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野或粗疏的國族想像《黃金海賊王》
11月
04
2011
黃金海賊王(金枝演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86次瀏覽
鴻鴻

從《大國民進行曲》到《黃金海賊王》,金枝演社一方面對「台客歌舞劇」更形自信,風格的融匯越來越揮灑自如;另一方面,藉著特定時代,重啟台灣島嶼想像的「國族寓言」意圖,也越來越昭然若揭。

將歷史倒回大航海時代,台灣地位未定之時,顯示了創作者對於當前台灣處境處處受到箝制的不甘,渴望以海賊生涯標舉一種精神自由。相對於《大國民進行曲》過於縱情歌舞,令劇情顯得薄弱,《黃金海賊王》則取得相當平衡。在華麗如寶塚的歌舞秀漫天飛舞同時,也清晰交代了更複雜的四邊關係:帝國的黑將軍及爪牙、兩個不同陣營的海賊團、以及福爾摩沙的西拉雅原住民。然而,不同於《大國民進行曲》二戰結束前後的寫實情節設定,《黃金海賊王》更師法動漫風格,想像出一批神話般的英雄豪傑,個個從造型到武藝,都有超現實特色。所以,雖然「飛虹」是以鄭芝龍為藍本,卻更像卡通裡的航海王。高度浪漫化了的海賊生活,他們在意的,從來不是如何去擄掠別人的金銀財寶維生,而是對新世界的嚮往。換言之,他們比較像鄭和那樣富裕的冒險家,而不像走投無路的流民。

浪漫情懷帶來自由開展的氣息,從個人命運、到台灣定位,彷彿都可以重新選擇。然而這種情懷,從美感形式中散發的,遠比故事本身說得多得多。因為,到了演出後半,必須透過情節來論述、推導出主旨時,就暴露出類型化情節與風格化人物的侷限。

各路人馬集結到福爾摩沙,可以有多少利害關係與糾葛(看看台灣四百年史即知)。《黃金海賊王》想要脫離寫實框架,找到精神自由,卻迅即掉入通俗奪寶公式當中,犧牲了可以真正開展的可能方向。人物的風格化成了扁平化,無法令人同情與共鳴。所以當大哥突然變臉、後來又突然悔悟,或是神射手派羅在與原住民沙娜熾烈戀愛後,又突然決定離開去遠航,這些關鍵轉折由於欠缺心理層次,我們也只能錯愕以對。個人感受在需要時被放大,不需要時便自動消失,以成就情節公式,手法不無粗糙之處。

這齣戲有許多精彩的畫面,如大船升起出航、飛虹與影子對打、以及花仙子阿伯的芭蕾舞,這些或令人讚嘆、或引人莞爾的橋段,可見出創作者的才情。然而,情節的設計自縛手腳、人物的刻畫又不夠細緻,讓這個美麗的命題有雷聲大、雨點小的遺憾。美學風格的粗野、與戲劇處理的粗疏,應該不是對等關係。金枝未來能夠走多遠,這個問題應該是關鍵。

《黃金海賊王》

演出|金枝演社
時間|2011/10/30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浮浪貢準備「升級」了。從節目單上看,表演指導老師都請了,訓練都做了,歌唱訓練也有做,武術訓練也有做,舞蹈音樂都有專家打造,誠意足厚,可是怎麼「空中乾泳」的姿勢那麼難看、對打只是比劃比劃、動作一律都是畫大圈拉長線?還有這齣戲不斷標榜「自由」和「快樂」,但對「自由」和「快樂」可有任何深刻的描寫?(林乃文)
11月
02
2011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
該劇倫理預示趨向某一劇場重要議題:情感的處理是否一定要走向極端的宣洩?劇場能否承擔「情緒節制」的美學創作?
7月
18
2025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
與其說《你說的我不相信》談論被掩藏的歷史,更像是因歷史而觸發的記憶,藉由演員一再重複扮演,呈現「開槍那瞬間」的角色演繹與心境模擬。
7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