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實際的成果也超乎預期,並不只僅止於聲響實驗的範疇,而是結合了人聲、電子音樂、身體展演、光線投影等多種表現形式,並透過這些形式,探討聲音的符號特性、現代科技的危害與轉折、技術與人類存有的關聯等嚴肅議題。從每個手法與操作中,都能發現她豐富且生動的思考。
7月
05
2023
《群眾》作為一個非常態的演出形式,對於筆者來說,舞蹈其實並非最主要的一個部分,而這也透露某些議題的不變與可能,純肢體的美好、多元議題的探問,此時的舞蹈空間雖然不是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但或許正有一股強大的反動與衝擊正在發生也說不定?(簡麟懿)
12月
24
2021
裝置、服裝、燈光,意思都已經到了,接下來就是感受的微調或者協商,其實這也是對林宜瑾的一個挑戰,身體能夠素樸時,下一階段就需要重新理解如何整合各個元素。《渺生》像是壞鞋子舞蹈劇場長期工作以後暫時性的結論。再接下來會怎麼樣?確實會有所期待。(劉純良)
4月
15
2019
因為精簡與提煉的過程,使得《渺生》的現場進入到了另一個層次場域,彷若一瞬一渺、一寄一生的原子狀態──在傳統之外、在現代之外、在自然之外。(黃馨儀)
4月
08
2019
如果此次演出期許將女性與邊緣空間連結,若能在環境劇場的思考下能更著眼於人與人與空間交雜的互動與對話感知,進一步更顯現邊緣空間的能動性,將會更有趣與有機,或許也能鳴和成女性的另種語彙。(黃馨儀)
8月
12
2017
與兩廳院各部門打交道的困難程度提升,以及得對各場地的突發狀況隨機應變,讓女節始終能帶有一種不安與不確定感,而為了平衡不安與不確定感所製造的動能,也讓女節在兩廳院主辦的框架下,猶能延續著解放的精神。(盧宏文)
8月
10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