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與不正常發揮,《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Nov
22
2023
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衛武營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0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是歐洲樂團的老字號,除了百年招牌之外,戰後純正的東德傳統,也是樂團引以為傲的賣點。拉脫維亞指揮家安德里斯・尼爾森斯,也是世界一線中的耀眼明星,除了手上波士頓、萊比錫兩個名團之外,也因為曾經有望接手柏林愛樂而叱吒風雲,這一次樂團亞洲巡迴的曲目,無論是孟德爾頌或是華格納、布魯克納,都替這個百年樂團,更加上一層亮光,非常吸引人。

開場的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前奏曲〉,尼爾森斯以相當慢速開啟,大提琴所演奏的長音,其具備的彈性,也是名團信手捻來的特色,但尼爾森斯的處理卻顯得刻意,扣除掉音色本身的吸引力之外,音樂其實略為解體,直到全體演奏時才找回方向感。尼爾森斯給予的音樂表情,讓樂團在句與句之間,都能做到很大的變化,但也因為動與靜之間極度誇張的變化,讓「靜」的部分顯得相當瑣碎,而全體演奏時,組織起來也不夠整齊,樂團起音也皆非最好狀態。而緊接著的〈愛之死〉,尼爾森斯則選擇了相當快的速度,很可惜華格納在這部經典作品中所設計如海浪般滾滾而來的樂團效果,完全沒有被做出來,音樂的章法也呈現得相當凌亂,甚至會覺得一句句是被草率地拋丟出來,最後和弦解決時,噴發出來的力道也有失期待,解決後的音樂,也沒有呈現緩緩放下的舒坦。

下半場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開頭樂團的狀態明顯改善不少,起音也明顯整齊許多,布魯克納的管弦樂法,也因為布商大廈的東德傳統音色,發揮到淋漓盡致,樂團音色的時而濃稠,卻也能瞬間撥雲見日,音樂中的畫面透過樂團的音色變化,被建立起來,各聲部也能快速做出許多極細微的變化,讓音樂能包含相當多的層次感,可以從無比剛硬雄偉,瞬而又轉為鬆軟。隨著配器的不同,讓樂團也可以呈現出不同的立體感。就指揮家的詮釋而言,尼爾森斯將速度抓得非常緊,卻又有些不自然,樂團整體的呼吸並沒有太符合所期待的吐納邏輯,而聲部之間的對話,尼爾森斯卻沒有太多著墨,這也導致讓整體的音樂緊湊度不佳,碰上布魯克納的作品處處充滿反複,大段落前後之間也聽不出來銜接上的關係,又讓布魯克納作品背上了冗長的臭名。

第二樂章的詼諧曲,是筆者最喜歡此交響曲的部分,音樂由撥弦帶出全團轟天作響,音樂的畫面猶如樹葉上的露珠滾動,轉瞬到整座峽谷瀑布,本場音樂會的演出,雖然也展現出相當震撼的效果,但對於轟天作響的到來,卻少了筆者期待讓空氣瞬間凝結的屏氣感,就算了樂章結尾以近乎完美收場,但綜觀整個樂章,尼爾森也少了許多以往能用音樂給予觀眾的興奮。第三樂章指揮與樂團所呈現的,仍然是寬闊壯麗的畫面,樂團的歌唱性也透過大提琴、木管等聲部表露無遺,但尼爾森斯的處理,或多或少讓樂團有些捉摸不定,所以樂曲中當全體要集中精力全數噴發的時候,效果只能差強人意。

筆者在歐洲期間聆聽尼爾森斯現場音樂會的經驗,至今仍然難忘,回憶中,音樂的興奮、緊湊、樂團願意為之百分之兩百的拼命景象,都沒有在這場音樂會中重溫舊夢。過往回憶中尼爾森斯不能說服筆者的音樂處理,反而在這場音樂會中再度呈現。筆者回家後點開尼爾森斯去年的音樂會錄影,同樣也覺得當初音樂中的那股熱情不在了。是尼爾森斯與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已經走到合約後期所以力不從心?或是這幾年來尼爾森斯有什麼心境改變?筆者不得而知,但筆者仍然希望有朝一日再聽尼爾森斯的音樂會時,這些回憶中的美好可以再現,而不是只能追憶。

《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演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Gewandhausorchester
時間|2023/11/12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Oct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Oct
21
2024
在這場音樂會中清晰可見巴赫清唱劇中所存在的手法和素材上的多樣性。更能聽到音樂中存著新教聖詠曲與天主教複音音樂的作曲手法,在音樂形式上也隱含了義大利的協奏(唱)奏鳴曲中的重現段落形式(Ritornello form),以及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中,三個聲部對位線條的處理。
Oct
14
2024
此時此刻,誰能說沈默不語的凝神傾聽,就算它是最好的方式,是古典音樂唯一的欣賞方式?
Oct
12
2024
北市交今年的年度歌劇自己獨挑大梁,自製的《波希米亞人》讓樂迷得以欣賞該劇的另一個版本,然而新製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導演使否能帶領製作團隊,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針對在地觀眾)的獨到見解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反之則僅限視覺上的耳目一新。
Oct
11
2024
《桃花謎》並未直面同性議題,韓沖突然接受湘雲之愛意、二人互有情意之轉折讓劇情回歸傳統生旦愛情戲,實以性別霸凌議題為主體,輕輕地觸碰到同性情誼邊界。
Oct
10
2024
樂興之時和導演鴻鴻的勇敢實驗精神,似乎為台下眾多樂興之時的樂迷,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夜晚。然而在激情過後,在解構了普契尼的歌劇之後,我們還是得思考一下:普契尼音樂中純粹的藝術性崩解後,就像時興的分子料理一樣,巧思之後究竟還剩下什麼?
Oct
04
2024
他用他男低音特有的音色來詮釋,更能感受到旋律中所埋藏的詩意,對生命、對記憶的那種深刻的呼喊,也為今天的這些音樂中的兒女情長和生離死別,做了最好的註解。
Oct
04
2024
在這個製作版本中最成功的,莫過於舞台場景的設計與呈現。這種呈現方式讓觀眾隨著四幕劇情的發展,在視覺上彷彿參與了一場藝術史上的名畫饗宴。
Sep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