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今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所舉行的關渡藝術節,音樂類節目以小巧的室內樂,取代去年將國內七個交響樂團移師關渡連番演出的盛況,由音樂系與新媒系共同推出的節目,更進一步推出了2.0版的製作《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這個製作集結主修作曲、演奏、數位媒創作、軟體編程寫作等師生,一起於舞台上跨界,產生實驗性的演出。節目總長約為六十分鐘,以音樂寫作技巧「對位」作為製作軸心,呈現了六組集體創作。因節目已明確定位為實驗劇場,本文也將書寫重心側重於實驗結果探討。
以欣賞表演的角度,六十分鐘一氣呵成的演出頗為流暢。六組完全不同的創作團隊,整合後的呈現並不會不搭調,但若以分析創作的觀點出發,六組創作者也在製作中被塗抹較為均勻,沒有太多表現個人風格的機會。本製作以「對位」作為跨界演出的創作主軸,筆者認為是極佳且創意十足的決定;「對位」的關係,無論是發生在演奏家之間(或演奏家透過科技與自己對位),或是音樂與燈光、多媒體之間,對位、互動甚至變形,皆讓創作者有很好的琢墨,亦有不少令人可圈點的片段。當台上的樂手透過電子音效處理,形成與自己的對位重奏,再與視覺呈現交互作用形成的「對位」,令筆者最為印象深刻。唯獨因六段皆為不同的創作者與演出者,以致讓出色的演出效果無法延續。節目單上音樂、新媒體、舞台技術皆有擔綱統籌的老師負責,國內知名的擊樂演奏家吳思珊,亦擔任本節目的製作統籌,但筆者認為此類節目尤其需要一位總導演,替所有藝術類別間的拉扯把關,使跨領域藝術就算交錯呈現,彼此仍可產生的均勻的化學作用。
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關渡藝術節提供)
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關渡藝術節提供)
換以劇場角度看整場演出,亦有值得深度被探討之處:在傳統音樂藝術的框架中,演出者的定位相對非常單純,音樂為藝術的載體,演奏者與樂器則為媒介,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傳遞作曲家的意念。在此前提之下,演出者穿著禮服或牛仔褲,甚或第二小提琴座位,安排在第一小提琴的旁邊或對面,對於聽覺的感受實則有限。但在此實驗製作裡,習慣音樂廳舞台鎂光燈的樂手,被搬入黑盒子劇場,演奏者與樂器就必須與數位多媒體融合為一體——演奏者首先須與樂器融為一體,而非僅為一樂器使用者,而後演奏時,透過與現場聲光多媒體的擺盪互動,最後呈現在觀眾面前。如同單車越野賽中,優秀的選手不僅是操作一台自行車,更能人車合一,並且貼合不同的比賽環境。在此製作,無論是換場的工作人員、換場間的微劇場演出、舞台上的一雙鼓棒,或是一隻譜架,都會被觀眾閱讀。音樂演出者在演奏困難的現代音樂技法之外,也需要思考自己在台上的一舉一動的目的為何、效果怎樣。這或許對藝大學生畫上了一條超高標,但面對表演藝術的日新月異,卻是作為一位演出者遲早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數位科技高速發展後,藝術創作似乎更沒有極限,創作者如何將腦中的天馬行空落地,且能實際被演出呈現,已相當困難。進而要求言之有物,且有明確的意念傳遞者則為鳳毛麟角。現實中,藝術家時常因長時間潛心修行自身專業,鮮少有與其他領域切磋的機會,當藝術家以專業站上一方山頭,接獲跨界製作的邀約時,就算是旗艦級的高預算製作,也成了藝術跨領域的首輪實驗,且鮮少以成功收場。北藝大作為藝術的養成訓練基地,能提供平台讓習藝的學生提前有跨領域製作的實務經驗,是理當被高度肯定的,做為視聽者,應對跨領域藝術有多一些期待,對真正的實驗製作多一些包容。
《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
演出|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新媒體藝術學系
時間|2021/11/07 14:3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