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三日的人生跑馬燈《地下女子》
10月
08
2014
地下女子(曉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5次瀏覽
陳忻(表演藝術工作者)

走進劇場,舞台上的畫面一如文案給人的想像-晦暗幽澀。昏黃的燈光在三層高的鷹架間搖晃,提琴手在制高點演奏,歌者定定地坐在暗處,而水藍色塑膠泳池和鷹架後方色彩鮮明的手繪投影是這個冷硬的場景裡唯一的柔軟元素。這裡是地下女子的世界,或者說得更準確一點,是她的心理世界。故事的背景是講述地下人在地底存活,並且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他們與地上互不往來,祕密地存在著。直到一位名為碧娜的地下女子,拯救了意外跌落地底的男子阿道夫而打破了平衡,招致被滅族的命運。在戲裡,我們隨著地下人「死前三日必須重新面對人生記憶」的傳說,從僅存的地下女子碧娜腦海裡斷裂的回憶裡拼湊出故事的來龍去脈。

這是一部很有機的作品。整部戲是由無數個片段組成,除了開場與終局兩段是固定的之外,其他的片段順序都是由場上兩名演員隨機挑選的。意思就是說,每天每一場的片段演出順序都是不一樣的。這無疑地對表演者,甚至整個製作團隊來說都是一個很有趣的挑戰。演員不僅僅要對每一段戲都爛熟於心、操控自如,還同時必須感知觀眾的狀態,進而決定什麼時候讓大家放鬆、什麼時候該下猛藥。 這迫使演員必須要更宏觀的去看去感受,並且更細膩的去操作每一個環節。這是一個實驗作品。但,不只是導演一個人的實驗。演員不再只是執行和傳達者,他們在觀眾面前實驗著自己身心狀態和能量如何在不同排序演出下產生變化,並且讓歌者、樂手,甚至技術執行們隨著自己當下的決定而起舞。所以我必須要說,不只有機,這也是一個遊戲性十足的製作。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安排,讓場上兩位演員(一男一女)在詮釋眾多片段與角色之間,與彼此互動之間,多添了幾分稚氣。彷彿這對成年男女在荒涼淒冷的鋼鐵叢林裡玩著辦家家酒的遊戲,也凸顯了當人類面對選擇、人性、死亡的哲學性討論時的徒勞。

當然,挑戰總是好的,但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這部製作顯然對兩位演員來說有點負荷超載。尤其是在下半場,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演員的疲倦。我看的下半場的內容多是屬於沉重嚴肅的片段,正是考驗演員專注力與能量收放的段子,很可惜,演員們的心力不足導致角色之間的拉扯無法顯現,原本應該漂亮精彩的獨白變的略顯冗長。演員被壓力困著,使得片段轉換之間的遊戲性和趣味性都不夠到位,在許多角色情緒的強度和詮釋上亦不能盡興。

「如果這部戲能在演員心中多沉潛一些時間會更好吧」,剛走出劇場的時候,我的心裡一直這麼想著。

《地下女子》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4/09/28 14:30
地點|台北市萬華糖廍文化園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