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失控淪為活動讀劇會《阿拉伯之夜》
5月
25
2015
阿拉伯之夜(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7次瀏覽
葉根泉(專案評論人)

形式(form)與內容(content)一直是創作者檢視作品的重要依據。如何找到適合的形式來承載文本的內容,更是身為導演在面對劇作者的劇本殫精竭慮努力的目標。台南人劇團廖若涵導演德國劇作家羅蘭.希梅芬尼(Roland Schimmelpfennig)《阿拉之夜》,企圖以演員人體的律動、聲音的實驗來構成場景及意念的流動,結果卻看到形式的失控,演員在全黑的空台內找尋不到內在邏輯與意念轉換的順序,淪為一場活動的讀劇會卻平板呆滯讀不出劇本內在的意涵,陷在黝黯之中找不到光。

廖若涵近期努力嘗試舞台演員身體律動與聲音的結合,她認為演員的動感,跟聲音結合在一起時,一句台詞就不只是一句台詞。【1】如此想以身體與聲音的結合,來延伸開展文本內在意涵的多樣性,這亦是《阿拉伯之夜》引起廖若涵興趣的地方。劇中許多運用「聽覺」作為劇中故事接龍的主要線索,對於不同聲音的描述來把角色串連起來:現實世界的水聲、電梯聲、電鈴聲、摩托車聲、鑰匙聲;夢境中的風聲、大樓內狼嚎的尖叫聲等等,成為導演可以運用的舞台元素,用以解讀此文本的重要關鍵。因此,觀眾所見舞台上三男兩女的演員都穿上同樣黑色的運動服,抹除掉角色的個別性,讓演員成為舞台元素的一部分,隨時從自我的角色脫離,成為別人敘述聲音的背景音效──隨時配上水聲、風聲、摩托車聲等各種聲音;或在台上奔跑、繞圈、翻滾、後空翻,希冀帶出劇本台詞的身體動能(physical action)。但種種忙碌的實驗,卻忽略掉最重要的文本內容意涵究竟要表達的是什麼?導演忘掉一齣戲最關鍵與觀眾溝通的目的為何,並不在於所謂聲音的實驗與身體的不停轉動,而是藉由演員的身體、聲音、文字,「牽著觀眾的手」,開啟觀眾的想像【2】,要如何達到此目的,所仰賴是以敘述來賦予劇場呈現細節的可能,唯有透過敘述,觀眾得以在劇場內「帶著更多的理解,細細觀察人的脆弱與困惑。」【3】,這正是希梅芬尼「敘事劇場」(Narrative Theatre)以如此最古老說故事的方式,來和觀眾交心。

廖若涵卻本末倒置,不僅偏離文本原先目的,單就她所企圖嘗試的聲音實驗,既然每位演員都配帶麥克風,卻無法訓練每個人的聲音技術如同電影《歌喉讚》阿卡貝拉(a capala)無伴奏合聲的神乎其技,或B-box的酷炫多樣,所配音的背景音效單一而單調(劇中演員口技所配的水聲、風聲,往往讓觀眾傻傻分不清),這樣的聲音實驗只有暴露其短,遑論台詞的內在表達,演員只有把台詞單薄表層唸誦出來,而不去細究言語內在意涵的表述為何,有時還讓情緒突然暴衝,卻不在乎情緒轉折為什麼從零到一百。希梅芬尼在劇本中,不言而喻外來土耳其移民在德國的處境與隔閡,完全被廖若涵空缺或刪減台詞而不處理。或許這是導演認為並非她關注的重點,如是這樣,為何要選擇希梅尼克此一劇本,難道搬演劇本只有取其重點而輕忽全貌,重形式表現而非內在意涵?這亦是台灣現代劇場導演詮釋他人劇本的通病,此次2015年兩廳院「新點子劇展」兩位導演劉守曜、廖若涵都有著同樣的問題。

筆者在此強調尊重原作的內在意涵與肌理脈絡,需深入理解之後再行解構自創,並非以此來限制導演的創意與發想,藝術創作並沒有對錯的問題,而是在於最後呈現出來結果的好壞。當演出標榜著改編自某某劇作家的原作,或搬演某某劇作家的劇本,卻不想去了解其原作的本質,只取自認為可用的素材,這樣的行徑都不是尊重原作的做法。如《阿拉伯之夜》的文宣介紹與導演訪談中,都提到「魔幻寫實」的手法【4】,來形容希梅尼克的劇本風格,但這樣套用中南美洲文學技法的字眼,是否真正去理解到「魔幻寫實」並不在於背離現實,而是一種現實的延長和加工。亦如以「魔幻寫實」著稱的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曾表示過,他寫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所以重點仍在於後面的寫實,這亦是台灣現代劇場亟需面對的問題:如果沒有厚實的寫實基礎為根基,所謂的創意實驗、前衛表演都只是表象而非實質。例如廖若涵此次在《阿拉伯之夜》所實驗將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化約成為劇場物質的元素與表現,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歐洲劇場現代主義(theatrical modernism)各種反寫實的表演藝術,不再接受「客觀地再現真實」【5】,就已提出如此的議題與實驗。因此,此種風格並非創新,且再次印證相同的問題:從八O年代台灣小劇場運動所標榜去中心、反寫實的路線,時至今日已過去近三十年,是應該重新反省、修正路線的時候了。如果我們再沒有紮實的寫實功力,演員只是劇場內流動的身體與聲音,不亦正是切中《阿拉伯之夜》劇本真正所想要傳達現代社會疏離的人際關係,與失效的語言溝通,值得警醒。

註釋

1. 王顥燁 (2015) 〈想像力建構劇場的無限可能──專訪《阿拉伯之夜》導演廖若涵〉,網址: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5951

2. 陳佾均 (2015) 〈羅蘭.希梅芬尼測量當代的存在困境──《阿拉伯之夜》透過「敘述」開啟觀眾想像〉,《表演藝術》第269期(2015.05),頁57。

3. 同註2。

4. 《阿拉伯之夜》兩廳院節目單,註1專訪。

5. 鍾明德 (1995) 《現代劇場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頁82。

《阿拉伯之夜》

演出|台南人劇團(廖若涵)
時間|2015/05/2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場下來,聲響效果滿溢,幾乎到了氾濫的地步。不僅演員們自始至終動量噴發,聲響繁複,肢體過動,台詞倉促,說書少有輕重緩急、起承轉合之分,而且背景噪音音效一路襯底,幾無停歇。(吳政翰)
6月
29
2015
比較文本及實際演出,雖然刻意抽掉文本現實的氣息,其餘骨骼的曲線、架構可以說是仍精準地重製,在導演詮釋明顯凌駕文本之上的狀況下,經過測量之後準確地搬移,一絲不苟。(張敦智)
6月
12
2015
這場導演風格與文本之角力中,節節退讓的並非文本精神,而是在此作中難以與劇本切割的時空背景──以大量的阿拉伯、土耳其文化象徵,作為德國當代面對自身作為移民社會之隱喻。(白斐嵐)
6月
03
2015
努力地實踐「新文本」的功課:重新創造、製造想像。在燈光亮起的時刻,所改變的是一種「說故事的方式」,並非對文本進行單向的玩弄與傷害,其所操演的還是屬於導演個人的形式變化。(吳岳霖)
5月
26
2015
聲音可以是音效、是演員在舞臺周圍狂奔的聲響、身體撞擊的聲音,演員尋找聲音、觀眾則是跟隨被製造出來的各式聲響被帶入一個個變換自如的情境中。 (羅倩)
5月
25
2015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