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地,關於身體與時間的歷史《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
12月
03
2019
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I(黑眼睛跨劇團提供/攝影陳藝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4次瀏覽

紀慧玲(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余彥芳的《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宣傳上說沒看過I、II也沒關係,但好奇的我還是google了I、II,也似懂非懂地似乎抓到了些許脈絡:《I》說的是缺席、斷裂,「不要一個作品」,但卻是關於舞台全部的存在。【1】《II》演現的是消失,集體性裡個體的存有焦慮,作品以外延又內縮的抽搐身體表現,從一輛垂掛身體又消失的街頭卡車,拉進室內逼現消失的重建。【2】上述片段的理解,加上2017年《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默默計畫2017》意圖處理身體與空間的歷史承載,這些作品,都關切著時間的消逝、身體的記憶、社會的積層、觀者的參與,以及舞台的構成。於是,在《Ⅲ》宣傳片的字卡上如此描述:「在我的身體裡,有多少成分的你,正和我一起呼吸」,這個「我」、「你」,就不僅是余彥芳與她的父親的代寫,而是作為「我」的舞蹈身體,與作為「你」的身體溯源以及觀者帶來的社會背景,所共同參與的一次「呼吸」,也就是,你我共聚在此一處空間,所形成 (短暫存在)的舞台與作品。

《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說的是余彥芳與父親的生命關係,從疊上四、五件T恤充當寬壯體格,繫上皮帶,換上半長短褲,余彥芳「成為」父親。她模倣著父親伏案刻印、蹬足跳躍拉下鐵門、S型拐彎挪移摩托車、用屁股蹭櫃門、滾捲被單、弓型快速起身,161公分短悍身軀拋擲籃球的俐落姿態,許多瞬間,會讓熟識余彥芳的人憶起她充滿勁道的身體性,從而確認「她」的身體裡的確有著父親運動型的基因,也不覺莞爾地同意,「為何一個刻印的家庭,會有一個一天到晚在國外跳舞的女兒」這個她自己提出的小小疑惑。余彥芳用盡可能的方法回憶父親,包括上述動作的模倣,也透過口說,也動用舞台道具:她拉下了一面布幅,用黑色墨筆寫下家族事件年份與圖示,在此之前她躺在布幅上,請觀眾為她勾描身體輪廓,再放大為父親尺寸,包括大些的腳、粗一點的小腿與肩膀、短窄的脖子等等。父親身體一分一釐地被重建,父親與她的家庭活動也一分一秒地好似復活了起來。然而,遲至最後一幕,觀者並不完全確知父親是存抑歿,也沒意料會看到真實的影像。當余彥芳將一地的白絹駝成一球,沉重地舉起如塚般花束,蔣韜鋼琴聲激昂的奔騁,一片白茫裡收納了前面近五十分鐘伊人身影故事,我們終於相信,這是一個關於思念與傷逝的敘事。而最後牆面出現的影片,真實的父親與母親於堤岸散步,前面所重建的虛構瞬間被真實反轉,觀者看著那短壯的父親背景,想著余彥芳為他重建的種種,從白描到抒情,從模倣到變形,也會恍然大悟:這是一場詩的旅程,一個用符號虛構的舞台,目的是改寫平庸日常的定義,改寫歷史,成為現實——以藝術為名。

 

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I(黑眼睛跨劇團提供/攝影陳藝堂)

 

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I(黑眼睛跨劇團提供/攝影陳藝堂)

余彥芳的身體裡的確藏著父親的成分,但當她一絲一縷的模倣父親動作,將日常肢體定格化、機械化、運動化,再加以重複再三,這些身體動作形成作品裡的語言,成為一套身體符號,也就成為了舞蹈的原初——從日常與模倣演變而來。她變化著觀演關係,一下子要觀眾聽她言說、表演,一下子要觀眾幫她畫圖、管控電風扇、一起唱卡拉OK、分享滷味、一起模倣父親動作。她會真的「消失」,走出表演的驫舞劇場門外,三十秒後拎著滷味、騎著摩托車、戴著安全帽進門。她改變、管控時間節奏,一場敘說家族史的戲,舞監跟她共同管控五分鐘內說完,結果沒說完,一切也只能轉進下一場。多數時候時間流順流而下,場內七十分鐘,歷經父親與家族一生,場外車水馬龍,天色由黑入默靜,時間穿刺而入,中壢街景空間影像疊覆於劇場天花板與牆面,時空輾轉渦漩,發生與不發生、消失與重建、見與不可見,被擠壓在五十餘名觀眾與表演者挨挨擠擠的那些瞬間。

就像餘日後重建《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的記憶,除了余彥芳關於父親的記述,最被重憶的,是余彥芳成為父親、再還原為自己的身體變形,從日常動作的生發,到重複性的拼貼,再到抽象的流動,舞蹈的原生一一賦形。身體的歷史不僅從出生成長血緣算起,還包括參與的你我帶來的社會背景,因為共同的生活圈文化,多數人應該可以理解摩托車擠在大門外占據車位的空間感,可以了解依偎母親腿上或坐在小板凳寫國小作業的弓曲姿態,於是可以代入,與余彥芳的身體共呼吸。舞蹈的歷史也不必然從芭蕾、格鬥說起,余彥芳從睡覺姿態開始,動作的原生從地板到站立再到流動。余彥芳父親的身體形象一步步充實,余彥芳優異的口說與變聲,帶領著敘事流暢前進。亡逝,意味著消失,曾經存在的瞬間化入空無,彷彿進入黑洞。但記憶可以讓時間重返,當故事重建完成,生命彷彿重生。替身也讓他者進入自己內底,成為自己一部分,成為「我」。

關於「消失」,原來是重生的隱喻,因為不再存有,只能重建;一旦再現,現象與故事都有了另一趟旅程。因此,消失指向過去,也是現在,更指向未來。就像余彥芳父親的刻印,身體刻/畫了歷史與時間,停駐的當下含納著過去與未來。就像表演與舞台,在消失與重生之間,包含過去與未來,瞬間存在。


註釋

1、《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原名並沒有編號,以《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發表於2011「下一個編舞計畫」系列展演,參考資料來自以下兩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oS06LQ98I(瀏覽日期2019/12/02)、

https://reurl.cc/alzW43(瀏覽日期2019/12/02)。

2、《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 》發表於2012「下一個編舞計畫II」,參考資料來自李時雍:〈舞蹈/反舞蹈/非舞蹈的思考:余彥芳、楊乃璇《下一個編舞計畫Ⅱ:創造下一個風景》〉,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056(瀏覽日期2019/12/02)。謝東寧:〈用身體說故事的兩種方法:余彥芳、楊乃璇 《下一個編舞計畫Ⅱ :創造下一個風景》〉,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4995(瀏覽日期2019/12/02)。

《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

演出|余彥芳、黑眼睛跨劇團
時間|2019/11/22 19:30
地點|驫舞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面對余彥芳的末段獨舞,觀眾將不再任由舞姿的展露於眼前流逝,而是在其中辨識出余父的印記,以及經由藝術而生的父女交集。一段傾身的迴旋與擺動,如何萌生於父親移位或打球的慣性;一次加速的翻騰,如何重塑當時因刺激引發的躍起;一支內省式的獨舞,伴隨著現場琴音的感性與張力,如何詮釋出親情的難以割離。(謝淳清)
5月
27
2021
整場演出中包含了許多即興發揮的成分,為了打破一般觀看演出的模式、與觀眾之間拉近距離固然是好事,但與觀眾之間沒有設防的交流,⋯⋯作品本身的焦點因此被分散,整體結構變得不夠縝密⋯⋯(吳孟珊)
5月
27
2021
如果記憶或他人的存在,可以更有意識地存在於身體中,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或許會更接近身體的體會,而非單純的智性。身體是一個了不起的場所,同時儲存了創傷以及療癒的能量。(劉純良)
11月
28
2019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
在這個充滿誠實與虛假、愛與欺騙的世界當中,《一個說謊,一個說愛》藉由舞者的肢體語言與口白聲響加強表現層次與力道,將視聽體感相互交融。無論是語調的變化、情緒的轉換,以及呼吸的節奏,宛如勾勒出生命歷程中種種起伏與轉折,使觀眾更能深刻地體驗人生中的起承轉合。而音樂、燈光與節奏的巧妙結合,將作品的情感層層堆疊令人心馳神往,打造了一場充滿感官刺激的藝術饗宴,帶領觀眾進入一段探索人類情感和關係的旅程。
3月
12
2024
群體的概念使肢體嫁接在彼此的肢體之上,在這裡鄭宗龍並沒有明確地刻畫動機,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現象來回應無無明盡的意識觀想。這樣難以捕捉、不可視的質感,以筆者個人的直觀感受來說,同時結合編舞者自身人格與背景來進行梳理,《毛》有大部分的創作核心依舊是向其兒時的童年回憶「童乩」靠攏。然而無定向的身體路徑、見山是山的現象敘說,在許多舞者空靈甚至理性的面部表情底下,似乎蘊生不出我們刻板印象中的艋舺喧囂,對應到的是來自Sigur Rós其精靈般的夢境殘響,以及直入火山流質與冰冷空氣的地理風貌:自然現象,這恐怕是理解《毛》更好的方式,同時也是編舞者如冰晶般構築舞蹈肢體的其中一種可能也說不定。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