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土是故鄉調——朱宗慶2019擊樂劇場《泥巴》
12月
04
2019
泥巴(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攝影顏歸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5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打擊樂——和歌唱同樣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原始的音樂型態,至今仍和我們的生活緊密地結合:凡舉走路、碰觸事物,甚至是心跳,這些有序或無序的聲響都可視為打擊樂音的一部分。這些聲響的原始性、普遍性,最能夠喚醒眾人心裡的共同情治。而這次,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全新製作《泥巴》,將每個人潛在的打擊細胞與臺灣的世代記憶結合,製成了一部滿懷土地情感的音樂劇場。

《泥巴》的故事取材於陶瓷公司董事長林光清及他的家鄉苗栗蘆竹湳的家族故事。在當時,許多成長於農村的人,為了追求理想而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打拼」,卻又滿心地懷念家鄉。《泥巴》即是在這樣的複雜情懷下發展開枝的。

說是音樂劇場,但其實《泥巴》並沒有實際的完整故事線,每個段落反倒是像不同的情境凝視(如起厝的過程、離鄉的打拼)。朱宗慶的前一製作《木蘭》的原始文本是家喻戶曉的,因此即使抽去故事軸線而只雕琢特定場景,觀眾依然能在心中自行填入故事架構。但相同的手法搬到《泥巴》,對於不同世代的觀眾,則少了一層共感(如出生、成長於都市,對於農村的印象遙遠而陌生,八年級後段生的我),對於此製作就僅僅流於消逝世代的緬懷而已。但即使如此,當我們捨棄「音樂劇場」刁鑽的定義,而是視《泥巴》為複合式的音樂作品,當中的音樂元素便足以使人感動萬分。

擊樂最有利之處在於:敲擊的節奏、韻律是最單純的音樂型態,觀眾不必具有任何的音樂知識背景,即能被敲擊的聲響緊緊地抓住內心。同時,木琴、鐵琴等鍵盤樂器能奏出旋律與和聲,可以用來模仿歌唱的旋律、抑或是描繪更深層的人類情感。僅僅透過節奏——旋律兩者的相輔相成,音樂的所有面向便幾乎無所不包了。在這裡,僅僅是將「泥土」、與「世代記憶」兩者與音樂揉合,《泥巴》的成功元素已然成形。

《泥巴》中音樂的百變面向,其一是「非樂器/傳統元素的音樂化」:如在第一段中,磚頭、與蘆竹湳泥土製的陶壺被當作樂器敲擊聲響,時而應和演員的對話,甚至以交互獨奏、齊奏的方式模仿了群體談笑風聲的樣貌……;而在年輕的男子離鄉打拼的場景,樂手「奔跑」的韻律腳步聲亦成為有序的音樂,成為該段落的核心元素;之後的淘沙高低音聲響,乃至於水桶打擊的大齊奏更是使人驚艷萬分。《泥巴》喚醒了這些歷史、文化、生活裡元素的音樂潛能,透過樂音讓聽眾重新喚醒自己沈睡的過往回憶與底蘊。

第二,是樂器倒過來模仿自然的「反向模仿」:如前段提到的陶壺(精確地說,是仿巫毒鼓 ùdù)模仿村里眾人的閒話家常、奔跑段落也中用了類似風箱的器具仿聲男子疲累的喘息;隨後小鼓以其響弦緊實的聲音取代了真實的奔跑踏步聲,奏出結實如重踏在地的響亮聲響。至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曲家對於樂器聲音的創造力與聯想力,同時也對演奏家製造多元聲響的能力欽佩有加。

最後,則是「音樂對抽象概念的描繪能力」:兩臺如烽火臺般高架著的雙層樂器架,頂端有人演奏著氣勢萬鈞的鼓組,底下配著大量群眾接替敲擊鑼等器樂,樂器臺不斷地在舞臺上環繞、形成了情緒高亢的張力——好似象徵著造房時的艱辛與勞動。而貫穿作品的另一元素「月亮」則藏在舞臺較深處,用輕柔溫和的樂音代表了農村夜晚的靜謐與溫柔。

在最後的段落,演奏家開始齊聲歌唱,兩個古老的音樂元素終於交會,唱和著本劇的高潮「上樑」,讓《泥巴》重新總結在普世的土地連結情感之中。音樂的多種風貌幾乎都被巧妙地交錯運用,形成了一個裡外兼備的作品。

不過,在《泥巴》中的音樂力有未逮的(也或許是作曲家巧妙避免的),是音樂輔佐敘事的能力。基於本身的特性,音樂或許並不適合作為敘事的工具,歷史上諸多的純器樂作品如理查史特勞斯《唐璜》(R. Strauss: Don Juan, Op. 20)、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P. I. Tchaikovsky: Romeo and Juliet, TH 42)等經典作品都無法完整呈現線性的敘事側面。但在《泥巴》中確實有純然的對白與自述,倘若音樂適時地在伴奏與主奏之間切換身份,搭配完整的故事線便會成為一個相當良好的敘事型音樂演出:如荀白克的《華沙生還者》(A. Schoenberg: A Survivor from Warsaw, Op. 46)與白遼士的《雷里奧》(H. Berlioz: Lélio, ou Le retour à la vie, Op. 14b)都含有敘事者(Narrator)的角色,是《泥巴》欲發展成完整的音樂劇場能相當程度參考學習的作品。但《泥巴》在實際呈現時刻意迴避了故事性的面向,藉以完整了音樂自身的主體性,是有收穫卻也有所犧牲的決定。

《泥巴》在音樂的成就自然不在話下,但要達成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劇場」,還離理想略有差距。在目前身兼演員的演奏家,其演奏技術優良而可靠,但在演技與對白方面尚可再精進,故事的策劃亦應更加周詳。或許這樣的要求有些苛刻,但若要往後的製作擺脫「含有劇場潛力的複合性音樂作品」的囹圄,這些自我的辯證與跨界訓練是絕對必要的。又或者,基於音樂專業團體的立基點,重新找到「音樂劇場」外的嶄新自我定位,亦是可能的方向。

無論如何,《泥巴》為我們挖掘了音樂的最初樣態、和潛藏在裡頭的人類普世情感、同時也讓人「聽」見了早一輩臺灣人的純樸與打拼。歷經過的人聽到了回憶,年輕世代的人則看見了史脈。「『鄉』、『土』從來都密不可分」,《泥巴》是這樣告訴著我們的。

《泥巴》

演出|朱宗慶打擊樂團
時間|2019/11/30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泥巴》取材自國內陶瓷品牌,瓷林董事長林光清的家族故事⋯⋯瓷林也為《泥巴》燒製了多個udu drum(巫毒鼓),甚至尋常的陶甕、瓦片也成為在《泥巴》音樂設計中的元素,陶瓷如何在打擊樂中發聲並與之對話,無疑是《泥巴》最值得深觀探討的元素之一。(蔡孟凱)
12月
04
2019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