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作為辯證難題《茉娘》
1月
07
2019
茉娘(五口創意工作室提供/攝影李軍)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4次瀏覽
吳政翰(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近年來,台灣音樂劇發生/聲的空間不再只限於大劇場,非限於以溫情和歡笑為基調、以闔家觀賞為前提的市場導向題材,開始可見一些新興的音樂劇團體,在形式上採用音樂劇的同時,內容上取材自非主流的議題,試圖從音樂和戲劇的元素中碰撞出不同的可能性,A劇團可為一例。該團發跡於臺北藝穗節,以無伴奏人聲(A Cappella)的音樂形式來創作音樂劇,過去作品如《阿茲大地》、《彼得潘遊戲》皆可在呈現手法上看見有趣的嘗試。此次新作《茉娘》,挑戰安樂死與病人自主權利等議題,延伸至關乎道德意識、人道關懷與個人存在等思考面向,類似題材在一般戲劇裡幾乎鮮少觸及,更不用說在音樂劇的領域裡。因此,就題材上來看,此劇相當大膽地闖進了一個新局,充滿實驗精神,然而相較之下,劇作書寫上就顯得安全許多,即便結尾採了開放式結局,並未留下任何答案。

《茉娘》劇情主要講述茉娘過世多年後的某天,好友們在社群軟體全組中竟又收到來自茉娘的訊息,隨著接二連三的巧合發生,於是大家開始起了疑心,決定前往茉娘家中,才發現茉娘仍「活著」——究竟腦死是活是死?腦死與心死,醫學上的死亡與法律上的死亡,哪個才能真正定義人的狀態?旁人是該協助其結束生命還是不該?事實上,在戲中真正展開了一連串辯證之前,就有了二元對立的因子,不論是現在與回憶的穿插、現實與虛擬的交錯或是現況與想像的切換,這些雙重面向,某種程度上,不僅成為一種狀態上的衝突,造就一種若有似無、撲朔迷離的趣味,也協助打造了良好的入歌基礎,甚至,某種程度上,呼應了劇中探索矛盾的問題意識,形成另一層可能的辯證框架。

然而,此劇並未全然往後者這個叩問人類存在意涵的方向走去,即使劇末〈仰望星空〉歌詞中藉由呈現無限與有限的對比,隱隱點出人生答案的無解;全劇以懸疑推理劇的概念出發,在事件之上堆疊事件,在轉折之際勾出轉折。從一開始眾人在線上討論讀書會一事,茉娘忽然丟出訊息;茉娘預言了國道車禍、立法院抗議甚至自己死亡等諸事;大家猜疑茉娘當初在游泳池溺斃可能沒真死,葬禮上也是虛晃一場;後來大家也真的發現茉娘竟然仍躺在家裡,只是沒了意識;最後有人驚覺茉娘的帳號疑似是這群人中的小傑偽裝的。在這一連串不斷的轉折中,由於鮮少與角色的個性和抉擇貼合,所以只能仰賴下一個轉折出現,使得這看似一直有劇情出現的局面,實則難以真正轉動,甚至有可能落入空轉的危險。

過於劇情導向的結果,也影響到了角色對事件的敏銳度,特別是在劇中多處有疑點出現的時候,眾人皆相當一致地使之順勢擦肩而過。例如,眾人過了好一陣子才開始懷疑茉娘帳號有異狀;即便是看到茉娘失去意識的狀態,也並未立即懷疑之前對話的帳號和訊息究竟從何而來;即便最後推論出了小傑是該帳號的使用者,卻也並未懷疑之前那些預言如何命中,甚至連小傑本人千鈞一髮的車禍也是如此。這些狀況的出現,不僅錯失了開啟角色不同個性和選擇的契機,亦連帶地因為角色失了性格,失了選擇,失了行動,而只能將論點鎖死在單一層次的言語表達,難以在劇情上和思想上挖掘出更深層、更複雜的辯證。

相較於劇情表現上的侷限,場面和音樂所構織而成的視聽景觀則是多層多變且富饒流動感。劇中涵括了不同場景,在舞台僅用八個木箱示意呈現,時而是網路上眾人的虛擬位置,時而是教室座位,時而是公車座椅,時而是茉娘家的門牆,還有其他諸多變形,巧妙地示意搭建出多個空間。歌曲中不乏巧思,但我認為最亮眼的是曲中時常呈現出觀點切換的多聲道敘事,包括串接了茉娘與各人的回憶、交錯於主觀與旁觀之間的國道車禍新聞、融合了多個情理法相關案例的不同情況和判決、同時交代出每人對於如何處理茉娘事件的立場,甚或是用眾人的交唱旁襯茉娘的獨白(獨唱),以表現出其瀕死的過程。過渡了時間,承載了空間,亦呈現出眾聲喧嘩的多元觀點,打造出多音紛陳的聲景。

只不過,如此歌曲敘事方法過度頻繁,加上襯底的人聲間奏類似且不斷重複,整場下來,不僅易使調性顯得單一,也讓如此厚重的議題成了一場萬花齊放的展演,而這樣的展演,甚至有時會有游離在議題被娛樂化的危險邊緣。因此,或許可以更進一步地思考的是,為何這樣的題材得用音樂劇來訴說?抑或,用音樂劇這樣形式來訴說的同時,能夠為此類題材帶入怎樣有別於一般話劇的思考和觀點?是因為形式新穎、音場效果?還是為了彰顯議題的可表演性,為了諷刺?又或者在喧囂表面的底下,隱藏著怎樣的暗流?

《茉娘》

演出|A劇團
時間|2018/12/22 14: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不得不提,導演孫自怡在此作的表現令人驚豔,精密的設計讓場景是「合理」且「可想像」的,同時保留了現場感,而燈光亦做到很好的配合,為演員的表演錦上添花。(蔡沛安)
6月
17
2022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