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淚詠聖曲,《安魂曲》
11月
24
2023
安魂曲(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王冠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40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今年秋天,台北愛樂合唱團端出了義大利歌劇巨匠威爾第的《安魂曲》,這部作品對於演出者的要求相當高,無論是合唱團、樂團、獨唱家都要有高超的技術,才得以勝任這部作品,但同時這部作品也具備了強烈的戲劇效果,只要演出具有基本水平,要給予聽眾留下印象,其實並不困難,台北愛樂合唱團邀請指揮簡文彬操刀練兵,除了能帶給音樂家紮實的訓練,也為音樂會達成票房號召,是相當正確的決定。

樂曲開頭,樂團的演奏顯得小心翼翼,雖然做到了樂譜上要求的力度,卻沒能讓音樂百分之百流瀉出來,大提琴輕聲吟唱出貫穿全曲的主題,為全曲做出相當寧靜的鋪陳,雖然音樂中嘆息,方向感有些不夠明確。隨著音樂強度逐漸上升,合唱團與樂團逐漸失去原有的柔軟與理想的彈性,頗為可惜。本場音樂會的四位獨唱,皆為國內有豐富經驗的聲樂家,在演唱上也有一定的完成度,但彼此結合時,卻因為音色與個人特質,並沒有辦法達成最理想的和諧聲樂組合,例如男低音謝銘謀的音色明顯溫暖柔軟,女中音王郁馨則是方正明亮,獨立的確各成一格,但結合起來卻顯統一不足,使得醞釀起來的氣氛不易順利延續。

全曲最著名、且不斷反覆的〈震怒之日〉,當樂團與合唱團火力全開時,筆者還是聽得頭皮發麻,彷彿宇宙黑洞隨著上帝怒火在台上展開。緊接的號角聲環繞群響,雖然擔任小號演出的皆是年輕音樂家,但也仍有算是完整的表現,樂團就聽覺上,弦樂編制略顯比例不足,有些薄弱,但整體效果還是將近滿分。而合唱團與獨唱、重唱之間的相互呼應,卻因為存在音色、表情的不協調,以及相互之間的對話不夠理想,應是本場音樂會中最大的美中不足。威爾第在這部作品中,使用與人聲交疊的配器,許多時候不禁讓人聯想到馬克白、阿依達,或是假面舞會當中的經典片段,然而這些歌劇元素,卻也使本來安魂曲應有的神聖感帶入了歌劇中的血肉,聖樂中本應要空靈漂浮的場景,因為詠嘆式的歌劇演唱,使獨唱或是合唱團少了幾分教堂獨有的虔誠效果,音樂中,所要求的力度與音樂色彩細微變化,無法被全面表現。例如男高音崔震勝的詠嘆調〈罪孽深重〉,無論是音樂或是演唱皆表現得相當完整,雖然其演唱習慣帶些哭腔,但仍然不掩精彩,也能感受到演唱間在當中找尋表現音樂性的機會。但換到了同樣聚焦男高音表現的〈奉獻曲〉,卻未能明顯做出血肉之軀與上帝使者之間的明顯區別,讓筆者小感遺憾,這恐怕也是音樂廳中演出宗教音樂最困難的部分,雖然感受得到各方盡力的演唱與演奏,但所接收到的往往是音樂的表現多過於帶領聽者的祈禱。幾段無伴奏的重唱,明顯還需要再整理調和,這也使得垂淚經與羔羊經的音樂無法走進內心深處,男低音謝銘謀的溫暖的音色,還有女高音林玲慧的透亮長音,皆為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而指揮家簡文彬的整體詮釋,將此戲劇性極強的音樂處理的方正有致,向來收斂的音樂性格也讓音樂沒有成為俗氣濫觴。

對於亞洲人,演出歌劇可以有劇本、服裝、舞台設計幫助其構建畫面,而藝術歌曲可以透過表情來刻畫音樂性格,宗教音樂則需要脫去這些外衣,以最純粹的方式表現,演出者擔任的是中性的使者,不帶私意的傳達信息,然而音樂家又如何在其中表現個人特質,讓作品與眾不同,正是宗教音樂最困難之處。威爾第的《安魂曲》因為其富含的戲劇張力,使得呈現效果上的成功率大幅提昇,但效果之下又如何能唱出人心深處對上帝的呼求,則是藝術上另一層次的追尋,在孕育威爾第的歐洲,宗教無形地如空氣散佈在生活各個角落,使得歐洲人在演唱宗教作品時,作曲家、演出者、聽眾相對容易共感一靈,而遠在台灣的音樂廳舞台上,也有一群實力堅強的陣容可以演出相同弘大作品時,與「原汁原味」的差距,唯藉不斷反覆揣摩與演出,才能賦予遠古拉丁經文更鮮活的靈魂,深刻期待下一次台北愛樂的全本聖樂演出。

《安魂曲》

演出|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時間|2023/11/13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