒有腦袋的身體是否更不受控制,或是它生成了屬於塊狀形體的自我意志,而我們不自知,有時它也自我獸化,呈現四足跪姿或四足朝天,似動物一般露出性器或說是排泄器官,這一切令人心生抗拒,不想和這似人非物太靠近,所幸它的運動受到赤紅頂篷的牽制,無法大幅跨越位移。


睇.女(曉劇場提供/攝影蔡之凡)

究竟是何種原因,讓這個人人皆有的身體,形成如此歧異化的聯想,只是因為缺乏頭部的統整?還是有著面容消失的焦慮?這個身體去除了我們最為熟悉臉孔,我們總是和鏡中的那張臉對視後,處於視線交錯處才能全盤地檢視自己的身體,否則就只能片面地鳥瞰局部,頭顱被拼貼般地移置他處後,個人的視神經就像是接錯的電話線,狂響個不停,於是啟動了時空的超現實旋鈕,異世界的一切都想來佔領這個空缺,漸次地超逸出日常的想像,表情的喪失更讓情況加劇,不但少了一則身體的線索,肉體自身也宛如竊取人類基因的外星人一樣,發展出自己的臉孔,抖動的胸部、扭曲的身形都像是在訕笑著我,我與這個台上的身體是絕對的陌異,無有交集。

演出末段回歸較為身體二元的想像,出現陽具的意象,及性別關係中親暱共享的時刻,但性別政治的處境在作品中已被鬆動,這個身體不僅只於對陰性或陽性身體的流俗定義,它飽含更多中性或是特異的概念,從原生流變出對自我的異化,轉化裸體即是性感,或是裸身即構成情慾的觀點,也隱含身體的自我看待與他人認定觀念不一的問題,這個作品在渴望被看與拒絕觀看中遊走,提供了莫衷一是的想法,那就是每個人身體或許都有逃離社會建構,使之成為獨一無二個體的能力。

《睇.女》

演出|黃碧琪
時間|2023/04/22 15:30
地點|萬座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