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但遠離聲景《城市基音—啟程・臺中》
8月
23
2021
城市基音—啟程・臺中(時間藝術工作室提供/攝影汪正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82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城市基音》是時間藝術工作室新啟動的一系列創作計劃,以走訪、觀察、記錄城市的方式,從中汲取創作靈感,打造屬於該城市獨一無二的前衛音樂作品。這場《城市基音—啟程・臺中》,如其名所示,便是以臺中為主角的首發演出。

看到「城市」、「錄音採集」等詞,不難讓人聯想到穆瑞・薛佛(Murray Schafer)自七O年代起大力推廣,魅力熱燒至今的「聲景」(soundscape)概念。以錄音器材錄下平時不被留心的日常聲響,並予以重現、再製,喚起人們的心像與情感記憶,是聲景的一大魅力之處。換言之,對城市聲響的田野採集,目的大多是要將城市「再現」(represent)給聽者,在聽者心中建構一幅或真實、或藝術化的,對於城市的音樂圖像。而《城市基音—啟程・臺中》雖然也採納了錄音採集的田野方法,卻罕見地不以「再現」為宗旨。

以實驗劇場為演出場域的《城市基音—啟程・臺中》,雖然定位為音樂展演,卻有富具象徵意涵的視覺元素。在舞臺兩側,可以看到對比性極大的兩個投影區,左側以兩塊偌大的長條布幕疊合而成,畫面較為平順完整;右側則有大量譜架交錯堆疊,影像投影極其破碎,左右兩者分別(或同時或不同時地)投影著都市的影像,與當下的音樂呼應著。此外,舞臺前後各放置著排煙管、雲梯、各式各樣的小器物,正中央有十餘支管鐘音管呈十字形地吊掛,演奏家們不時地對這些物品環繞、敲打演奏。這些物品與影像給了觀眾一個基礎的暗示:這個作品將是取自於,但不服從於真實的城市景象。相反地,音樂和現實拉開了距離,形成了自律的發展空間。

 

城市基音—啟程・臺中(時間藝術工作室提供/攝影汪正翔)

 

城市基音—啟程・臺中(時間藝術工作室提供/攝影汪正翔)

的確,雖然全場演出分為幾個大段落,期間也以投影展示著採集的聲音影像,但其實每段音樂並沒有明確的指涉對象,甚至也無固定的標題名稱。《城市基音—啟程・臺中》所做的,無疑是一次次的轉化、聯想,以及發想。轉化之處在於,他們將城市中各式各樣的「資訊」(演出者演前短介所用的詞彙)——不只是聽覺,也包含視覺等其他感官——化作表現性的音樂元素,好比將紅綠燈的變換頻率寫成節奏,鐵匠的敲擊成為韻律單位等等。聯想之處,則是在這些「資訊」的刺激下,突發奇想所連結到的現/當代前衛作品,例如在某個段落,擊樂家的日常物件擊打片段慢慢化成荷蘭作曲家Louis Andriessen的Worker’s Union,形成演奏家全員的震撼敲擊齊奏。除了前面這兩種,還有許多原創且自由的新譜曲,這些都是從本來取自生活環境的「資訊」出發,最後卻隨著創意飄到了九霄雲外的發想。

於是,在一個個的段落之中,聽眾能見證一場相當驚人的聲音蛻變歷程:從遠處傳來的預錄日常聲景開始,器樂慢慢加入,漸漸形成宏大壯闊的音樂發展,尾聲又淡去,讓原先的環境聲景重新裸露。音樂與聲景之間彼此相關聯著,卻又保有距離,那樣的對比性相當美麗。

作為一場前衛音樂性質的演出,演奏裡固然穿插著大量的現代技巧(好比管樂器的打鍵、微分音、花舌、泛音,鋼琴家以手臂擊奏鍵盤、徒手撥動琴內鋼弦等等),但堆砌音樂的作曲手法並不至於過於艱澀扎嘴。有泛音理論般的,以A音為基底的垂直性發展,也有複數音階的聲響堆疊等等,還有一段契合度極高的長笛與單簧管二重奏,表現力頗佳。整場音樂會的最後,以一首旋律性較高(若我的理解正確,那些旋律取自他們田野採集時偶然遇見的西方流行歌)的樂段作結,給予聽眾一個較為平易近人的尾聲。

 

城市基音—啟程・臺中(時間藝術工作室提供/攝影汪正翔)

單以音樂聆聽的角度而言,譜曲與演奏無疑十分精彩。但仍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的:在這個田野採集—發想—再創造的生產方式之下,《城市基音—啟程・臺中》究竟和現實裡的臺中市呈現出怎麼樣的關係?我的意思是,雖然這個展演的「資訊」無庸置疑地是來自真實的臺中,但作曲者在選用素材時,其實是相當隨興甚至隨機的。譬如,救護車與垃圾車偶然駛過,他們就偶然地將車子的笛鳴寫進曲子裡,前段提到的西方流行歌也是如此;至於排煙管、雲梯、道路擋架這些被挪用為打擊樂器的日常物品,十之八九也是他們田野時的偶然所見。我的疑問便是:這些物件元素難道不會太「日常」嗎?在臺中以外的其他臺灣城市,不也能見到這些日常之物嗎?如此平凡無奇的事物所形成的作品,真能冠上臺中之名,代表臺中嗎?

但,我們心中所設想的「臺中」,終究是一套以各種文化符號與社會意識所拼合而成的形象。當我們對於一件事物(譬如,一座城市)的認識上升成為了概念,當中許多的個異雜多、甚至無意義的細小之物就會流失。譬如在我們描述臺中,建立臺中的獨特形象時,垃圾車、紅綠燈等日常物件便會被我們遺忘。相對地,當我們進入田野時,早已預先帶著許多既定概念與印象的話,最後採集到的資料也將是偏頗且失真的。

或許,這場以都市為名的演出,其獨特意義即是在於這些日常無意義事物的拯救。正是如此隨機的取材,才得以繞過社會裡早已層層架構的文化意識,由此反映出來的「現實」,不是經過社會文化概念所再現的真實,而是真正雜多的真實。

要將《城市基音—啟程・臺中》稱作足以代表/再現(represent)臺中的作品,那當然是言過其實了;相反地,這個作品所反映的,是一支音樂團隊在一個特定的時空下,之於該座城市的獨特經驗,這些經驗包含著觀察、隨機的偶遇、以及隨之而來的獨特音樂發想,是絕對無法重現的。因此,雖然田野所汲取的素材雖平凡,誕生的創作成果卻絕無僅有,即使他們再回訪臺中,觀察與創作也不會相同了;當《城市基音》系列計劃走訪其他城市,看見相同的物件時,也不會有相同的發想。「現實」從來就不是客觀靜止的,而是人作為在世的生命主體,和世界互動、碰撞而成的產物,《城市基音》雖然不對城市進行單純的再現,卻扎扎實實地映射出這樣「現實」的真義——人之於城市的經驗是如此隨機、偶然、無意義,卻也獨特無比。

《城市基音—啟程・臺中》

演出|時間藝術工作室
時間|2021/08/08 14:30
地點|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