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起於初心《大師小作》
8月
16
2018
大師小作(台灣璇音雅集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3次瀏覽
沈雕龍(特約評論人)

小學的時候,很羨慕別的小朋友會彈鋼琴,那時覺得,一個小小的人兒能操作一個大機器叮叮噹噹發出一首美妙的音樂,實在是一件很厲害的事。真的開始學鋼琴,才發現規矩其實很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彈琴時,手形要如同握蘋果般,加上後來林林總總的規矩限制,學得越發不甘願,升上國中後也就藉著考試壓力,順理成章地開心放棄了。

那個放棄,就是一整個國中時期很厭煩音樂。但是,並不討厭「音樂課」,因為那個1980接90的時代,「音樂課」常常被借去補正課和考試,能夠上「音樂課」,表示我的腦袋多了一堂可以做白日夢的休息時間。在照表操課和無止盡體罰的日子裡,能夠放空做做白日夢,或直接發呆,是極其寶貴的。我的心裡逐漸分成C槽和D槽。C槽是一個滿載密密麻麻、比例不同升學知識的硬碟,D槽則是一片沒有格式化的茫然。

記得是高一的時候,我無意間拆開了一片家中的古典音樂CD,那首莫札特 K.525小夜曲,不知怎麼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中的第二樂章,讓我花了一個星期的夜晚,在CD-Player前對著像是蒼蠅複眼的擴音器,一個音一個音地聽寫下那個令我著迷的旋律。我無數次反覆著「播放、拿樂器試、再播放確認」的動作,最後用簡譜記下了 3 3 3— 5 4 2 4 6 5 3 5…。霎那間,我D槽的硬碟開始轉動,白日夢也格式化了起來。

那個D槽格式化的新東西,逐漸被複製到我的C槽。雖然我就讀的非所謂的音樂科班,幸運的是,我一直都在有音樂班或音樂系的學校就讀,音樂專業的朋友還算不少。大學時,我以非音樂系的身份把視唱聽寫、和聲、曲式、對位、合唱、中西音樂史、世界音樂、音樂學概論……,也就是除了管弦樂合奏和器樂主副修的音樂系課程,全修滿了,當然也就比別人多讀了幾年才畢業。

之後,研究所考上音樂學主修,去德國唸博士也繼續朝這個專業鑽研下去,至此,我的C槽已是一個滿載密密麻麻、比例不同音樂理論知識的硬碟。畢業後以音樂學家的身份工作後,除了自己學術的探索和教學外,聆聽音樂會的機會也不離節目導聆、節目單撰寫、歌詞翻譯,或是事後的樂評。這顆硬碟越載越沉,資料夾益加細分再細分,還得同時練習著使那沉重的運轉有條不紊。

在這樣忙碌運轉的生活中,參加8月14日的大師小作》音樂會,實在是一個意外。那是一個多月前,在前輩作曲家陳茂萱老師家中進行訪問和收集資料時,巧遇趙菁文老師的來訪;茶餘之間才知道趙老師正如火如荼地籌備著某場別出心裁的音樂會,她即席的邀約使我無法拒絕,但是對於音樂會的實際內容我一無所悉。就這樣,我不預設著什麼去聽音樂。

到了現場,找了節目單來翻看,像是本水彩繪的童書。繪本部份的第一頁寫著:「在音樂的國度裡,讓想像力無限馳騁」。之後的故事,圍繞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母親對趴在窗帷前的女孩問到:「親愛的,你在想/做/還在想什麼?」孩子的回答都像自言自語,在茫茫的幻想中,她看到,紅色的氣球開滿花圃,想搭著她的小船去旅行,五月的天空是粉紅色,白色的桐花飄落如雪,法國來的小象巴巴要一起去冒險……。最後一頁繪本的話是:「我看見星色的海洋,月亮在我後面,銀河在我腳下,我是……最亮眼的那顆星」。窗格子的禁錮,擋不住女孩尚未格式化的心。

演出的曲目說明,在這些幻想故事之間漫漫地散開著。常聽音樂會的人,也許沒有很多人會細看音樂學家們用心撰寫的樂曲解說,畢竟曲目解說中那些遠方和過去的事件,以及枯燥的專業術語,實在無法跟音樂本體的美妙相提並論。但,有趣的是,在這場音樂會的繪本節目單中,那些「西西里舞曲」、「快板」、「慢板」、「Staccato(跳奏)」、「卡塞拉」、「繆賽特」、「塔朗泰拉」、「Legato(圓滑奏)」……等等讓人不明究理的詞,夾雜在幻想的繪本中,讀起來卻也那麼地飛揚,可以僅用D槽來感覺,而無須C槽的分析理解。

這場音樂會演出曲目安排,是很用心的。大多是以古典音樂大師如佛瑞、浦朗克、德布西、柴可夫斯基、浦羅柯菲夫、卡塞拉,為兒童或青少年譜寫的作品做引子或發想,接入一首首台灣作曲家們包括:陳茂萱、蕭慶瑜、吳佩蓉、羅珮尹、陳宜貞、嚴琲玟、王瑩潔等人的作品(幾乎都是2018年的新作)。製作單位的用心,在此處越發彰顯,在大師小作》的框架下,現代音樂的作曲家也要拿出親切的溫情,專業作曲家不再只是較勁於誰的點子較新潮難解,而是也要擔負起在孩子們心中順利播下音樂種子的任務。

音樂會的整體流動,還是有個程序感,刻意地從慢堆砌到快。比起那種大江大海、愛與死辯證的音樂會,當晚我聆聽的感受就是兩個字:舒服。那是一種聽起來後腦杓會跟著共鳴的體驗,無須對音樂分析,只須對音樂直覺感受,跟著呼吸、跟著浮動。演奏者刻意安排五位兒童鋼琴家,與三位璇音雅集鋼琴家穿插演奏,不僅讓孩童學習到專業演奏家的經驗,觀眾也可以在這樣的轉換互動中,體驗到當代音樂的多元呈現和繼往開來,我自己從這些歐洲、台灣不同的作曲家身上,聽見幻想聯動下的新作品。舞台上,沒有企圖征服觀眾的演奏者野心,也沒有成人世界複雜的權力流動交換。我特別喜歡兒童演奏家的演出,他們在演奏技巧和觸鍵力度上,或許還沒有那麼的成熟深刻,但那種義無反顧地盡力,卻有一種質樸的反響;他們在進出場禮節的任何一點小失誤,在我看來,都是一種對音樂演奏的真心與全心投入。

這場音樂會還有一個特點:繪本上的畫面會投影在舞台左側的背景中,隨音樂轉動。我不得不承認,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一個極為視覺化的時代。我小學時的音樂課,是老師自己彈風琴教唱,中學到大學的音樂課程,就開始以播放錄音帶、CD來搭配課程解說。現在的音樂老師,基本上都要針對課程設計ppt,在其中鑲嵌剪輯後的影片,讓視覺和聽覺得以同時呈現,切換還要與口述能搭配得到位得宜,學生才可能會有反應。大師小作》演奏加上繪本投影值得一提的地方,倒不是音樂和畫面的亦步亦趨效果如何精彩,而是畫面的轉換常常與音樂呈現錯位,從這樣的錯位中激起聽者的幻想可能。好幾次,一首樂曲已經開始演奏,對應的曲目和作曲家那一頁文字說明硬是晚了一兩步才進來,如是反覆之後,我猜想是製作單位刻意的安排。這樣好像沒對上的效果反而很好,因為對音樂聆聽的體驗和想像,不應該先被文字所限制住。這場音樂會微微地引進了劇場的概念,讓幻想滿場飛舞,無非也是一種「現代性」。

音樂會的最後,音樂會的創意統籌趙菁文,向在場的聽眾說明將「新音樂」、「精緻音樂」和「音樂教育」結合的重要性。製作單位台灣璇音雅集的創辦人作曲家陳茂萱教授,亦在掌聲中拄著拐杖一步一步地走向台前,呼籲大家重視台灣音樂教育的創作性作品,和具有創意性的音樂會和節目單製作方式。他們的想法,的確可以給古典音樂界一些啟發,因推動創新的阻力,有時真是來自已受過專業完整訓練的結構群。音樂會藉著呈現童心試圖喚起的,是聽者深藏內心某處的純粹情感,那是推動許多人走上這樣艱苦訓練而執著至今的、也是那或許蒙塵但還存在心中的、僅因著聽到音樂就感到無比愉快的D槽裡的初心。

坐我前方的小朋友,老早就聽到歪倒睡著了,被母親摟抱著繼續睡完全場。晚上八點半,在燈光好、氣氛佳、冷氣強的演奏廳樂聲中沉沉地睡著,是何等幸福的事。我想起村上春樹在《1973年的彈珠玩具》開頭的那句話:「世界上有什麼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曾經,我心中的D槽裡,也有一顆只轉音樂的硬碟。

《大師小作》

演出|台灣璇音雅集
時間|2018/08/1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