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反省祈福之聲《耕云2——戰爭與和平》
12月
05
2018
耕云2——戰爭與和平(拉縴人男聲合唱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0次瀏覽
沈雕龍(特約評論人)

今年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結束的一百週年,似乎是因為這個緣故,不少音樂會也藉著這個百年回顧,不約而同地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製作節目,拉縴人男聲合唱團11月22日的音樂會〈耕云II〉,也打出「戰爭&和平」的副標。「戰爭與和平」這個標題,因為托爾斯泰19世紀的同名小說《戰爭與和平》而聞名於世,偉大口號的群起挪用,隨時有陷入俗濫的危機,拉縴人的音樂會,讓我想來一探究竟。

實際要演出的曲目內容我在事前一無所悉,直到當晚一打開節目單看到開場的曲目,頓時覺得被丟入五百年前的時空裡。上半場的前三首,連續為J. des Prez的〈以喜悅的歌聲讚美神〉(Jubilate Deo omnis terra,約1539)、G. Palestrina的〈如同小鹿渴慕清泉〉(Sicut cervus, 1584) 、T. L. Victoria的〈何等榮耀〉(O Quam Gloriosum, 1583)等三首16世紀的複音經文歌。無伴奏的多聲部歌曲,從9世紀發展以來,不斷地在探索合唱共鳴聲響的層次和變化,並且在這種變化中逐步地從和諧與不和諧的交替中,找到了鬆緊鬆緊的聲音結構張力。也因此,這些多聲部歌曲即使都是拉丁文歌詞,我幾乎一句都聽不懂,卻能意識到我面前發生了一件精緻的音樂事件,這就是歐洲音樂之所以「技進成道」,最後被當作藝術作品最可貴的地方(!):這種美感是來自於「對位技術」的理性規則堆砌,而這種技術讓西方音樂有一種鐘錶般滴滴答答的運作著的理性機制。事實上,在中世紀教育資源中傳承下來的七種自由藝術框架中,音樂原本是被視與算術、幾何和天文同一類的四藝(Quadrivium),也就是理性科學的學門;是到了15世紀起的人文主義,才促使人們逐漸認為,音樂也可以和文法、辯證和修辭的三藝(Trivium)歸為一類,而開始把音樂也當作說話、表達人的情感的藝術。有名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也在16世紀時提到他對這些學科教育的看法:「文法和音樂保存了各種事物.......孩童不僅得要聽學語言跟歷史故事,也要歌唱,並把音樂整個用數學來學習」。

坐在音樂廳裡,聽著這三首16世紀的多聲部歌曲,我靜靜地感受著,那份對位聲響的結構之精緻,與人聲悠揚揮灑的表現力之美,相加的成果。這也是我第一次現場聆聽16世紀多聲部複音經文歌演唱,我忍不住默默地想,拉縴人雖然是個東方當代的合唱團,卻能將西方五百多年前的歌曲,演唱的如想像中的那般純淨,尤其是高聲部的假聲男高音,屢屢躍出重圍,清響迴盪在國家音樂廳的空間裡,如果,吃義大利麵的享受是要有「彈牙」(al dente)的麵條,那麼,我在拉縴人的歌聲裡也聽見「彈耳」的人聲線條。

上半場的最後一首曲子,是19世紀作曲家J. G. Rheinberger涵蓋六首的一套《降B大調彌撒,作品172》(Missa in B, Op. 172)。歐洲音樂從文藝復興時期以降,逐漸從理科轉向文科的過程中,越來越往語言、文字、戲劇的建構方式靠近,例如19世紀出現的奏鳴曲式的呈式、發展、再現,其實借用了亞里斯多德的戲劇理論。職是之故,想像中應該沈靜肅穆的彌撒曲,在Rheinberger的譜曲下,都有一種強調效果的戲劇性:《降B大調彌撒》多個篇章中都可聽見,動機呈現之後,幽微的轉折漸趨複雜,最後結束在入勢不可檔的澎湃聲響裡。和之前的16世紀歌曲相比,19世紀的多聲部歌曲,常常多了一種「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的效果。現場多為非專業音樂訓練的聽眾,他們的反應尤其反映了這一點:上半場開始連續三首單曲之後,許多聽眾已經習慣一唱完就鼓掌,所以這一套彌撒理應六個樂章唱完才一次性鼓掌,前三個樂章結束時卻屢屢有不少人忍不住鼓掌;這些鼓掌的聽眾,在其他人的側目中,才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誤解,終於到了第四樂章〈聖哉經〉結束,才第一次沒有人鼓掌,然而第五首〈降福經〉結尾強大的「沛然莫禦」效果,又讓現場聽眾忍不住回以雷動的掌聲。於是,這首六個樂章的彌撒,一共被鼓掌了五次。這個現場的洗禮和難以被洗禮,是一個多麼可貴的音樂體驗和領悟。

下半場的曲目,都是當代的臺日作曲家,包括蔡昱姍、石青如、趙菁文和信長貴富的創作或編曲。其中趙菁文的《箱子》是專為拉縴人創作的作品首演,也許可以讓我註記一點想法。這首歌曲的文字作者是青年詩人張宥勝,詩作描寫著1949年國共內戰造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以及兩岸分治之後,老兵來到臺灣的心情。詩中的一句話「故土再非故土(人生無根蒂),異鄉卻依舊是他鄉(飄如陌上塵)」,道盡了那在當下的政治氛圍中,只能祕密封藏在「箱子」中的情感和記憶。趙菁文的音樂,以一段葛利果聖歌的「垂憐經」(Kyrie)旋律作為引子,單聲部合唱逐漸分支出那遠在千年前的多聲部複音聲響,好像是四度、五度,又模糊成了增四、減五,那曾經稱作和諧的記憶,似乎又夾雜了不和諧的雜音。隱隱約約,某種熟悉的旋律響起,是布拉姆斯的《搖籃曲》,一股暖流刺激著大腦的回憶,但是旋即又被扭曲到非調,再回到了四、五度的聲響中,來來回回交錯之中,一下子閃現像是史克里亞賓的神秘和弦聲響,一下子又回到了個簡單的大三和弦,或是一個單聲部的歌聲,好像是詩中的主角對自己命運的簡單想望,和對無形蒼天垂憐般的祈禱,只能說不清楚地塵封起來。過兩天是11月24日,剛好是選舉投票日,我忍不住想,有多少本來只能放在內心箱子的想法,也許即將要換成選票放進另一個箱子裡了。

拉縴人的藝術總監,也是這場演出的指揮松下耕,在節目單的前言中寫到:「這場音樂會所選的曲目,以一場『古典』音樂會來說可是非常正宗的。」「古典」指的是可一而再、再而三欣賞的「經典」質地。在我們這個時代裡,「古典音樂」的概念不時被人簡化,且質疑為「博物館的藏品」或「西方的殖民文化」。但我個人以為,一個物件,若本身沒有非比尋常的精雕細琢的工藝,也不會值得被人當成作品收藏到博物館裡;而人是否被文化殖民,要端看接受者思考的大腦,是否被裹了小腳,不敢超越前人,不敢有自己的想像?這場音樂會雖然呈現了過去的「古典」,但一旦聽眾能夠在傾聽後自我發想,創造精緻的文化,就開啟了未來產生新「經典」的可能性。

這場音樂會演出了16到21世紀當下橫跨五百年、歐洲、日本到臺灣,超過一萬公里地理幅度的音樂,從頭到尾貫穿著一種祈禱、希望和反思的聲音,讓「戰爭與和平」不至流於俗濫,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可以視為一場成功的「危機處理」的製作。

《耕云2——戰爭與和平》

演出|拉縴人男聲合唱團
時間|2018/11/22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