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與沒關緊的水龍頭《阿拉伯之夜》
5月
26
2015
阿拉伯之夜(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5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走進黑盒子,每每踏過冰冷的鐵梯,彷若跌入另一空間,與外界斷開聯絡,特別是在模糊舞台與觀眾席的距離後,任務不再只是「觀看」,似乎同時存在這個異質空間裡,作為演繹與被演繹的一份子。故事發生於一棟意外停水的公寓的《阿拉伯之夜》,並未在這片黑暗裡建築出一棟擬真的公寓,反而更像是「再」搭建出一個舞池、或是舞台,以日光燈架出三個ㄇ型擴散的框架,僅供想像。於是,我們得試圖幻想這是一棟公寓嗎?或許不是,因為這棟公寓裡,不僅有水管隆隆的水聲、住戶的私語與奔跑,更即將出現黃沙漫漫的沙漠,還有能夠困住一個人的酒瓶。這樣的空間易位與交錯,造成寫實與虛構的互相滲透,於一個(戲裡的)夜晚之內。

出自於德國劇作家羅蘭.希梅芬尼(Roland Schimmelpfennig)筆下的《阿拉伯之夜》,在台灣新生代導演廖若涵的詮釋下,再現了這五個被自身困住的人們。公寓管理員(呂名堯飾)開場的那段話:「我聽到水聲。明明沒有水,但我真的有聽到水的聲音。」以近乎空洞的眼神、不帶感情的聲音,看似處於故事的外圍而啟動講述者的身分,但他偏偏也是故事裡的角色之一。敘述者被不斷轉移,將這五人自我敘述式的語言,切碎與黏接在對話之間;造成的是,對話往往不成「對話」,作為溝通工具的語言反而孤立了彼此,流於自溺式的獨白、或自言自語。這種表面與實質的背離,表現在故事所講的「缺水」,同時也製造出人自身生命的「枯竭」。所有浮在檯面上的現實,往往將真實原因藏匿於背後;現在所發生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虛幻間穿梭地理、夢境而揭露了過去,足以填補故事的缺口,甚至是心靈的匱乏。這種「現在與過去」、「現實與虛幻」的交錯,製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間的拉扯與矛盾,更體現於演員們看似日常生活的重現,卻像是對日常的反叛,而趨近於意識的流動。所以,這個劇本在廖若涵手上,就如同她所言:「戲一開場,劇作家扭緊水龍頭,關水。一棟高樓大廈停水了。水龍頭一關,扭開了角色們潛入意識深處的旅程。一個極日常的停水事件,扭開了被生活的規律秩序所管束的動能,……」 【1】

於是,廖若涵在劇場裡關起了這個水龍頭,隨著隱約聽到的水聲,在「我記得」、「我聽到」等不確定的語言裡慢慢爬升。不過,這種超乎規律的動能更顯現在她於劇場呈現的形式,甚至截然凌駕於對劇本的詮釋與閱讀。

在有限的七十分鐘、極簡的舞台佈置裡,會被質疑的是被導演所簡化的劇本。劇中人物的血統被省略,雖使故事發生於一個相對中性的空間,卻也閹割掉希梅芬尼的部分劇本內涵──外來移民在德國的處境。這樣的做法實為聰明(卻也偷懶),有意地避開「跨文化」過程裡容易被詬病的嫁接與譯轉,僅注視於劇本裡所存在的「當代人的共同心靈問題」,劇本於是變得較為單純而有利於導演翻玩形式。因此,整部劇作雖包覆著希梅芬尼的加持,卻凸顯導演的詮釋手法與演員的個人魅力。簡單的舞台上,僅剩下背景的日光燈以及側燈的投注,以明暗、白黃進行燈光的切換。在否決道具的存在後,完全取決於演員如何進行演繹,包含怎麼用演員的聚散表現購物提袋、用對話呈現鑰匙的樣貌……。甚至演員壓根在進行一種馬拉松式的運動操練:奔跑、翻滾、倒立、後空翻等,看似無意義的過度動作,實質帶出劇本裡未言的動能(特別是呂名堯俐落的身法,完全成為整部作品啟動的鑰匙)。此外,廖若涵更琢磨於「聲音」,用來作為整個故事的線索,卻又不以音效,而是透過類似B-box的方式模擬出水聲、風聲、摩托車聲、電鈴聲等。但,成於此也敗於此。聲音的訓練談何容易,個別聲音的差異並未在演員口中生成,反而造成混淆,淪為「實驗的未完成」。不過,如此豐沛的形式實驗,還是帶給觀眾與演員新的體驗:演員在舞台不只是演,更成為真正的敘事語言。(卻也可見演員在謝幕時的氣喘吁吁)於是,完全表述出「新文本」如何開發導演與演員的創作能力。

其實,這樣的創作形式與實驗手法,似乎已成為廖若涵的劇場標誌或風格(之一)。從《行車紀錄》、《游泳池(沒水)》以來,她對歐美劇本(或者是所謂的「新文本」)的再現與重詮已有獨特的視角(特別是《行車紀錄》與《游泳池(沒水)》之間有明顯的手法差異,而《阿拉伯之夜》在形式上可能更接近於《游泳池(沒水)》,大概是同為「缺水」系列),到了《阿拉伯之夜》更清楚地爆發對形式的製造與創作的能量。這樣的爆發或許突破了她過往作品的某種收斂,而逐漸進入一種「失控」的過程(這樣的失控或許將其缺點暴露,卻也看到更多可以再進化的可能)。

因此,我並不那麼悲觀地認為,廖若涵的詮釋斷然地關閉自己與劇作家間的溝通(而完全實踐了「作者已死」),或者偏離了文本的創作內涵,她反而是努力地實踐了「新文本」的功課:重新創造、製造想像。在燈光亮起的時刻,所改變的是一種「說故事的方式」,並非對文本進行單向的玩弄與傷害,其所操演的還是屬於導演個人的形式變化。相較於那些「一直玩一直玩」的玩笑式創作,其詮釋還是維持住了劇本的核心概念(就算會被認為是過度簡化或刪減),於是我們仍可在看似關閉的水龍頭裡,感受到靈光從沒有關緊的縫間傾瀉,於心靈被衝撞的淚光裡頭。但,下一步該被思考的是,在「新文本」之後呢?又該往哪個方向走去?最後,在失控或過度的形式實驗完了,該如何再度串起劇場與情感的細膩呢?

註釋

1、廖若涵:〈捲入阿拉伯之夜〉,《阿拉伯之夜》節目冊。

《阿拉伯之夜》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5/05/24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場下來,聲響效果滿溢,幾乎到了氾濫的地步。不僅演員們自始至終動量噴發,聲響繁複,肢體過動,台詞倉促,說書少有輕重緩急、起承轉合之分,而且背景噪音音效一路襯底,幾無停歇。(吳政翰)
6月
29
2015
比較文本及實際演出,雖然刻意抽掉文本現實的氣息,其餘骨骼的曲線、架構可以說是仍精準地重製,在導演詮釋明顯凌駕文本之上的狀況下,經過測量之後準確地搬移,一絲不苟。(張敦智)
6月
12
2015
這場導演風格與文本之角力中,節節退讓的並非文本精神,而是在此作中難以與劇本切割的時空背景──以大量的阿拉伯、土耳其文化象徵,作為德國當代面對自身作為移民社會之隱喻。(白斐嵐)
6月
03
2015
聲音可以是音效、是演員在舞臺周圍狂奔的聲響、身體撞擊的聲音,演員尋找聲音、觀眾則是跟隨被製造出來的各式聲響被帶入一個個變換自如的情境中。 (羅倩)
5月
25
2015
演員只有把台詞單薄表層唸誦出來,而不去細究言語內在意涵的表述為何。希梅芬尼在劇本中,不言而喻外來土耳其移民在德國的處境與隔閡,完全被廖若涵空缺或刪減台詞而不處理。 (葉根泉)
5月
25
2015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