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馬亦非人的窘境《馬頭人頭馬》
4月
27
2015
馬頭人頭馬(許斌 攝,EX-亞洲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83次瀏覽
林子策(東華大學華文所碩三)

由藝術總監兼導演Chongtham Jayanta Meetei(江譚佳彥)為核心的EX-亞洲劇團,今年重執其2007年導演作品《印度寓言Hayavadana:阿濕波變身記》(改編自印度劇作家Girish Karnad原著)重新編導,並易名為《馬頭人頭馬》搬上舞台演出。

《馬》是一部以戲中戲為結構的後設敘事劇:戲外說書人Pacida正要對觀眾戲說一女二男的三角戀愛悲劇故事的時候,被演員蘿蔔頭遇到一個「馬頭人」所打斷。後來在Pacida的建議下,兩人前往慾望女神Maliya那裡尋找「恢復完整的自我」的方法;而三角戀愛的悲劇故事則在敘述與扮演參雜之下鋪展開來,並佔了全劇大部分的篇幅。故事說/演完,蘿蔔頭帶回來了一位小男孩,後來證實是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孩子,馬頭人也在慾望女神Maliya的誤會下用法力變成了一匹「會說人話的馬」。

故事中的愛情悲劇實在太曲折又冗長,無法用文字簡單地概述。當演出盡可能地將劇情完整呈現時,卻又顧此失彼地讓表演的節奏顯得拖泥帶水。戲不難看,事實上非常「好看」。導演江譚佳彥秉持著EX-亞洲劇團創團至今的「連結土地文化交流、開展多元劇場語彙、移轉身體表演美學」風格,從演員的表演中即可感受到經過淬鍊的身體語彙(原住民舞蹈為主調,其中佐以印度舞蹈與武術、雜耍等等風格)加上極簡的意象化舞台,以四個活動式道具(一高一低的兩個平台和兩排樹枝)隨著換景需求作靈活調度。詩化的視覺饗宴,美不勝收,但敘事的部分呢?

鉅細靡遺的情節交待,卻擠壓了角色的心理轉折。以戲中最關鍵的轉折「頭身互換」為例,當詩人Dadilus和獵人Gapi頭互換以後,兩人曾有短暫的狂喜,Dadilus說「這些年來我們只是朋友」,Gapi接話「現在我們合而為一」旋即唱起了〈絕妙的混亂〉。但這喜悅並未維持太久,便因Sikabari毫不猶疑地認了「有詩人的腦袋」和「獵人的身體」為歸宿,即使Gapi有異議,三人憑Pacida一席話便分道揚鑣。不多作掙扎嗎?不異議更久嗎?實際上,情節的緊湊已把人物的心理轉折額度給塞滿,表演節奏卻遲遲無法跟上,Sikabari的形象因此被塑造成膚淺庸俗的女人,不斷作出自己後悔的選擇。而這樣的性別意識放在多元觀點的現今是否又顯得過於陳腐?

問題已不是簡單地增加表演長度就能解決的,兩小時的戲早已將觀眾的耐心耗損殆盡。從一開始將原住民色彩融入表演當中,便使得原著《Hayavadana》中原有的種姓制度(學者與鐵匠)、性別議題、後殖民的批判隱而不現。原住民文化是否與印度處境相似?或是。編劇/導演並非對原著中的批判毫無察覺,至少在最後一幕讓馬兒(馬頭人所變)用人類聲音冷嘲熱諷人類、唱「中華民國國歌」等等,但在前情薄弱的支撐下顯得突兀也低俗。

「頭腦總是會贏的」,Sikabari在某一幕如是說,而當這齣《馬頭人頭馬》即使挪用了原住民文化的元素來「連結土地文化交流」,但切勿只換了身體,卻忘了換頭。

《馬頭人頭馬》

演出|EX-亞洲劇團
時間|2015/04/2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劇被引進台灣時,雖刻意加進與台灣原住民相關的元素,但在建構主體認同意涵中同樣面臨的「身分/身體」議題,幾乎只可被視為拼貼類台灣原住民標籤的印度原生劇,刻意被移植進來的台灣原住民元素反而讓人徒感虛偽與濫用。(林育世)
7月
01
2015
馬頭人少年引領出自我認同的矛盾,兩男奪一女則由情愛隱喻身分主宰與個人主體性的意識取捨,彼此相輔相成,互補其不足之處。(邱書凱)
6月
23
2015
在此回歸自然的架構下,演員的肢體時有「仿野性」之感,演員的獨白都相當真摯動人。此劇的對話與歌舞一不小心就讓人感覺有如正在觀賞兒童劇,或許待演員歷練更成熟後來詮釋此劇會更漂亮。 (陳元棠)
4月
30
2015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