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鍵上的兩個背影《陳必先與陳宏寬聯合音樂會》
1月
25
2019
陳必先與陳宏寬聯合音樂會(愛樂電台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13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穿著樸素、為人謙和的陳必先,其人與音樂都是相當低調、樸質的,但坐在鋼琴前,卻能表現出音樂中的波濤洶湧,在黑白八十八鍵上,構築著只存在於藝術中的理想世界。祖籍浙江義烏的陳必先、陳宏寬姐弟,是華人音樂家中備受推崇的,更是台灣難得一見的大師,從神童的光芒萬丈,一直到今天,都還不斷的在每一次的音樂會中自我突破,不只維持著精湛的演奏水準,其音樂意念也愈臻圓融,從簡單的觸鍵、樂句,便可深知演奏家的人生智慧,應是經過多年的累積,方能有如此的表現。以上文字並不是筆者客套地溢美之詞,而是在欣賞過2018年底的這場獨奏會後,發自內心的讚嘆。陳必先姐弟倆,各自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苦歷程,正因為如此,更讓黑白鍵上的這兩個背影顯得偉大。

曾被歐洲媒體譽為「中國奇蹟」的陳必先,自幼就展現了極高的音樂天份,九歲時成為台灣首位因「資賦優異」出國深造的天才兒童。進入德國科隆音樂學院就讀的陳必先,卻在老師家中度過困苦的童年,這中間的故事,都可以在相關媒體的報導上查看。弟弟陳宏寬也是以「天才兒童」身份保送至德國念書,卻在1992年罹患「局部肌張力不全症」(focal dystonia),看似無法彈琴的陳宏寬,卻在自己的努力、調理下復原,重新復出。姐弟倆睽違二十二年,在愛樂電台的主辦邀請下,再度同台合作,無疑成為台灣樂壇的一大盛事。

此場音樂會共有兩次中場休息,由此可知音樂會扎實的曲目份量—巴赫《賦格的藝術》(J.S.Bach:Die Kunst der Fuge,BWV 1080)(第一到十一段)、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Rachmaninoff: Piano Sonata No.2, Op.36)以及三首雙鋼琴作品等。上半場由陳必先彈奏的巴赫《賦格的藝術》,無疑是音樂會的重頭戲。這部十分艱難的鉅作,不只在音樂史上為人討論、研究,更是複音音樂的集大成。巴赫未指定樂器,而讓後人得以用各種形式自由的演出,除了常見的鋼琴、四重奏版本外,更有大鍵琴、管風琴等各編制的演出。

陳必先彈奏的巴赫清澈、流暢,善於以細膩的觸鍵讓音樂歌唱,這也是陳必先一再強調巴赫音樂的特點。與其發掘巴赫在音樂中加入了各種表徵與「密碼」,不如回歸到音樂本身,從中發現四個小節的主題如何發揮最大的變化,在各個聲部以對位(Counterpoint)、逆行(Retrograde)、倒影(Inversion)、卡農(Canon)等多種作曲技法呈現。陳必先將樂曲架構、各個主題間的對應疏理得相當清晰,儘管同時進行著多個線條,卻能讓聽者不感到眼花撩亂。一到四曲,巴赫以兩首為單位,採用相同的主題開展,陳必先在速度選擇上作出了不同的區別,第一首偏慢,第二首則顯得輕快流暢,第三、四曲亦然。或許是長年演奏現代音樂的豐富經驗,讓陳必先在演奏巴赫作品時能更精確的掌握作曲家的素材運用。

陳宏寬彈奏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相當值得討論,陳宏寬以作曲家1931年的第二版為基礎,自由的加入了第一版的一些段落,融合兩個版本而呈現演奏者自己的心得。這首作品炫耀技巧的成分相當多,長達二十多分鐘的演奏時間,十分考驗演奏者的耐力與技術。陳宏寬仍然維持著相當優異的演奏水準,在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強壯氣勢中便可感受,不過在快速音群的段落,有時候卻顯得含糊,聽不清楚細節。第二主題的情緒變化或許能夠更不同於第一主題,而讓樂曲更加富於變化。陳宏寬彈奏的拉赫瑪尼諾夫適度的讓音樂簡化了,去掉了厚重繁複的裝飾,而讓音樂性被更明顯的突顯。令筆者較為感動的是,雖然手受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全曲三個樂章陳宏寬還是維持著相當好的穩定性,尤其在第三樂章這個相當龐大、效果十足的樂章中,還能將主題間的對比仔細地做出分別,相當不簡單。

最後一個半場是姐弟倆的雙鋼琴演奏,兩人的演奏要能達到共識並相互配合,相當考驗著他們的默契。莫札特(布梭尼改編)《F小調管風琴幻想曲》 ,(W. A. Mozart- Bussoni: Fantasie K.608),陳必先姐弟倆做了相當精彩的詮釋,兩架鋼琴彼此對話、唱和著,莫札特音樂的分句被清楚的彈奏出,特別是兩架鋼琴分別演奏十六分音符時,都還能相當清晰的做出層次變化,活潑、不生硬。德布西《黑與白》 (C. Debussy: En Blenc et Noir)則達到了興之所至、信手捻來的境界,德布西有些飄逸、自由蜿蜒的線條,與半音、全音音階調和的特殊和聲色彩,被姐弟倆演奏得相當自然,尤其第三樂章有些閃爍、短小的快速節奏型,做出了相當微妙的音響效果,讓聽者相當過癮。儘管陳必先與陳宏寬在音樂上的觀點與詮釋不一定相同,但最終呈現出來的卻是相當統一的樂念,在音樂中達成了共識。特別感謝愛樂電台主辦的這場音樂會,讓兩位優秀的台灣音樂家再次讓台灣聽眾驚艷。

《陳必先與陳宏寬聯合音樂會》

演出|陳必先、陳宏寬
時間|2018/12/16 14: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