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中的KURAKURAW 《Kurakuraw‧舞琉璃》
7月
29
2013
舞琉璃(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1次瀏覽
林育世(原住民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

自2009年以來,蒂摩爾古薪舞集均保持每年至少有一檔新的編舞製作問世。作品中以銳利的現代舞語彙成功傳衍排灣族的深層文化,一直是這支舞團讓外界驚艷之處;尤其是自2010年巴魯‧瑪迪霖專任編舞的第一支作品《Mananigai‧勇士》開始,這支舞團即宣示了很清晰的創作意圖:探索原住民當代舞蹈美學的可能性並逐步以一支一支的編舞作品去觸碰這個理想的各個邊界。

2010年的《Mananigai‧勇士》,編舞家嘗試將傳統並具有神聖性的排灣祭儀肢體「勇士舞」解構到年輕舞者自由奔放的身體中,但卻又藉由現代舞的超脫現實的敘事能力將排灣精神的美與力量成功地捕捉。該舞作問世之時,即帶給觀者很大的震撼與驚喜,從此巴魯‧瑪迪霖與蒂摩爾古薪舞集即被外界視為最值得期待的新生代表演團隊之一。

2011年的《戀念百合》,取材於知名排灣族藝術家雷恩的同名雕塑作品,在該作品中雷恩以夢境中,在幽林深處見到的發光的百合,暗喻自己從都市回歸部落投入藝術創作的抉擇受到祖靈及自我生命的認可與庇佑,但巴魯‧瑪迪霖則取義其中百合在排灣與魯凱兩個族群中所代表的性貞潔的意涵進行全面的挑戰。在前支舞作《勇士》中以群舞編排堆疊出饒富趣味的視覺構成,在本支舞作中則做了完全的碎解,男女舞者在本舞作中狂放妖嬈,獨立不拘的肢體,乃編舞者借義酒神的美學典型,為性與生命之美提供沈重傳統之外的不同選擇。

2012年的《Kavulungan‧會呼吸的森林》,巴魯‧瑪迪霖作為一個編舞家,卻與其他知名的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家有一致的意圖,想要重新描繪原住民族與自然、土地之間休戚與共的生命臍帶關係。在前一檔製作《戀念百合》中,逐漸以個人面貌為外界注意的團中男、女舞者,如黃威誠、許筑媛等,在本作中有令人更難忘的發揮,而巴魯本人在其中的一段獨舞,演繹受傷的自然,更有青年大師(Young Maestro)的丰姿,足堪作為2010年代原住民當代藝術史上一個重要的片段而受到記錄。

2013年的《Kurakuraw‧舞琉璃》則是脫胎於2009年的舊作《Kurakuraw‧戀羽》,與這支當時由廖怡馨,巴魯姊弟倆與父親廖英傑一同編舞的舊作兩相比較,蒂摩爾古薪舞集在美學上的意圖就更形清晰了。一樣的故事架構,都是外族(非人)的Kurakuraw,經過千辛萬苦的折難,終於與兩相傾心的族中少女結褵,並留下美麗的圖紋珠,作為傳說永遠留在排灣文化的印記中。新作《舞琉璃》企圖擺脫如舊作《戀羽》的傳統繁雜的舞台大堆頭敘事方式,將整個傳說只抽出排灣母語敘事者(蔡清安),音樂設計(其中包括吟唱聲樂:李淑媛,大提琴:許鶴齡,與舞蹈音樂設計:黃瓊慧)與舞者(Kurakuraw:楊淨皓,少女:許筑媛)等三維敘事線路,即架構了觀者進入這個美麗傳說的場域,簡單卻寬廣無垠。

從2009《戀羽》到2013《舞琉璃》,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藝術面貌越來越明晰,而巴魯‧瑪迪霖的下一步,將會在這塊土地上廣受注目。

《Kurakuraw‧舞琉璃》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
時間|2013/06/28 19:30
地點|屏東中正藝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